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高考 “六步成文法”运用示范及范文6篇

 123xyz123 2023-12-11 发布于安徽

作文“六步成文法”运用示范
——以2023高考全国乙卷作文题为例
高考作文写作流程的技法——六步成文法,是具实战性的一种写作方式。这六步分别是:
第一步:审题:挖掘或提炼中心话题;
第二步:立意:围绕中心话题提炼中心论点;
第三步:拟题:围绕中心论点拟写题目;
第四步:选材: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论据;
第五步:安排主体部分:围绕选定的论据安排文章的中间部分;
第六步:设计开头和结尾:围绕中心论点设计开头段和结尾段。
这里以2023高考全国乙卷作文题为例,就这个方法的实际运用做一示范。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的作文题抄录到这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边运用“六步成文法”来写这个考题。这里示范的文体是大部分考生经常训练的议论文。
第一步,审题:挖掘或提炼中心话题。这一步只做一件事,就是反复阅读考题所给材料,从材料中挖掘或提炼出一个能概括材料中心内容的中心话题来。就这道作文题而言,材料一告诉我们,要想使自己的“灯”更光明,要想使自己走得更远,不能靠打压或阻挡别人;材料二先引用《增广贤文》中的一句经典名言,然后再做解释,其蕴含的道理很明显,就是只有和谐共处谋发展,发展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两则材料一正一反,蕴含的中心话题概况为“和平发展”四个字应该是最为恰当的。
第二步:立意:围绕中心话题提炼中心论点。考题所蕴含的中心话题提炼出来了,围绕中心话题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几个比较好的立意:
只有在和平发展的前提下,世界才能共赢;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才能共享繁荣;
解决好世界目前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冲突,必须秉持和平发展的理念;
竞争不是互相打压、挖坑,而是和平发展;
只有坚持和平发展的策略,世界才有未来;
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生活的表象背后是复杂的内涵;
合作赢未来;
宽容促发展。
联系当前社会和国际局势,可以联系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国际上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这些都赋予了材料深刻的现实意义。
第三步:拟题:围绕中心论点拟写题目。高考议论文的题目是什么?从中心论点的角度看,高考议论文最恰当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浓缩。为什么要这样拟题呢?因为这样的题目阅卷老师一看就简洁、清晰、明了,能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依据这种理解,我们可以拟写出以下几个不错的题目:
和平发展——共赢的前提;
要想“春满园”,只有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世界繁荣的唯一选择:和平发展;
冲出冲突和危机的最佳策略:和平发展;
让和平发展的理念成为世界的共识。
第四步:选材: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论据。依据确立的中心论点和拟定的题目,我们可以选择这么三则材料作为论据:我国40年的改革开放史、脱贫攻坚共同富裕方面的材料、“一带一路”方面的材料。
第五步:安排主体部分:围绕选定的论据安排文章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围绕选定的三类材料,安排三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围绕一个方面的材料来写,材料的使用顺序是:我国40年的改革开放史、脱贫攻坚共同富裕方面的材料、“一带一路”方面的材料;结构上采取分论点的结构方式,一个自然段提炼一个分论点来统帅。三个分论点分别提炼为:和平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和平发展是我们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和平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理念。
第六步:设计开头和结尾:围绕中心论点设计开头段和结尾段。开头段可以这样写:
当今世界,美国一超独大,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自己的霸权,为了保持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蓄意纠集其他西方发达国家,肆意打压、制裁别国,甚至想方设法颠覆别国政权,践踏国际秩序。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冲突和战乱,带来了失业和贫困,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动荡和灾难。面对这种情况,国际社会如何去做,才能化解矛盾、消解灾难,走出危局呢?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秉持和平发展的理念,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发展,各国才能繁荣,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结尾段可以这样写:
“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是和平发展理念的最精彩的中国文化的表述,中国和“一带一路”的发展实践也已无可辩驳的铁的事实再次向世人证明了这个中国智慧的普遍性。因此,世界各国只有继续秉承着这样的中国智慧,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仅自己国家的发展能步入快车道,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将踏上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繁花似锦——和平发展,中国的未来,各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
“六步成文法”如何运用,上面的分析给各位给出了一个切切实实的操作的步骤。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如能悉心领会,认真实践,相信你的高考作文定会一飞冲天,成功登顶。
最后,我们将前面的分步设计的这篇考试作文,连缀成篇,供大家借鉴:
让和平发展的理念成为世界的共识
当今世界,美国一超独大,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自己的霸权,为了保持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蓄意纠集其他西方发达国家,肆意打压、制裁别国,甚至想方设法颠覆别国政权,践踏国际秩序。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冲突和战乱,带来了失业和贫困,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动荡和灾难。面对这种情况,国际社会如何去做,才能化解矛盾、消解灾难,走出危局呢?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秉持和平发展的理念,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发展,各国才能繁荣,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和平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我国的改革开放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伊始,我们不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可说是相当落后。这种落后的状况不要说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就是同当时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相比,也是落后于人家几乎一个世纪。可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经济体量一下子跃升为世界第二的位置,我们拥有了全球最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是全球最强的制造业;我们成功解决了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并且正致力于共同富裕;我们在教育、医疗、体育、等各项社会公共事业方面成就斐然;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首屈一指。一句话,今日的中国不仅把当年的“亚洲四小龙”远远地甩在了后边,就是诸如英国、欧盟、日韩等这些世界发达经济体也无法与我们相比。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同我国一直秉持的和平发展的理念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成就就是和平发展理念的直接现实。
和平发展是我们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实际上,我国的脱贫事业从上世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就开始实施了。但是由于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效果一直不显著。进入本世纪,国家开展了两次脱贫攻坚重大行动。第一次是1993年制定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在从1994年到2000年的7年时间内解决剩余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第二次始于2013年,围绕2015年国家制定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国家领导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回顾一下,我国的脱贫事业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同我们一直以来秉承的和平发展的理念紧密关联。
和平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理念。“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正式向世界表明建设“一带一路”始于2013年,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经贸投资、金融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一带一路”建设伙伴国不断增加,“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
“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是和平发展理念的最精彩的中国文化的表述,中国以及中国所倡议的“一带一路”的发展实践也以无可辩驳的铁的事实再次向世人证明了这个中国智慧的普遍性。因此,世界各国只有继续秉承着这样的中国智慧,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仅自己国家的发展能步入快车道,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将踏上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繁花似锦——和平发展,中国的未来,各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
【范1
满园芬芳绽放,才能春意盎然
  古代蒙学读物《增广贤文》有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它不仅是古代教育孩童的格言,在全球化的今天,也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这是对古训的生动阐释,我们可以借古鉴今,深入思考,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只有百花齐放才能体现生态的多样性,展现群体的包容性,呈现未来的可能性。小到个体的选择与发展,大到国家的竞争与进步,都是如此。由古及今,有很多历史的经验,也有不少引人深思的教训。
  春秋战国时期,虽战乱频仍,却有百家争鸣,儒道墨法等各流派相互论争与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辉煌篇章。与之相反,秦攻灭六国后,始皇帝焚书坑儒,只保留少数秦国典籍,手段严酷至极,终致天下皆反。唐末军阀混战,黄巢成为义军之首,他曾赋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他的确短暂成功了,击败昏庸的晚唐朝廷,建立了齐政权,却未能团结其他军阀势力,最终兵败身死。能够团结各方理想,实现互利共赢的人,才有可能在“大争之世”中建立稳固政权,进而一统江山。
  由此可见,在“我花开后”,应当给其他花木绽放华彩的机会,“百花杀”绝非成功之道。等到满园芬芳之时,引人瞩目者,绝非一两株奇花异木,而是所有参与这场“集体盛宴”的花花草草。他者的成功,并不一定会带来自我的损失,反而有可能在相互合作与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实现发展的梦想,一起走向美好的春天。
  在国家发展与文明进程中,圈地自萌、排斥他者、不顾大势,都是短视之见,即便能有一时的成功,最终也难逃历史的法则,成为故纸堆里的陈旧观念。
  昔日葡萄牙、西班牙首开全球航海旅途,皇室榨取殖民地大量财富,却不懂得与民分利,未能将殖民财富与民间市场结合起来,最终被荷兰、英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取代霸主地位。大英帝国虽一度号称“日不落”,疆域面积全球第一,却因过度殖民而导致帝国崩溃,促使反殖民与独立运动成为20世纪后发国家的必由之路。上世纪中叶之后,美国与苏联长期冷战,两极格局造成世界分裂,直到90年代后,全球化才开始加速,美国学者福山却又抛出“历史终结论”,似乎只有某个强权国家代表的发展模式,才是人类文明的唯一道路。
  然而,太多事实已经证明,不同国家与文明之间,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可以在竞争中寻求合作的,是可以在合作中谋求共同发展的。如今的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路上,中国能够发挥重要的力量,其他国家也能结合自身的优势,提供各自的资源与经验,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一朵鲜花盛开,难有持久的美感;满园芬芳绽放,才能春意盎然。经典古训也好,历史镜鉴也罢,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入思考。在前行的道路上,很多现实的考验在等着我们,相信我们能有面对它们的智慧,以更加包容与开放的心态迎接未来。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范2
以开放包容之精神 奏时代发展之凯歌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碍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披荆斩棘,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我们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与开放包容的品质密切相关。立足新时代,唯有保持和发扬开放包容的精神品质,才能吹响新时代蓬勃发展的嘹亮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开放包容的精神是个人取得成功的必备品质。“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大家垮台”。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不计前嫌,两人共同谱写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陷害孙膑想要置其于死地,最终反而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蔺相如和庞涓都是非常有才能的人,但他们的结局却大相径庭。不难看出,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开放包容的精神。一个人如果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那么他的人生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反之一个人如果嫉贤妒能,失去开放包容的心态,势必会走入人生的死胡同。
开放包容的精神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狭路相逢,共存者胜”。一个国家和民族想要取得长远的发展,也需要具备开放包容的精神。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任用贤臣,无论是汉族还是异域番邦,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得到重用,最终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晚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拒绝接纳国外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最终陷入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开放包容的精神是孕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繁荣景象的土壤,唯有通力合作,才能长远发展、携手共赢。
开放包容的精神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过去数十年,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国际贸易和投资等经贸往来,植根于各国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需要,拓展了互利合作空间。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由之路,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开放合作则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只要我们顺应历史大势,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才能让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是个人、国家还是国际想要长足发展,都需要有开放包容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化戾气为祥和,化恩怨结同盟,相互扶持、和谐共融,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范3
和而不同各千秋,美美与共可繁荣
多少次,我们于春景中流连乃至“沉醉不知归路”;无数次,我们于星河中徜徉以至“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多少回,我们于不同文明的形态中漫步终至“三月不知肉味”。究其原因,春景万紫千红而形态各异,星辰数以万计却不一而同,文明形态各异却独一无二。由此可见,世界之美,美在和而不同,更在美美与共,交流互鉴。
和而不同,是世界得以多彩的根本立足点。在自然的生存法则里,一切生物都无法挣脱生物链的困囿。无论谁处于食物链顶端,他都懂得万物的多样性才是自己生存的最佳保障。所以,他在获取生存资料的同时又充分尊重了生存资料的多元和多样性。(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馆)如此,自然界才以特定的规律盛衰有常、四时轮回;如此,万物才凭借既定的规则繁衍生息、绵延不绝。《礼记·中庸》中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此言得之。
美美与共,是世界得以精彩的核心价值。人类从自然界中走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社会。只是在我看来,人类作为万物之一,对自然界最大的继承就是和与不同的道德遵循。《国语·郑语》载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正是基于此,人类才以自己独特的的智慧创造了不同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雅典文明;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正是这不同的文明形式孕育了不同的民族和国家,这些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又以各自独特的文明样式织就了世界文明的姹紫嫣红。
交流互鉴,是世界得以持续繁荣的保证。李斯《谏逐客书》中言:“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纵览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从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汉唐盛世的出现,不难看出,正是华夏民族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的胸怀去拥抱世界文明,才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繁荣昌盛;从清末的闭关锁国到“两半社会”的悲惨后果,让中华民族再次坚定“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正确认识。“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既是中华文明拥抱世界文明的身体力行,也是中华文明力图丰富、繁荣世界文明的初心和信念。
可惜的是,总有一些不明其理者,以为自己才是那个人上人,自己创造的文明才是唯一先进的文明。拿着自认为先进的文明以救世主的身份到处宣扬,强行输出,意图取代、消灭“落后”的文明。“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只有共举文明之灯,世界才不会有黑暗;只有携手同行,文明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说:“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每一种文明都应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每一种文明都应该值得尊重,每一种文明都值得其他文明学习和借鉴。
作为文明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我们应该也必须摒弃傲慢和偏见,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让世界文明的百花园永远花花不同,朵朵生艳,美美与共。
【范4
万紫千红 灼灼其华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生机勃勃的春景并非由一种花儿妆扮而成,而是万千花草共同点缀而成;同样,即便是再美的一种花做成花束,那也是单调的。这看似简单的话,却道出了普遍的道理。
多元并存是普遍存在的事物特征。从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到万物共生的生态系统,从每一个家庭到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多元的印迹,就像英国诗人约翰所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处于地球之中,没有任何一个生物,一个人类,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地完美的生活或存在,世界本就是一个整体。
万紫千红,灼灼其华。多元共存,不做利己主义者。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个人独好本来就是自私狭隘的,何况又企图损而利已?损人而求利只会自讨苦吃。世界本就多元共存,个体之间共融才是必胜之道。倘若只要抱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思想,即便实现了个人独好,也难以融入整个集体,最终这种独好也终究是昙花一现罢了。
万紫千红,灼灼其华。多元共存,构建命运共同体。
在处理世界国际问题上,我们不仅一次听到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呼吁,这是符合当下的时代潮流构想,更是人类社会长久存在的必经阶段。疫情肆虐全球之时,“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援手挽救无数人于水深火热之中;士耳其大地震之时,各国救援队纷纷前往灾区,体现人类的血脉情怀。灾难之前,命运与共是耀眼的主题,和平之时,命运与共也是发展的加速器。构建多元共同体,才能让万千花朵开得更加绚烂多姿。
万紫千红,灼灼其华,多元和谐,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雪崩之时,没有任何一朵雪花是无辜的;百花斗艳之时,没有任何一朵花是独立的。多元和谐的社会不是“嗟来之事”,而是付诸努力换来的。吾辈青年,正值人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把握时代机遇,勇立铮铮誓言,为构建整体的大美而贡献小美之力量。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有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不仅是对人类文明的精辟总结,更是普遍的哲理。个人是整体的一份子,整体的大美才是个人小美的最终归宿,多元共存才能让万紫千红的花,灼灼其无限光华。
【范5
心怀寰宇意,和谐奔未来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千载已降,《论语·雍也》中的这句名言仍有振聋发聩之声。我们都是天地间之的“小我”,与他人、集体、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谐方能共生,合作方能共赢,我们心怀寰宇大格局,方能走向广袤天地,收获阳春未来。
葵霍向阳开,丹心许未来。将小我之芳菲融入大我之春色,方能绘奏响个人发展的凯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小我”融入“大我”,方能展现“小我”之不凡价值。航天英雄邓清明25载默默“备份”,不计个人得失,看轻个人名利,他是无数航天人的缩影,而中国航天也在2023年托举他圆梦飞入苍穹;天才滑手苏翊鸣4岁即踏入冰雪世界,他自幼即立下为国争光的宏愿,在祖国的支持与关切下,2023年北京冬奥会他勇夺一金一银,一鸣震惊世人……万紫千红,方为春色。他们以自我芳菲点缀春日生机,也在满园春色获得了更丰富的滋养。将个人发展融入集体发展中,方能在和谐共荣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走向更广袤的远方。
浪花入海流,发展共携手。将一国之浪花融入寰宇之海流,方能共享全球文明发展的成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已成为一个整体。文明互鉴,和谐共生;霸权欺凌,则世界不复太平。新冠疫情的余威仍未完全散去,病毒的狰狞与肆虐至今想来仍令我们心悸心惊。中国在抗疫斗争中展现“大我”胸襟,治疗方案与他国共享,与他国共担云雨,共克时艰。而有些国家罔顾他国利益,拼命“甩锅”,甚至为他国扫除病毒设置重重障碍,其拙劣行迹可悲可叹!吹灭他人灯,你怎会获得光明?阻挡他人路,你又如何远行!“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和谐的未来需你我共行。浪花朵朵,奔流而下,方能共汇海河。让我们在“一带一路”的驼铃声中,在多元发展的交响乐中,开启新程。
物我两相宜,和谐美共生。将小我之寸绿融入大我之葱茏,方能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壮美图景。
我们人类一向以万物之灵长自诩,殊不知我们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对大自然的过分索取必会反噬自身。近数十年,不少物种正在以令人触目惊心的速度消亡,一种生物灭绝的背后往往是一片生态系统的坍塌。马克思曾说:“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保护环境,物我相宜,方能和谐共生,人类方有未来。寸绿绵延,方能葱茏。愿我们勿只重人类自我之利益,愿人与自然“相看两不厌“,在和谐共荣中走向生机无限的未来。
约翰·多恩曾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的确,在万物互联的今天,心怀寰宇大格局,合作方能共发展,和谐方能奔未来。愿我们“放出眼光”,大胆改变,打破只关注方寸得失的“小我”,在合作发展的和谐相融中走向更加璀璨的未来!
【范6
执手同行,穿越荆棘
作家沈三废曾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另一诗人却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不可能退回“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时代,也回不到“鲁滨逊漂流记”的时代。今天这时代,吹灭别人的灯与阻挡别人的路,都不会让自己行稳致远;今天这时代,唯有心存善念之灯,携手同行,方可穿越荆棘,看到灯火璀璨。
不阻碍,不伤害,善存指尖,方得青灯不灭。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那吹灭他人灯火、“江船火独明”的人,看似得天独厚,但一灯如豆如何抵御茫茫黑暗?那阻挡别人之人,看似占尽先机,殊不知他人早已弯道超车,自己落后久矣。毕淑敏言:“内心的慈悲和善念,安详澄澈,那是抵达天堂的云梯。”心存善念,善存指尖,方为正道。正如孔子风尘仆仆周游列国,只愿使社会有序和谐;袁隆平躬耕一生,“喜看稻菽千重浪”,只为让更多的人吃饱饭;海子祝愿着人世间“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心存善念,善存指尖,方得青灯不灭,照得到前行云梯。
不独亮,促和谐,真情一家,让每一粒灯花盛开。
一个好的时代,个人的光鲜绝不以别人的褴褛为背景,个人的快乐绝不以别人的忧伤为膏野,个人的幸福也绝不是凌驾于别人的痛苦之上。我们民族总有那么一群人,用真情促和谐,用毕生心血让标注着民族精神的灯花盛开。钱七虎为国家和人民安全,默默把胸膛挡在前面;“银发知播”群体用日复一日的耐心,播下知识的种子;医院院长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杨宁扎根江西,下定决心当“脱贫领头人”……他们感动你我,感动中国,是他们深知“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他们的坚守与奋斗,让一粒粒灯花盛开成万家灯火,回应着这个时代的精神渴求。
手执灯火,执手同行,穿越荆棘,万国各得其所而咸宁。
时代前行,我们同行。世界尚不和平,总有人勇敢踏上荆棘丛生路。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维和军人从未缺席。南苏丹的纷飞战火中,有中国蓝盔运送物资人员的援助和驻足守护;利比里亚传染病肆虐时,有中国蓝盔的医疗救护;地中海之滨的死亡地带,有中国蓝盔扫雷排爆;刚果金的原始森林里,有中国蓝盔留下的和平铁路……33年的海外维和之路,中国蓝盔手执灯火践行大爱,穿越荆棘,为战乱中的异国他乡人带来和平的星星之火,让危机中的异国他乡人看得见温暖与光明。民吾同胞,协和万邦,万国咸宁。
今天这时代,如狄更斯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时代冲突战争仍然存在,这时代仍充斥着单边和霸权;但这又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一个色彩斑斓的时代,一个“独乐乐”无法进步的时代,一个需要每一个你我善存指尖、携手同行、共赴前程的时代!

文章转自: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