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圣教序》偏旁部首解析(第十六篇)

 太阳下的海浪 2023-12-11 发布于湖南

三十四、四点底:

1.四点须有一起,一承,一转,一合之意;左右须呼应。

2.行书中很少将四点分别写出,常用三点或横曲线代替。

3.写三点须左点起,中点承,右点合。用曲线代替四点时,曲线之中也须隐隐然有 四点,须有提按、起伏的变化。

见古贴『黔』『然』字。

图片9

4.即使将四点简写成一短橫,也须一起一伏,一呼一应。

见古贴『無』字。

图片

三十五、连三撇旁:

1.三撇画切不可雷同,必须各异其形势。三撇分别写出的,它们应有长短、粗细、疏密、收放等变化。

见古贴『形』字、『彩』字。

图片

2.两撇连写或三撤连写的,须有节奏感,见古贴『形』『影』字。

图片

三十六、金字旁:

撇画宜取直势,否则字不稳。捺画以侧点代替,底横以挑画代替。

见古贴『镌』『鍾』字。

图片

是太宗出內府所藏王书,命工缀集。当时居住在长安弘福寺内的僧人怀仁奉诏摹集王书,他以灯影缩小、放大和剪裁拼接等方法,费时十余年,才完成了这项巨大的工程。此碑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高宗李治撰记,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武骑尉朱静藏镌字。咸亨三年立于长安。文三十行,行八十至八十八字不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