分享

举世闻名的汉魏碑刻,竟藏在如此低调的博物馆

 京爷说事儿 2023-12-10 发布于北京

常言道:天下汉碑看山东 ,山东汉碑看曲阜。

曲阜——黄帝生地、周汉鲁都、孔子故里,悠久的历史为这里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其中自汉至民国2000多年的碑刻是曲阜重要的遗存之一,也是书法艺术的殿堂。刻石的主要目的是“刻石纪功”、“记载史实”,通过石刻记载历史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石刻文化。

据资料显示,曲阜境内现存历代石碑5000余块,从西汉、东汉、曹魏、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金、元、明、清至民国,贯穿着整个中国碑刻史。而在漫长的碑刻文化中,尤以汉魏碑刻驰名中外。

今天要聊的就是位于曲阜的汉魏碑刻陈列馆。馆内现有西汉刻石7 块、东汉碑刻16 块,魏碑4 块, 汉碑数量居全国之首

汉魏碑刻陈列馆很低调,只有一个安静的小院儿和几间平房,游客也寥寥无几。真没想到这些著名的汉魏碑刻就藏在如此简陋的环境里。本人初学书法,曾多次临习过这些著名碑帖,但今天来到这里,亲眼目睹了这些碑刻的原碑,兴奋之情真是难以言表......

汉碑是隶书特别是汉隶承传流存的主要载体。汉碑流传至今的约四百多种,主要为东汉时期的石刻。碑文字体以隶书为主,碑额多用篆书。代表性作品有《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史晨前后碑》《石门颂》《五凤刻石》《孔庙碑》《张寿碑》《衡碑》等。

其中,乙瑛碑是“八分书”的典型碑刻、张猛龙碑是“魏碑的登峰造极者”等,对这些能够突出反映汉字书法发展和书体演变的北陛石、五凤刻石、乙瑛碑、礼器碑、孔宙碑、史晨碑、张猛龙碑等石碑,都收藏在这个低调的陈列馆。

五凤刻石

五凤刻石,亦称鲁孝王刻石,西汉著名刻石。金明昌二年(1191年)出土于太子钓鱼池。

五凤刻石长71厘米,高40厘米,厚43厘米。

碑上刻有“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为西汉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立石。

左侧刻有清代题记。字迹已经风化的模糊不请了。

乙瑛碑

乙瑛碑,东汉桓帝永兴元年(153 年)立又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孔庙置守庙百石孔龢碑”、“孔龢碑”等。方形,无碑额。碑高198 厘米,宽91.5 厘米,厚22.5 厘米。碑体为石灰岩质。正文18 行,每行40个字。

乙瑛碑作为“孔庙三碑”之一,极具隶书精粹,其风格鲜明、法度严谨,融质朴、雄劲、端庄为一体,兼有汉碑隶书的经典气韵。

乙瑛碑把隶书“八分法”艺术推广到极致,特别是其笔法中的雁尾十分优雅,结字端庄方正,向四周均匀铺展,内部匀称,雍容典雅,法度齐备,被清代学者方朔在《枕经堂金石跋》中称赞为“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礼器碑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后汉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鲁相韩敕孔子庙碑”、“鲁相韩敕复颜氏繇发碑”、“韩敕碑”、“孔庙礼器碑”等。东汉永寿二年(156 年)立有半圆形碑额,额高45 厘米,无题额。

碑身高1.5米,宽0.73米,四面均刻有文字。碑阳16行,每行36字,碑阴 3列,列17行;左侧3列,列4行,右侧4列,列4行。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碑侧及碑阴刊刻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

礼器碑的笔画以方硬为主,结体严谨,字法规范。它能将笔画的粗细、方圆,笔势的动静,向背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清超遒劲,庄重典雅,为汉碑之精华,也是著名的“孔庙三碑”之一。

史晨前后碑

史晨碑东汉建宁二年(169年)立。前碑名“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汉鲁相晨孔子庙碑”、“史晨请出王家谷祀孔子碑”、“史晨前碑”、“史晨奏铭”,内容为鲁相史晨请求孔庙“依社稷,出王家谷,春秋行礼“的奏文”;后碑名“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史晨后碑”。碑阴记载了史晨祭庙的盛况及修治孔子遗迹的功绩。为汉隶代表碑,也是“孔庙三碑”之一。

碑圆首,有额,额无字,额高35 厘米,碑身高173 厘米,宽85 厘米,厚23 厘米。前碑书17 行,行36 字;后碑书14 行,前8 行,行36 字,从第9 行起,行35 字。

仔细观察这通碑的碑文后,发现一个问题!!现在的摆放是碑阴向外,碑阳在背面了!不知是何原因?

孔宙碑

孔宙墓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简称“孔宙碑”。记述了孔宙的生平事迹。碑阴也有额,题隶书“门生故吏名”,额下题名3 列,每列21 行。碑左侧有唐大中元年(847 年)高元度等人谒孔子墓题记,右侧有宋天圣元年(1023年)进士刘炳所作的太子中舍和著作佐郎崔暨等同谒先圣陵题记。

碑圆首,高306 厘米,宽102厘米,厚24 厘米。有额,有穿,穿上有晕,东汉桓帝延熹七年(164 年)七月刻立额题篆书“有漢泰山都尉孔君之碑”,2 行,行5 字,分别位于穿两侧。

碑文有题,为“有漢泰山都尉孔君之銘”。正文15 行,满行28 字。

张猛龙碑

曲阜的魏碑仅有四块,分别为“鲁孔子庙碑”、“贾使君碑”、“张猛龙碑”、“李促璇修孔子庙碑”。其中名气最大的是“张猛龙碑”,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

张猛龙碑又名“魏鲁郡太守张猛龙碑”、“张猛龙清颂碑”、“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碑通高228 厘米,宽91 厘米,厚24 厘米。北魏正光三年(522 年)刻立。该碑立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五二二年),额刻正书魏体,碑文记颂魏鲁郡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功绩。

额题“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共3 行,每行4 字。圆首,浮雕四条蟠龙,龙身即为晕纹,晕纹的两端各雕一只下垂的龙头。

碑阳正文22 行,行46 字,后有题名和刻立时间4 行。碑阴刻题名21 行。书法以方笔为主,兼施圆笔,结字中宫紧收,四面开张呈放射状。线条变化多端似无规律可寻,书写“从心所欲”但绝“不逾矩”。为北魏刻石之精品,号称“魏碑的登峰造极者”。

贾使君碑

贾使君碑,刻于北魏神龟二年(519年),原立于兖州,宋绍圣三年,元至正二十二年两度淹而复出,191年移入孔庙。正文记贾思伯在兖州任内政的绩,“使君”是官称。碑阴上刻宋温益题记,下刻元人题记,左侧有清兖州知府金一凤题记,又有翁方纲辨非三国魏题记。从这众多的题记中不难看出历代对此碑的推崇,不愧为北魏名碑之一。

曲阜的汉魏碑刻时间跨度达700多年,期间汉字书体的演变进程,从这些珍贵的历史碑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历史悠久的碑刻珍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研究我国古文字沿革、书法艺术和汉魏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水平及孔庙历史的珍贵资料,在我国碑刻历史和书法艺术上占有着极高的地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