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白金星极其玄说

 zqbxi 2023-12-10 发布于江西

太白金星

      在繁星满布的夜空中,除了相对位置长期不变的恒星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穿行于恒星背景的天体——行星。行星意译自希腊文πλανητη? αστη(拉丁转写为planetes aster),意为“漫步绕行的星星”,以表示这类星星在恒星之间游走。行星的英文planet,即取planetes aster的前一部分,即“漫游”,省略掉至今还表示“星”的那一个词根aster(如星号asterik)。又因为行星的运行轨迹不像恒星那样清楚明瞭,常常令人疑惑,日本人就借用了中国古代的荧惑星,称行星为惑星。荧惑是古人对火星的称呼,因为它呈红色,运动轨迹最复杂。中国古代则称金、木、水、火、土五星为五纬,与经星(即恒星)相对应。五纬与日、月合称为“七政”,亦称“七曜”。因为太阳和月亮也与肉眼可见的五大行星一样,常年穿行于恒星之间。

      古人所看到的五大行星中,金星是最亮的一颗,按照现在的标准,其亮度基本可以达到-4等以上,因而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诗经·小雅·大东》有云:“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当中的启明和长庚就是金星的别名。启明表示金星在日出前升起,开启天明。长庚之长似应读作zhǎng,与启明的启同作动词相对成文,十天干之一的庚则指代西方。长庚表示金星在日落之后生长于西方。

      上古时候的人们没有认识到启明和长庚其实是同一颗恒星,后来逐渐清楚,还增加了很多别名,其中最为人所熟悉的就是“太白”,《西游记》里就有一位神仙名为“太白金星”。《开元占经》引《石氏星经》曰:“太白者,大而能白,故曰太白。”这应该与五行中的金与五色中的白色相配有闗。除了金星、太白、启明、长庚外,金星还有以下名称:殷星、大正、营星、明星、观星、大衣、大威、太皡、终星、大相、大嚣、爽星、太皓、序星。其别名之多,为众行星之最。其中有好一些是金星在一个会合周期中的某一阶段的称呼,如明星、大嚣。其他别名,则因年代久远,无法考究其源流,相比之下,从罗马人开始,西方对金星则一直以爱神维纳斯(Venus)作为其名字。

古代关于太白金星的星占理论

       虽然古人至少在西汉早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星占》写成年代,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对行星运动的推算能力,但由于五星的运动轨迹确实比较复杂,失算的时候总是很多。因此,当行星运行到比较特别的位置,而又未能在先前的推算中反映时,古人会认为这是上天透过天象作出指示。正如《荆州占》所说:“五星者,五行之精也。五帝之子,天之使者,行于列舍,以司无道之国。”对行星的星占含义作何种解读,则是星命家的主要课题。

      根据古代星占理论,不论东西方,行星各自有各自的性格和脾气。中国以五行为基础,这已反映在五星的名称上。按《石氏星经》,太白金星主秋,主西,主金,主战争,主肃杀(是人为定,还是科学?)《史记·天官书》则把金星的分野定在秦地,也是在中国西部。而当金星运行至二十八宿之中的任何一宿,或行至其他重要的星官,预言也各有不同,而多与战争有关。比如金星若犯角宿中的左角星,《黄帝占》就说:“大战不胜,将军死。”

      唐朝时,中国流行一种由佛教徒传入、来源于印度的“七曜值日”历法:把日、月、五星神格化,分配到七天之中,作为每天的值日神。按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再到日曜日的顺序,循环不断。后来此法又东传日本,成为今天日语中记录星期方法:日曜日即星期日,金曜日即星期五。而“星期”一词,意思就是“七星的周期”。七曜值日的占卜方法见于佛经《宿曜经》,以金曜日为例:“太白直(通值)日,宜见大人官长。”又说若阴历五月五日恰好遇上金曜日星期五时,将会有“下田不牧岁中惊扰之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占卜方法已经与实际天象相脱离。到了宋代,这种七曜值日历法不再流行;博洽多闻的清代学者,也费了很大的劲才明白这种历法与行星的运行并无关系。

“太白昼见”和“太白经天”

       我们阅读古籍,常常会遇到“太白昼见”或“太白经天”一类关于金星的记载。太白昼见,就是在白天看到金星。太白经天是昼见中的特殊情况,即金星在白天过中天子午线,因此古书中常连称太白经天昼见或太白昼见经天。星占家认为,如果看到太白经天,天下就会大乱。史载唐武德九年(626)六月,太白经天。同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即皇帝位。因为金星的分野属秦,又恰是秦王李世民“卒有天下”(《观象玩占》语),这次太白经天成了星占家流传的“经典案例”。

       天下大乱只对功成万骨枯的帝王有利,对一般人来说只能是苦不堪言。因此,太白经天也成为了文人笔下战争和离乱的典故和意象。庾信《哀江南赋》:“地则石鼓鸣山,天则金精动宿。”指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太白昼见,写的是侯景之乱。恰与金星同名的李白(字太白)有诗云:“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太白昼经天,颓阳掩余照。”借昏见的金星在天空正中与日争辉,来写安史之

      如果说在众星为日光所掩的大白天,能用肉眼观测到金星经过子午线,多数现代人并无此经验,因此多会怀疑古人记载的真实性。笔者利用模拟天象馆软件(Stellarium),检验了几条太白经天的记载,发现在光污染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的确可以看到太白经天。美国天文学家菲利普·普莱(Philip Plait)在一篇的科普文章中,引用了光学专家的结论:人眼在白天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星,其亮度约是天狼星(视星等-1.72,除太阳外最亮的恒星)的5倍,以此说明白天观星之难。最后他也提到,在白天看到金星相对容易,他就亲眼看过几次,但前提是要知道往哪看。因而,太白昼见的记载也体现了古人具有较精准的计算和追踪金星运动的能力。现代人难以看到太白经天,多与城市中的光污染相关。因此,一般的天文爱好者,可在光污染程度较低的观测地点,选择适当时机,体验一下这种被古人视为天下大乱的天象。

金星凌日的故事

       既然谈到金星,就不能说一说金星凌日这一本年天字第一号天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第一位预报金星凌日的人是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他在1627年出版的《鲁道夫星表》里预报了1631年和1639年的金星凌日。(与全球还是只与某国家有关)

       民国初年,利用现代天文学对中国古天文进行研究的奠基人朱文鑫先生(1883—1938)认为,第一位预报金星凌日的是明末清初天文历算家王锡阐(1628—1682)。后来著名天文史家、院士席泽宗先生(1927—2008)否定了这一说法,因为1631年金星凌日时王锡阐才三岁,而且其著作《晓庵新法》中,王锡阐只提出了计算的方法,但并未对任何一次金星凌日进行预报。

       实际上,我们在历代《天文志》一类古书上是找不到关于金星凌日的记录的,因为古人并没有把金星凌日时太阳中的那颗黑点与金星联系起来。到了明末,耶稣会士来华,提到了水、金二星的位置实际上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常能看到它们成为一个小黑点遮掩日光,亦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水星凌日和金星凌日。席泽宗先生指出,当时的传教士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倒是王锡阐在他们的基础上独立提出了一个方法,虽说不是世界第一,却也属难能可贵。

太白昼见的意义

       太白金星和荧惑火星,古人认为是罚星,《后汉书·襄楷传》注所谓“金、火并为罚星”。太白昼见是一种金星亮度异常的天文现象,“太白昼见于午名曰经天,是谓乱纪,天下乱,改政易王,人民流亡,弃其子,去其乡里。……京房《对灾异》曰:人君薄恩无义,懦弱不胜任,则太白失度,经天则变,不救则四边大动,蛮貊侵也。……《天官书》曰:太白昼见经天,强国弱,弱国强,女主昌也。”

       金星是离太阳较近的行星,运动轨迹离太阳较近,早上日出前出现在东方,称为晨星,也叫启明星,晚上日落后出现在西方,称为暮星。一般情况下,日落后不久,金星也西沉入地平线下;太阳升起后,其光芒掩盖了金星,金星也就看不见了,星占术语叫伏。如果太阳升起后白天也能见到金星,就叫太白昼见,太阳升到中天午的位置时还能看见金星,就叫经天。太白昼见经天,主人君懦弱失势,女主强,外夷入侵,战争等。但在具体星占事例中,太白昼见还可以指涉更多的君主失误之处,大臣借此向君王提出建言。

太白昼见与金星凌日的区别

太阳、金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才会发生金星凌日。太白昼见和金星凌日,完全不是一回事。

金星凌日

太白昼见

朝政有失

      隆兴元年(1163年)五月,南宋北伐军队在宿州北部符离大溃,张浚主持的北伐遭受严重挫折。七月丙申,太白昼见经天,乙巳,以旱、蝗、星变诏侍从、台谏、两省官员上书畅言时政阙失。当时符离新败,朝野士气低落,加上这个不祥的天象,更是人心惶惶。王十朋八月二十六日看到此天象后,他翻看天文志,得知太白昼见亦主强国变弱,弱国变强,于是作《太白昼见》诗一首,对此天象做了全新阐释,以鼓舞低迷的士气:太白昼见久矣,予是日始亲见之,八月二十六日。

煌煌太白生东方,追逐残月生光芒。太阳中天不肯藏,过午一点犹微茫。

太史占之此何祥,咸忧兵起人流亡。金行用事多灾伤,大风地震水旱蝗。

有一于此宜预防,杂然并见何以当。臣言天意未可量,滔天赤地兴尧汤。

偃禾抜木悟成王,宋景一言国乃昌。灾异不作忧楚庄,吾皇修徳应彼苍。

去谗远佞任忠良,推诚纳谏正纪纲。内修政事仍外攘,誓雪国耻还封疆。

强敌当弱吾当强,天戒为福非为殃,愿勿徒以虚文禳。

       符离之战,是宋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四、五月,张浚部署李显忠与邵宏渊两军十三万北伐,复灵壁(今安徽省灵璧县)、虹县(今安徽省泗县),进据宿州州治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李显忠与邵宏渊不睦,邵宏渊不肯力战,诸将相继违令逃遁,金军追击,宋军大溃。金纥石烈志宁率军反攻,宋军败入城中,北伐最后时刻宋军又溃师于古符离。符离之战对宋孝宗恢复中原的图谋是个沉重打击。在主和派的压力下,宋孝宗不得不派使臣向金求和。此时,金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又乘机渡过淮河,攻取南宋盱眙、濠州、庐州等地。此后宋丧失再战之力,遂被迫议和,宋对金称侄皇帝,不再称臣。每年向金贡献银、绢二十万两匹。这一年恰是宋孝宗隆兴二年,故史称"隆兴和议"。"隆兴和议"以后,金宋之间四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王十朋在诗的自注中有意识地选取太白昼见的另一种星占解读:“《天文志》:太白与日争明,强国弱,弱国强”,认为只要内修外攘,任君子而远小人,则可以转祸为福,变弱为强。当时孝宗信用龙大渊、曾觌两个奸佞之辈,不听台谏之言,王十朋反对任用龙大渊抚谕淮南,诗中有:“去谗远佞任忠良,推诚纳谏正纪纲”之句,正是针对此种情况。他希望孝宗应天变以实不以文,诚心修德,以转祸为福。

       隆兴二年(1164)六月戊辰,又一次发生太白昼见天象。张阐利用太白昼见经天,认为台谏力量薄弱,无法起到监督作用。当时,谏议大夫刘度、殿中侍御史胡沂、监察御史龚茂良皆因直言孝宗内侍、近臣龙大渊、曾觌、梁珂过失而得罪。当时龙大渊等深得孝宗信任,言官弹劾一次,龙、曾的官位涨一次,言官反而被罢黜。宋孝宗喜欢和内侍一起打马球,张阐认为“陛下方驰骋毬马,日引狼子野心之人,周全禁籞”。宋孝宗自隆兴二年四月罢江淮都督府,江淮荆襄广大战区陷入无人统御的局面。隆兴二年十月,金国再度兴兵犯淮南,宋兵江淮战区无备,楚州、濠州等相继失陷,形势变得相当严峻。

玄武门事件

       进入唐高祖武德九年(626)五月以后,接连出现了2件大事——太白经天(昼见)与突厥入侵乌城。这2件事成为了六月庚申(初四)玄武门之变的直接导火索。本文就重点对太白经天(昼见)事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二月至五月,突厥先后进犯原州(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凉州(今甘肃武威)、灵州(今宁夏屡武市)、朔州(今山西省西北部)、原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州(今甘肃平凉市泾川县城北)、西会州(今甘肃靖远)、廓州(今青海化隆西)、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今甘肃兰州)。突厥的大举入侵,乌城战报震惊朝野,高祖一改往常做法,遣齐王李元吉增援乌城,并将秦王府战将统一调由齐王指挥。乌城战报为玄武门之变提供了契机,同时引发了政变。

       据《资治通鉴》记载:六月,丁巳(初一日),太白经天。……己未(初三日),太白复经天。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上以其状授世民。

       武德九年(626)六月初一,太白经天,初三,太白再次经天,负责观察天象的太史令傅奕据此密奏李渊:太白出现在秦地分野,预示着秦王(李世民)当拥有天下。李渊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李世民。

一、太白经天事件的影响

       太白经天,是当时一件惊天的大事,它直接导致了李渊对李世民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自武德初年开始,李世民和李建成两大集团就开始了明争暗斗,对此,作为皇帝和父亲的李渊,一直采取了安抚和平衡的策略,他既维护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又在军事上充分倚重李世民,以此平衡两人及两大集团的关系。直到武德九年(626)二月丁亥(二十八日),李渊的这一策略仍未改变,当时面对突厥的入侵,李渊“征兵屯于太谷,遣秦王及皇太子建成勒兵以备胡,后竟不行”(《册府元龟》卷990)。

       二月底的时候,李渊还在采取平衡策略,但到了太白经天和傅奕密奏后的六月初,李渊的态度就发生了重大变化,李渊直接将傅奕密奏的情况告诉了李世民,置李世民于非常被动和尴尬的境地,此外,李渊还默许李建成和李元吉对李世民采取行动(即“昆明池兵变计划”)。李世民在即位之后召见傅奕时说“汝前所奏,几累于我” (《旧唐书》列传29傅奕传),指的就是这件事。

     李世民集团和李建成集团争夺储君之位。这种争斗,不影响李渊作为皇帝的地位和利益,恰恰相反,如果控制得当,它对李渊还非常有利,李渊可以利用二者的争斗,防止任何一方过分做大。但是,太白经天事件,改变了这一切,请注意傅奕密奏的内容是“秦王当有天下”,而不是“秦王当为太子”,当时的天下是谁的?是李渊的,那“秦王当有天下”,岂不就是秦王李世民要取代李渊当皇帝了吗?这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二、太白经天详解

(一)太白经天的含义

       太白,就是金星。以太阳为中心来看,金星的运行轨道位于地球运行轨道的内侧,因此,从地球上看,金星是大致伴随着太阳一起升起,再伴随着太阳一起落下(注意,仅仅是大致,细究起来,金星是有自己单独的、复杂的运行轨迹的)。我们一般会在清晨太阳未完全升起前、或者傍晚太阳未完全落下时,观测到金星,出现在清晨时,古人称之为“启明”星,出现在傍晚时,古人称之为“长庚”星。而在太阳升起后,由于太阳自身的光芒遮盖了金星反射的太阳光,因此,在白天,我们用肉眼一般看不到金星(虽然它实际就在天空中)。

       古人一般把在白天看到金星,称之为“太白昼见”,如果白天在午位(正南方)看到金星,则称之为“太白经天”。

     当然这种区分也并不绝对,例如《开元占经》中就出现了昼见、经天混用的情况,例如,“太白昼见,与日争光,是谓经天”。因此,在下面的行文中,我一律采用“太白经天(昼见)”的表述方式。在古人看来,在白天看到了金星,是很不正常的,甚至是很凶险的:《开元占经》:太白昼见,天子有丧,天下更王,大乱,是谓经天,有亡国,百姓皆流亡。汉天文志: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刘向五纪论:(太白)经天则昼见,其占为兵丧,为不臣,为更王,强国弱,小国强。此外,太白星本身就与秦有密切的关系。

       查《史记》天官书记载,“秦之疆也,候在太白,占於狼、弧”,亦即秦的疆域内的凶吉,需候望观察太白星。另据傅奕同时代人李淳风《乙巳占》的记载:“太白主秦国,主雍凉二州”。对于“太白经天(昼见)”,李淳风《乙巳占》记载了很多种占法,其中一种是:太白昼见,亦为大秦国强,各以其宿占,其国有兵。

      根据这一占法,只要出现太白经天(昼见),不论出现在哪个分野,都预示着秦国要强大。具体到武德年间的实际情况,不得不说,只要出现太白经天(昼见)现象,都对秦王李世民极为不利。

(二)武德九年(626)太白经天(昼见)事件详解

1、太白经天的时间

      现在提到这次太白经天事件时,论者多直接引用《资治通鉴》的记载,即太白经天当时一共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六月初一,一次在六月初三,并把傅奕密奏的时间附在了六月初三,这给人的感觉是,李渊的态度是在那几天发生骤变的。

        查《新唐书》志23记载:(武德)九年五月,太白昼见;六月丁巳(初一),经天;己未(初三),又经天。在秦分。据此看,当时的太白经天(昼见)现象出现了3次,最早在五月间就已经出现了,《资治通鉴》漏记了五月的那一次。同时,据《旧唐书》列传29傅奕传记载:奕武德九年五月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高祖以状授太宗。另据《唐会要》卷43记载:(武德)九年五月,傅奕密奏:太白昼见于秦,秦国当有天下。高祖以状授太宗(《旧唐书》志16记载与此一致)。

       以上诸史书互相印证,可见,傅奕密奏并非如《资治通鉴》记载发生在六月初三,而是发生在武德九年(626)五月太白第一次经天(昼见)的时候,李渊是在进行了一段时间思考以后,在太白频频经天(昼见)的打击下,借六月初三太白第三次经天(昼见)的机会,向李世民摊牌的。

2、“太白见秦分”辨析

       所谓“见秦分”,就是出现在秦的分野。根据《史记》天官书的记载,二十八星宿分别对应古代十二州的分野,其中,“东井、舆鬼,秦之分野,雍州”,即东井和舆鬼2个星宿,对应秦国(雍州)的分野。“太白见秦分”,说明当时太白星出现在了东井和舆鬼2个星宿的位置。

      为了亲眼看一看这一对中国历史走向产生巨大影响的天文现象,笔者不揣冒昧,使用天文软件Stellarium,选择西安作为观测地点,对武德九年(626)五六月份的天文情况进行了模拟。

       根据台湾中央研究院计算中心提供的“两千年中公历转换”,笔者选取了以下几个时间点分别模拟:

       武德九年五月戊子(初一日):公元626年5月31日;武德九年五月癸丑(二十六日):公元626年6月25日;武德九年六月丁巳(初一日):公元626年6月29日;武德九年六月己未(初三日):公元626年7月1日。

        但是,模拟的结果让我非常吃惊,四次模拟,太白均没有出现在井宿和鬼宿,即均未“见秦分”,而是出现在了大致毕宿一带,查李淳风《乙巳占》,毕宿,是魏之分野,属益州。

       武德九年五月戊子(初一日)、公元626年5月31日:

五月初一模拟

       武德九年五月癸丑(二十六日)、公元626年6月25日:

五月二十六日模拟

      武德九年六月丁巳(初一日)、公元626年6月29日:

       武德九年六月己未(初三日)、公元626年7月1日:

六月初三模拟

      经过模拟,直到武德九年(626)六月下旬(公历7月下旬),太白方才进入井宿,“见秦分”。

     武德九年六月庚辰(二十四日)、公元626年7月22日:

六月二十四日模拟

       而那时候玄武门之变早就结束了。

       在确认星表资料和日历转换无误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傅奕是李建成的党羽,故意曲解天象来陷害李世民?

       查《旧唐书》列传29傅奕传:及太宗嗣位,召奕赐之食,谓曰:“汝前所奏,几累于我,然今后但须尽言,无以前事为虑也。”

       言语之间,太宗并不认为傅奕是在诬告、陷害,反而鼓励傅奕继续“尽言”,可见傅奕陷害的可能性并不大。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推测,可能是“秦分”的概念出现了混乱。

       所谓分野,最开始,是将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对应到中国古代的十二州,同时根据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位置,对应到各国,这种对应,本来就是大致的、不准确的,正如程大夏《黎城志》所说,“然或以一宿,介乎二国;或以一国,兼属二宿。总之,地与天合画疆,岂能尽符?”

        此外,自汉朝以后,郡国设置及名称屡有变化,导致这种对应关系进一步趋于混乱。

       在唐朝武德年间,天象观测仍存在因循旧制、标准混乱的严重现象。据《新唐书》志22记载:近代诸儒言星土者,或以州,或以国。虞、夏、秦、汉,郡国废置不同。……而或者犹据《汉书地理志》推之,是守甘、石遗术,而不知变通之数也。

       又据《旧唐书》志16记载:及七国交争,善星者有甘德、石申,更配十二分野,故有周、秦、齐、楚、韩、赵、燕、魏、宋、卫、鲁、郑、吴、越等国。张衡、蔡邕,又以汉郡配焉。自此因循,但守其旧文,无所变革。且悬象在上,终天不易,而郡国沿革,名称屡迁,遂令后学难为凭准。贞观中,李淳风撰《法象志》,始以唐之州县配焉。

       可见,在初唐,仍存在依据秦汉旧制推算、且标准不统一的情况。直到贞观年间,才逐渐改变了因循旧制、标准混乱的局面。

       据此反推,傅奕在武德年间,使用的分野信息,很可能还是以前的旧法。而根据《史记》注中提到的星经的记载,毕宿是作为魏的分野,属益州。这种划分,实际上到李淳风的时候仍然存在,“毕、觜、参,晋魏之分野,……属益州”(《乙巳占》)。

       实际上这种对应关系是非常奇怪的,益州大致现在的四川,这里从来都不是魏国的地盘,它主要是秦国的地盘,兼有楚国的一点地盘。对此,唐朝人是有质疑的,《乙巳占》就明确提出:汉武帝改梁州为益州,非魏地也。益州地尽在秦楚次中,以魏为益州,未详其旨。

       据此看,唐朝人认为益州应归属秦楚。那么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武德九年(626)五月,傅奕观测到太白星出现在毕宿,按照十二州的对应关系,将其对应到了益州,“毕、觜、参,……属益州”,但是,在对应到国的时候,未将其对应到魏国,而是根据“益州地尽在秦楚次中”的常识,将其对应到了秦国,做出了“太白见秦分”的结论。

       总之,武德九年(626)五月,太白经天见秦分,至六月初三日,频繁的出现了三次。正是这一具有特殊含义的天文现象,从根本上改变了李渊的态度和立场,促使李渊倒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边,李建成和李元吉则利用这一时机,着手筹划昆明池兵变计划,意图彻底消灭李世民集团,李世民集团也以对等手段进行反击。“太白经天见秦分”,也就成为了玄武门之变的一条至关重要的导火索。

唐太宗

任性的宋光宗

      南宋光宗即位后,由于在立嗣建储问题上和太上皇孝宗有矛盾,加上光宗皇后李氏挑唆,两宫矛盾更为尖锐,以致光宗拒往重华宫朝见先皇孝宗,这在朝野引起极大震动。而恰巧此时发生了太白昼见、金星掩心宿大火星、荧惑入太微垣等异常天象,大臣们利用这些天象警示光宗,希望他前往重华宫朝见太上皇。大臣楼钥劝谏光宗,他认为太白昼见等天变是由于光宗久缺定省之礼所致,只要严定省之礼,前往重华宫朝见寿皇,就可以立消天变、安抚人心:“陛下乘舆一驾,如反掌之易,则天地之变异必销,人心之忧疑立解,陛下何惮而不为?”绍熙四年、五年,宋孝宗病危,光宗仍拒绝前往重华宫探视,只是派右丞相葛邲调护孝宗。在此事例中,大臣们把太白昼见与光宗皇帝和太上皇关系失和相关涉,并利用此天象劝谏皇帝。

关乎战争

        南宋宁宗嘉定元年七月,袁燮在朝堂议事之时,举宋神宗熙宁三年九月太白昼见的例子,“臣闻夜则见,昼则伏,不敢与太阳敌,星之常也。当伏而见,与日争明,失其常矣,故其占主兵”。认为此天象与神宗用兵河湟、湖南、安南有关。袁燮认为金星昼见长达数月,非常罕见。“自陛下践祚以来,星变屡矣,而太白之失常未有如今岁之甚者,盖自五月二十一日以迄于今,涉历五旬,晴必昼见,前代之所无有,史策之所不载”,并认为这是上天垂示,提醒将有战事:“今而星变异常,其占主兵,乃疆场将扰,事变方殷之兆也”,“金星昼见之久,可谓怪异矣!此乃天心仁爱陛下,欲出此大异以警惧之也”。

      时值开禧北伐失败不久,在权臣史弥远操纵下南宋与金签订了“嘉定和议”,拆除了北伐时的军事要塞,遣散淮南、淮西的抗金军队,对金的防御体系完全瘫痪。袁燮希望皇帝以太白昼见的天象为警示,加强武备,修筑城池,激励士卒,以备不虞。

宋    魏了翁    《山河叹送刘左史归简州》

山河两戒南北分,天地一气华戎钧。譬诸指搐非害事,往往四体为不信。

惟今丑虏相噬吞,人言雪耻兹其辰。盍驱卞庄刺鬭虎,又嗾庐{犭足}擒狡{夋兔}。

天王仁爱兼南北,犹遣升勺苏穷鳞。诸公亦复创前误,闭户不肯顾鬭邻。

流移降附莫皇恤,斩艾驱迫如穷麕。谁知炎炎将及我,事体不与开禧伦。

竟因示弱启狄侮,羽书赤白惊严宸。天王坐朝色不怡,我非尔畏民吾民。

急从雨中彻桑土,更向火后移突薪。大官亦复变前说,群而和者非一人。

制书丁宁示招纳,符檄旁午申拊循。臣某奉诏移江介,臣某董师留汉滨。

西南忧顾谁其宽,即授臣某留川秦。夫何廷论忽中变,复议保境思和亲。

迅雷烈风仅翻覆,明虹霁日俄逡巡。敌人揶揄胆满干,志士愤郁齿穿龈。

东由海泗尽襄汉,西起梁沔连房均。暴骸蹀血蔽原谷,夺险因粮空窖囷。

将军忧恚或自毙,列校偃蹇不可驯。县征更赋不遗算,郡空少府无余缗。

边头被兵甫属耳,公私已屈忧方新。静惟人事百罔一,恃以亡恐惟苍旻。

苍旻茫茫君为度,但见咎异来相因。连年夏旱天无云,江淮湖浙田生尘。

飞蝗排空如羽阵,噍类猥众何诜诜。僰南山萃陵谷异,后土矹矹如转轮。

春秋二百四十载,地震才五兹何频。去年东南复告旱,遍以牲币走百神。

太阳朔蚀忽无光,金星昼见亦累旬。汉沔沸腾地移轴,涪潼湓溢涛翻银。

星文屡变台符坼,阴象较着阳德屯。外为兵戈为裔夷,内为宫壸为群臣。

天心渝怒有如此,犹以谴告施其仁。惧而修政庶可弭,恬不知警将仍臻。

且如前年旱蝗日,开道求谏颁明纶。庭中不鸣自如故,犹有下位人姓陈。

内言椒房之舛令,外及丞相之狎宾。能如章向触权忌,不效钦永攻上身。

同时六馆之髦彦,陈义固争尤肫肫。藐如无闻亦异已,宰士忿疾丞相嗔。

彼唐畋铎何物耳,词鄙意佞如吠狺。外省胡独行其言,公然贱玉而贵瑉。

自时厥后益惩创,遏绝言路忘咨询。直臣久矣甚弃梗,公道不迪随荒榛。

尝居丞疑转猜忌,稍负望实尤沈沦。人心所同即天意,四方蹙蹙天亦颦。

公今掉头不肯住,携家归踏西园春。大贤与国同休戚,宁忍赤子方嚬呻。

我非荷蒉不知磬,拟效执舆来问津。请赋白驹之孕章,愿公饮酒车无巾。

太白金星,也就是金星。中国古代所能观察到的行星,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称为「五纬」,与恒星相对。「五纬」与日月合称为「七曜」。

古人目力所及,金星是最亮的一颗。《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说的都是金星,清晨见到的叫启明,黄昏时出现的叫长庚,其实就是一回事。鲁迅母亲对许羡苏说:「龙师父给鲁迅取了个法名--长庚,原是星名,绍兴叫『黄昏肖』。周作人叫启明,也是星名,叫『五更肖』,两星永远不相见。」人们常说鲁迅和周作人两兄弟反目成仇后,就像启明和长庚,老死不相往来。其实,如果有一点天文学的知识,你就知道,启明就是长庚,长庚就是启明,这么说,鲁迅和周作人,其实只是一个人的两面?

然而在古代星占卜学家看来,太白金星的出现并非一件好事,因为太白金星主肃杀,如果在白天见到太白金星,这种的天文现象被称之为「太白经天昼见」,是大乱之相。也不能不说这种说法是有着观察根据。南朝梁太清三年,太白经天昼见,侯景之乱;唐武德九年六月,又见太白昼见,乃有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而安史之乱也被认为和太白金星有关,有诗为证: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太白昼经天,颓阳掩余照。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四海望长安,颦眉寡西笑。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

而这位写到「太白昼经天,颓阳掩余照」的作者,就是以太白金星转世自居的诗仙李白。据说他的母亲于梦中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阵痛而产下一子,因此给儿子取名李白,字太白。

而太白金星在文学作品中往往有着隐喻的成分。太白金星又称「白帝子」,是金星人格化的道教神。《七曜禳灾法》描述最初的形象是穿着黄色裙子,戴着鸡冠,演奏琵琶的女性神,明以后形象变化为老迈年长的白须老者,手中持一柄光净柔软的拂尘,入道修远神格清高。到了《西游记》中,太白金星给人的印象就是温和的老人,其实这是一个隐藏的伏线。

太白金星姓李,叫李长庚。庚,是天干中的第七位,《说文》:「庚,位西方。」位西方不就是《西游记》的核心吗?所以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写唐三藏初出长安第一难「堕坑逢虎」,幸遇一老叟相救,才能化险为夷。这老叟对唐僧说:「吾乃西天太白星。」救唐僧的时间,恰是我们常见太白金星的东方发白的启明之时。《史记‧天官书》就把金星的分野定在秦地。清代评点《西游记》的张书绅注意到太白金星与西游之间的关系:「太白职司西方,取经一路正属其分野。所以前后始终俱用金星作线。」唐僧取经第一难,太白金星就出场,在西游路上,当然要主西方的金星作为指引,才有方向感。而太白金星时刻惦记着西游队伍。二十一回唐僧师徒在黄风岭黄风洞遇到黄风怪,太白金星就化成老公公指点孙悟空猪八戒到小须弥山找灵吉菩萨。

太白金星对猪八戒也有莫大的恩情,当孙悟空告诉猪八戒化风而去的是太白金星,八戒慌得望空下拜道:「嗯人!嗯人!老猪若不亏金星奏准玉帝呵,性命也不知化作甚的了!」这怎么回事?原来当年天蓬元帅戏弄嫦娥,玉帝大怒,本来要处以极刑,多亏太白金星,出班为天蓬求情,改刑重责二千锤,投胎为猪。

太白金星——神秘之星    刘训山

      却说那孙悟空于龙宫强取了金箍棒和披挂,在阴间将勾魂的鬼魂打为肉酱,涂销了猴属的生死簿,浑不知大祸将至,还与众人乐聚。那玉帝一日驾坐灵霄宝殿,就有东海龙王奏表:“近因花果山生、水帘洞住妖仙孙悟空者,欺虐小龙,强坐水宅,索兵器,施法施威;要披挂,骋凶骋势。惊伤水族,唬走龟鼍。南海龙战战兢兢,西海龙凄凄惨惨,北海龙缩首归降。臣敖广舒身下拜,献神珍之铁棒,凤翅之金冠,与那锁子甲、步云履,以礼送出。他仍弄武艺,显神通,但云:'聒噪,聒噪!’果然无敌,甚为难制。臣今启奏,伏望圣裁。恳乞天兵,收此妖孽,庶使海岳清宁,下元安泰。”

玉帝说:“着龙神回海,朕即遣将擒拿。”

阴间的秦广王也奉上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表文:“幽冥境界,乃地之阴司。天有神而地有鬼,阴阳轮转;禽有生而兽有死,反复雌雄。生生化化,孕女成男。此自然之数,不能易也。今有花果山水帘洞天产妖猴孙悟空,逞恶行凶,不服拘唤。弄神通,打绝九幽鬼使;恃势力,惊伤十代慈王。大闹森罗,强销名号。致使猴属之类无拘,猕猴之畜多寿,寂灭轮回,各无生死。贫僧具表,冒渎天威。伏乞调遣神兵,收降此妖,整理阴阳,永安地府。”

玉帝也道:““着冥君回归地府,朕即遣将擒拿。”

玉帝既然掌管天庭,自然也是胸有城府之辈,他没有莽撞马上下令擒拿孙悟空,而是发问道:“这妖猴是几年产育,何代出身,却就这般有道?”那千里眼、顺风耳是天宫情报部门的主管,回答道:“这猴乃三百年前天产石猴。当时不以为然,不知这几年在何方修炼成仙,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也。”

玉帝肯定如此想:“没人知道那猴子的师傅,想必是无名之辈。这才道:“那路神将下界收伏?”

说也奇怪,那班武将还没有人自告奋勇,却闪出太白长庚星俯伏启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界,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

这太白长庚星是谁?他即是太白金星,此星非同小可。《诗经·小雅·大东》记载:“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启明,长庚皆金星也。”《史记·天官书》载:“察日行以处位太白。”正义引《天官占》载:“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五星占》载:“甘氏曰:五星主兵,太白(金星)为主;五星主谷,岁星(木星)为主;五星主旱,煢惑(火星)为主;五星主土,填星(土星)为主;五星主水,辰星(水星)为主。”

《七曜禳灾法》载:“太白者西方白帝之子。一年一周天。所至人命星即有吉凶。春至人命星。其人合远行。万里路中有疾。家有之失。夏至人命星。其人亲故合有死损。自上亦合有服起。秋至人命星。其人合有兵灾陈厄见血光。冬至人命星。其人合主大兵权。出外大得科益。四季至人命星。其人合有恶消息。有名无形多足言讼。攘之法当画一神形。形如天女手持印骑白鸡。当项带之。过命星以火燋之。其灾必散。”

形如天女,非女子也,秀气而已。《拾遗记》中则如此道:“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沧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际,与皇娥宴戏,奏(女更)娟之乐,游漾忘归。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故《春秋传》曰“司至”,是也。今之相风,此之遗像也。帝子与皇娥并坐,抚桐峰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曰:“天清地旷浩茫茫,万象回薄化无方。涵天荡荡望沧沧,乘桴轻漾着日傍。当其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俗谓游乐之处为桑中也。《诗》中《卫风》云:“期我乎桑中。”盖类此也。白帝子答歌:“四维八埏眇难极,驱光逐影穷水域。璇宫夜静当轩织。桐峰文梓千寻直,伐梓作器成琴瑟。清歌流畅乐难极,沧湄海浦来栖息。”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亦曰桑丘氏。”此处太白仙气飘飘,风流儒雅,和美人情歌互答,情意缠绵,真使人向往之。很显然,太白金星是东方的男爱神。

金星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排第二,是全天中最亮的行星,亮度为-3.3至-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还要亮14倍,不过金星在西方古文化中,被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忒,她可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是维纳斯,因此金星也称作维纳斯。她则是西方的女爱神。

应劭《风俗通》曰:“东方朔是太白星精,黄帝时为风后,尧时为务成子,周时为老聃,在越为范蠡,齐为鸱夷子。”《西游记》中既有太上老君(即老聃),也有东方朔,为东华帝君弟子,与太白金星为三个不同人物。

志怪小说《洞冥记》曰:“东方朔母田氏寡居,梦太白星临其上,因有娠。田氏叹曰:“无夫而娠,人将弃我。”乃移向代都东方里为居,五月旦生朔,因以所居里为氏,朔为名。”这意思竟然太白金星为偷香窃玉者,东方朔为其子了。也难怪东方朔三偷蟠桃,竟安然无事。

传说《宝莲灯》中,太白金星还曾经给二郎神杨戬的妹妹做过媒人,不过那是《西游记》之后的事了,因为孙悟空调侃杨戬也仅是说“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唐才子传·李白传》中则这样记载:“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这意思就是,李白竟是太白金星转世。不过这也是唐僧玄奘取经之后的事了。

太白金星的有些现象则预示凶兆:

《史记·天官书》:“长庚,如一匹布著天。此星见,兵起。”

石氏曰:“凡太白不经天,若经天,天下革政,民更主,是谓乱纪,人民流亡。

巫咸曰:“太白当户,其百八十日蚩尤出,兵且起,大将在野。”巫咸曰:“太白上中,天下有一主之命。

《天官书》曰:“太白昼见经天,强国弱,弱国强,女主昌也。

《春秋·元命包》曰:“杀失则攻战刑;故太白逆经天,屠君父,外夷征。

《春秋·文曜钩》曰:“太白经天,主失枢。

《春秋纬》曰:“彗守角,太白经天;金精之国虚,谋杀作兵。

《春秋·汉含孳》曰:“阳弱臣逆,则太白经天。

《春秋纬·考异邮》曰:“陪臣行毒,诸谒向尊,则太白经天,主命凶。

《京房对灾异》曰:“人君薄恩无义,懦弱不胜任,则太白失度,经天则变;不救,则四边大动,蛮貊侵也。

《荆州占》曰:“太白再经天,一入中宫,天下更王,国破主绝,期不出三年。

《乙巳占》曰:太白喜而光泽,国民强矣。凡举大事,无逆天数,必顺时因类,则太白降之威,而奸盗自息,而戎狄宾服矣。天数建时,政不以类,则太白经天昼见,国易政,四夷内侵,中国乱,失道者乱亡矣。

《汉书天文志》:太白出而留桑榆间,病其下国。上而疾,未尽期日过参天,病其对国。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是为乱纪,人民流亡。昼见与日争明,强国弱,小国强,女主昌。

《南齐书天文志》:孝建元年至升明三年,太白经天五。占曰'天下革,民更王,异姓兴’

《晋书天文志》:自义熙元年至是,太白经天者九,日蚀者四,皆从上始,革代更王,臣失君之象也。

《隋书天文志》:高祖文皇帝开皇元年三月甲申,太白昼见。占曰:“太白经天昼见,为臣强,为革政。”

当太白金星两次出来主张招安的时候,是不是“太白经天昼见”?是不是预示“为臣强,为革政。”?是不是“阳弱臣逆”?

我们在《西游记》中,所看到的真是这样一个软弱无能到处搬救兵的玉帝。外甥杨戬,听调不听宣,和观音菩萨交情好。大将哪吒,是西天佛祖的人。上八洞天仙,人家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基本不理三界中事。太上老君,资格老架子大老糊涂失误多。真武大帝,虽是自己的一滴血所化,毕竟忌惮其功高,怕其盖主,所以一般不用,况且其手下的第一猛将王灵官就在自己身边贴身保护呢。至于其它神将,升平日久,怕死,功夫退步,各有私心。文臣,说得比谁都好听,打起架来,个个靠边站。

那么太白金星《西游记》中的身份,两次招安孙悟空,一次替猪八戒求情,一次救唐僧,数次给唐僧师徒通风报信帮忙,很是热心。你再看看他每次出场的言语:

第一次和玉帝建议招安孙悟空:“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界,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 官职说大小,有弹性,受天命再升赏,违天命就擒拿,有弹性。不动众劳师,省军费省劳役省打仗。收仙有道,则得人材,可助力。这些可以说让玉帝觉得很中用。

孙悟空虽仅仅做了弼马温,问题是天宫人满为患,仅有这么个位子。虽然仅是一个小仙官,也是太白金星争取的。并且据说其实品级还不小呢。《明太祖实录》:”吴元年九月设内使监,旋将内使监分为内使、御用二监,秩皆正三品,分掌内使名籍和皇家用度;同时设御马司,正五品,掌御厩马匹。”

到了洪武十七年四月,更定内府诸司职掌品秩,改御马司为御马监,与神宫、尚宝、司礼等监同为正七品。

而洪武二十八年六月,“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九月,又定内廷机构,将原有的九个监扩充为十一个监,均定为正四品。”

官呢,说大不算大,说小也不算小。但毕竟让孙悟空有了仙籍,正可以安身立命,再图进取。

但何以御马监的人却说孙悟空这弼马温不好呢:“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

你想想,御马监刚刚有个空缺,大家都想着论班排辈升迁呢,结果空降一个领导,谁喜欢呢?所以故意说些不中听的话把孙悟空气走呗。

结果孙悟空生气下界继续为妖,弼马温,嘿,早有人兴高采烈地坐上了。

孙悟空为了找回面子,于是挂出了齐天大圣的旗号。注意,咱们先捉一个间谍:和议不成,自然发生战争。孙悟空和哪吒交战取胜之后,你看那猴王得胜归山,那七十二洞妖王与那六弟兄,俱来贺喜。在洞天福地,饮乐无比。他却对六弟兄说:“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大圣称之。”内有牛魔王忽然高叫道:“贤弟言之有理,我即称做个平天大圣。”蛟魔王道:“我称做复海大圣。”鹏魔王道:“我称混天大圣。”狮犭它王道:“我称移山大圣。”猕猴王道:“我称通风大圣。”犭禺狨王道:“我称驱神大圣。”

诸位可知道谁是间谍,通风报信的猕猴王呗。

战争不利,于是再走和谈之路。太白金星再次成为和谈的建议者和使者。你看他如何对玉帝讲:“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与他争斗,想一时不能收伏,反又劳师。不若万岁大舍恩慈,还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便了。”玉帝道:“怎么唤做'有官无禄’?”金星道:“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宁也。”玉帝闻言道:“依卿所奏。”即命降了诏书,仍着金星领去。

这次太白金星运用了权诈之术,将孙悟空骗上天来。但权诈之术,总有漏洞。虽然在蟠桃园右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但不给孙悟空事做,那猴儿能安静宁神?孙悟空就到处溜达,他的时间富余,跟斗云又快,溜达得神仙也怕。这个漏洞,太白金星应该想得到,但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不得已,玉帝给孙悟空安排个看管蟠桃园的活儿。有能让人长生不老的蟠桃园这个大仓库,这下孙悟空可真的大快朵颐,长生不老了。

孙悟空师徒此后取经,太白金星总是在他们需要帮忙的时候助他一臂之力。不过他的每次出面都挺有意思。

比如他救唐僧不露真身, 临走时给唐僧留下一张简帖却道:“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这是在施恩和鼓励唐僧。

再如他指引孙悟空去寻灵吉菩萨,“哄得那孙大圣回头看路,那公公化作清风,寂然不见,只是路旁边下一张简帖,上有四句颂子云——

上复齐天大圣听,老人乃是李长庚。须弥山有飞龙杖,灵吉当年受佛兵。”这是施恩孙悟空师徒。

还有狮驼岭报信,更是戏精一枚:好大圣,躲离了他们,径直近前对那老者躬身道:“老公公,贫僧问讯了。”那老儿见他生得俊雅,年少身轻,待答不答的还了他个礼,用手摸着他头儿笑嘻嘻问道:“小和尚,你是那里来的?”行者道:“我们是东土大唐来的,特上西天拜佛求经。适到此间,闻得公公报道有妖怪,我师父胆小怕惧,着我来问一声:端的是甚妖精,他敢这般短路!烦公公细说与我知之,我好把他贬解起身。”那老儿笑道:“你这小和尚年幼,不知好歹,言不帮衬。那妖魔神通广大得紧,怎敢就说贬解他起身!”行者笑道:“据你之言,似有护他之意,必定与他有亲,或是紧邻契友。不然,怎么长他的威智,兴他的节概,不肯倾心吐胆说他个来历?”、

公公点头笑道:“这和尚倒会弄嘴!”想是跟你师父游方,到处儿学些法术,或者会驱缚魍魉,与人家镇宅降邪,你不曾撞见十分狠怪哩!”行者道:“怎的狠?”公公道:“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钦。四海龙曾与他为友,八洞仙常与他作会,十地阎君以兄弟相称,社令城隍以宾朋相爱。”大圣闻言,忍不住呵呵大笑,用手扯着老者道:“不要说,不要说!那妖精与我后生小厮为兄弟朋友,也不见十分高作。若知是我小和尚来啊,他连夜就搬起身去了!”公公道:“你这小和尚胡说!不当人子!那个神圣是你的后生小厮?”

行者笑道:“实不瞒你说,我小和尚祖居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姓孙名悟空。当年也曾做过妖精,干过大事。曾因会众魔,多饮了几杯酒睡着,梦中见二人将批勾我去到阴司。一时怒发,将金箍棒打伤鬼判,唬倒阎王,几乎掀翻了森罗殿。吓得那掌案的判官拿纸,十阎王佥名画字,教我饶他打,情愿与我做后生小厮。”那公公闻说道:“阿弥陀佛!这和尚说了这过头话,莫想再长得大了。”行者道:“官儿,似我这般大也彀了。”公公道:“你年几岁了?”行者道:“你猜猜看。”老者道:“有七八岁罢了。”行者笑道:“有一万个七八岁!我把旧嘴脸拿出来你看看,你即莫怪。”公公道:“怎么又有个嘴脸?”行者道:“我小和尚有七十二副嘴脸哩。”那公公不识窍,只管问他,他就把脸抹一抹,即现出本象,咨牙俫嘴,两股通红,腰间系一条虎皮裙,手里执一根金箍棒,立在石崖之下,就象个活雷公。那老者见了,吓得面容失色,腿脚酸麻站不稳,扑的一跌;爬起来,又一个禋踵。大圣上前道:“老官儿,不要虚惊,我等面恶人善。莫怕,莫怕!适间蒙你好意,报有妖魔。委的有多少怪,一发累你说说,我好谢你。”那老儿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又推耳聋,一句不应。”这老公公就是太白金星变化的,明知道眼前就是孙悟空,却还假装面容失色,站不稳,扑的一跌。爬起来,又一个禋踵。也真难为他老人家了!他其实实在戏弄孙悟空哪。

你也许会问,太白金星究竟算哪一派的?他就在帮谁的忙?佛教?道教、儒教、还是玉帝?释迦牟尼佛坐于菩提树下,至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等正觉。乃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明星黄昏出现,应该就是长庚星。

所以,太白金星应该早就和须菩提祖师相识。孙悟空有火眼金睛却认不出太白金星的变化,显然他的法力应超过了孙悟空。而太白金星早先对孙悟空的两次招安,显然也是有备而来的。从救唐僧出长安的第一难,太白金星数次出手相助唐僧师徒,都和道教没有利害关系。他东方为启明,西方为长庚。《西游记》中却口口声声说“吾乃西方太白星。”也就是说,他也是西方佛教布局进入东土大唐的一颗棋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