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悟中庸之道 | 读《中庸》

 三个石头读书 2023-12-11 发布于广东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

相关文章:

1

引子

继续今年阅读计划里国学经典的阅读之旅,《大学》之后,终于到了《四书》中另一部经典《中庸》,也是四书中难度最高的一部。

《中庸》篇幅不长,几千字而已,却是跟《论语》、《孟子》、《大学》并列的儒家著作经典之中的经典。

如果说《论语》阐述了儒家的道德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准则;《孟子》进一步发扬“仁义”的内涵,提出了“性善论”、“民本思想”等人文精神;《大学》则提出了儒家以“三纲八目”为纲领的伦理道德和“修齐治平”的治世哲学;那么《中庸》则重点阐明了君子为人处世的“中庸之道”。

一言以蔽之,《中庸》主要说的就是用中正、中和的方式做人、做事。

学习《中庸》,我主要参考以下两本书作为导读:台湾学者 傅佩荣 著《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和国学大师 范曾 著《国学开讲》,以前者为主。

针对《中庸》的作者是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傅佩荣倾向于否定,而范曾倾向于肯定。

这个争议历来存在,不影响《中庸》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2

什么是中庸

中,就是中和。庸,就是平常。
当你想到平常心的时候,就能达到中和。所以,“中”和“庸”这两个字,里面隐藏着一个不偏不倚的平常心  

《中庸》原文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

这里的“中庸”,不仅指“过犹不及”,而是指“不及”和“过”都是不理想的。我认为《中庸》的重点,更多应该在于不偏不倚上面,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这样理解可能更贴近本意。

中庸,不是平庸,也不是折中骑墙、和稀泥,亦非单单强调“过犹不及”,它是儒家道德准则的最高追求理想,高到孔子都认为无法实现(“中庸不可能也”)。

还记得群经之首《易经》中第一卦乾卦吗?

这种中庸的境界,既有“飞龙在天”那样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想状态,又试图避免“亢龙有悔”从而保持一种“敬天敬地敬鬼神”的谦卑而不过度,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就是中庸。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中庸》这部儒家的经典,却无缝融入了道家的智慧,有点意思。

希腊雅典的Delphi神庙挂着两句谶言: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我觉得《中庸》就是儒家经典里面的“认识你自己”和“凡事勿过度”。

这是我的理解。

3

三达德、五达道

如何做到中庸呢?

《中庸》不仅阐述了儒家“中庸之道”,而且还是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它提出“三达德”“五达道”来教化、劝诫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改造和品德养成。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也”,知、仁、勇,这是最崇高的三个道德。

中庸就是“用中”,其中“用”字兼含智与勇,“中”字不离仁。

仁的具体作为是善,落实于五达道中,亦即要圆满实现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

靠智、仁、勇的“三达德”,处理“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这五方面关系准则的“五达道”,最终实现“至诚”的境界。

理解了中和、三达德和五大道,就抓住了《中庸》关于人际关系和伦理道德追求的基础框架。

4

至诚化境


在《中庸》的后半部,紧紧围绕一个“诚”字,这后16章的篇幅,是儒家继孟子之后关于人生修养最深刻的论述。

诚是真诚,明是明善,尽其心,就是真诚到极点;知其善,就是知道本性的要求是“行善避恶”,也是明善。

这里的意思是指,真诚与明善是不可分离的两种功夫。

只有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固有的天性,才能发挥事物最大的能力,才能参与天地化育。

所以,儒家的教化理想,不仅是完全发挥人的秉性,而且要能够“赞天地之化育”,最终能够天人合一,人和世界臻于完美融合的理想情况,这是儒家士子胸怀天下的浩然之气。

先不说儒家在历史上实际发挥的作用如何,单单读到这句话,就不禁为先秦时代的哲人提出如此浪漫、至善、有格局的人生理想而感动,心底不由地生出一股寥廓万里的家国天下的弘毅之气。

5

《中庸》里的学习精神

《中庸》还阐述强调了“择善而固执之”勤奋不懈的学习精神。


广泛学习、多多提问、慎重思考、仔细辨别、扎扎实实去做。要么不学,学了掌握不了本领,绝不放弃;要么不问,问了不能搞懂,绝不放弃;要么不思考,思考了不能获得心得,绝不放弃;要么不去分辨,分辨了还是糊里糊涂,绝不放弃;要么不去做,做了不能做好,绝不放弃。别人花一分努力,自己要花百分,别人十分自己千分。如果真能这样,即便很笨也会聪明起来,即便很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这种为学与顽强的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6

结语

再回到开头这句“中和”:回首人生几十年,很多后来后悔的决定,都是在“喜怒哀乐”未能平息情绪的时候做出的,每个人都可以自我check一下,凡是在你狂怒的时候,有几次真理在你这边?凡是在你狂喜的时候,扪心自问,那件事真的值得你狂喜到得意忘形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辈子修炼的功夫。

再看这个“中”,强调的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心情平复了,头脑冷静了,考虑周到了,再做决定和行动。

这个“发”,强调的是“中节“,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对于这个'发中节’,我理解是:不走极端,留有余地、保持敬畏,而不是毫无原则的折中、退让和妥协。

这样的“中”,其实更应该理解为“恰好”的意思,所以南怀瑾提出,中庸的“中”,应该按照河南话“中”的发音,更能体现其本意(好、恰好),有点道理。

中庸之道揭示了,人生要不忘初心(“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追求一个持之以恒的修齐治平之道;在这个过程中,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如此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最终达到《大学》中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个“中庸”,不是折中、平庸,是真正的“极高明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美学里那种“克制的美”,无时无刻都在呈现“中庸”的审美。

中庸之美,令人着迷。

三个石头

2023.12.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