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三陵之定陵

 嘉绒遗民 2023-12-11 发布于四川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距离北京约50公里,总面积120余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03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十三陵分别是: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毅宗(思宗)等。其中,以地面建筑宏伟的长陵和已发掘的地下宫殿定陵最为著名。
十三陵之定陵
       定陵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见下图),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定陵早在万历帝(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生前就开始营建,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开工,历时6年方完成,耗银八百万两。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上图是明皇陵中最常见的无字碑。
十三陵之定陵
       定陵祾恩门和明楼。
十三陵之定陵
十三陵之定陵
       据说原来有祾恩殿,后来清兵入关后被毁,乾隆时曾经修缮,但民国初年又遭火焚,现仅存遗址。
十三陵之定陵
十三陵之定陵
       明楼为黄琉璃筒瓦重檐歇山顶,檐下榜额书“定陵”二字。四角及台阶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枋、椽、斗栱也用石雕,加饰彩画,坚实美观。   
十三陵之定陵
       明楼背面。
十三陵之定陵
       明楼内的石碑,刻篆书“大明”二字,碑身刻“神宗显皇帝之陵”。
十三陵之定陵
       站在明楼上远眺,可见其他明皇陵。
十三陵之定陵
       陵墓上的柏树根,据说,墓是由米浆混合泥土一层又一层堆砌而成。
十三陵之定陵
       明楼的正后部是陵墓的主体---地宫。下得八九层楼梯,就看见地宫入口,地宫距墓顶27米。
十三陵之定陵
       定陵的地宫是1956年5月进行发掘的,里面全部用石砌成,多为青石,面积为1195平方米。内无梁架,为石拱券,相当高大。地宫中有7座4吨重的汉白玉石门,设计巧妙,开闭灵活。地宫中又分为正殿、配殿、前殿,和地上建筑完全一样。这是地宫中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的宝座。
十三陵之定陵
       地宫后殿相当于寝殿,称为"玄堂",是地宫的主要部分,为放置棺椁之处所。棺床中央放置万历皇帝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棺椁,三具棺椁周围放有梅瓶、玉料及装满随葬金银玉器的红漆木箱26只,各棺椁内也装有大批随葬物品。
十三陵之定陵
       据说,清东陵也有一座定陵,只是定陵地宫内葬的是咸丰皇帝和他的孝德显皇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