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巩《徐孺子祠堂记》中墓、宅、台、亭、堂在今天南昌市的地理位置

 里人思贤 2023-12-11 发布于湖南

(节选)

孺子姓徐名稚,孺子其字也,豫章南昌 人。按图记:"章水北径南昌城,西历白 社,其西有孺子墓①;又北历南塘,其东为东 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②,号孺子台③。

吴嘉禾中,太守徐熙于孺子墓④隧种松,太守谢景 于墓⑤侧立碑。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 立思贤亭⑥,世世修治;至拓跋魏时,谓之聘君 亭⑦。"今亭⑧尚存,而湖南小洲,世不知其尝 为孺子宅⑨,又尝为台⑩也。予为太守之明年, 始即其处,结茅为堂①①,图孺子像,祠以中牢 ,率州之宾属拜焉。汉至今且千岁, 富贵 埋灭者不可称数。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 今。则世之欲以智力取胜者,非惑欤?孺子墓①② 失其地,而台①③幸可考而知。祠①④之,所以示邦 人以尚德,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

①“墓”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的南昌市坛子口以西的十字街,南昌市二十七中围墙西面的徐孺子墓原址尚存。

徐先生在孺子亭公园逝后,葬回了第二个故居地“梅廨徐庐”自家的菜园地里。

②“宅”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的南昌市孺子亭公园,这也是徐孺子先生在南昌市的第三个故居地,这个“宅”是当年太守陈蕃,在太湖的一个小洲上的官道旁建的学馆,时过六旬的徐先生为了方便讲经授业,就从居住了三十余年的十字街“梅廨徐庐”,搬迁至此居住了长达十二年,以馆为家,直至七十二岁终老谢世。

③“台”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的南昌市孺子亭公园的孺子亭,实乃当年徐先生的“讲经台”。

南北朝顾野王所编《舆地志》记载:台在东湖小洲上,郡守陈蕃所立。

陈蕃与徐孺子是太学同学,陈蕃仿太学馆在学馆内还建了“讲经台”(春秋至汉代,先生坐在讲经台上讲经,弟子跪在台下听课)。

很多不了解历史,不了解陈蕃与徐孺子的人,把这个“台”说成是徐孺子先生的“住宅台”,还有的编造说成是徐先生的“钓鱼台”“隐钓台”云云。

陈蕃是一个从小就立志一物不扫志扫天下的廉洁正直的官员,陈蕃送给徐先生很多粮食与绸缎,徐先生毫厘不取,全部分赠给了邻近的穷人。

陈蕃怎么可能会盖基础承台与台阶的豪宅送给徐孺子呢?假使陈蕃做了豪宅,徐先生又怎么会肯接受呢?

徐孺子先生在闹市区边缘做农民,与基层百姓打成一片,免费教他们识字读书,将文字刻在石头板上,让农民在田间地头也能学习,发明“盘架养鸡”“巨竹引水”等先进的农业技术,全部免费传授给豫章人民。

徐孺子先生用自己的德操言行风化豫章。

徐孺子先生志向远大,十五次拒出仕,是因为君王无道政治黑暗,现实太残酷,但并不代表徐先生不爱国不忠君 ,恰恰相反,徐先生非常爱国忠君,时时密切关注时局,痛恨小人操控权柄,日夜忧虑大汉朝廷会像一人一绳难系住的一棵大树会倒下。

所以,陈蕃既不会给徐先生建个钓鱼台,徐先生也没有闲情逸致学姜尚去渭水河边钓君王。

徐先生是“假隐”在豫章城西,静待有道君王出现,准备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

可惜徐先生没有像姜尚渭水河边遇文王,孔明在隆中刘备三顾茅庐这么好的运气,等待了一生,也没有遇到文王与刘使君这样的明主出现,空对明月雾罩盼明君!

④⑤“墓”在今天的南昌市十字街即徐孺子原墓址。

自顾邵任豫章太守起,历任太守官员都会到徐墓前祭祀并予以修缮。

⑦ “亭”的位置在南昌市十字街徐孺子墓原址。

南北朝拓跋魏(386年—534年)年间,继任的豫章太守等官员,多次重修徐墓前的“思贤亭”,后来也称“聘君亭”。

⑧“亭”是指现在的孺子亭公园的孺子亭。

1076年,曾巩任洪州知州,第二年在孺子亭公园重修了三间徐孺子草屋祠堂,曾知州在《徐孺子祠堂记》末尾写道:“孺子墓失其地 ,而台幸可考而知。”

也就是说曾知州任洪州知州时,已在今天的十字街地表上看不到徐先生墓了。

很显然这个“亭”指的不是徐墓旁的“思贤亭”“聘君亭”。

唐末诗人陈陶《过徐稺墓》:“郏鄏妖兴炎汉衰,先生南国卧明夷。凤凰屡降玄纁礼,琼石终藏烈火诗。禁掖衣冠加宋鹊,湖山耕钓没尧时。千年垄树何人哭,寂寞苍苔内史碑。”

可见到了唐朝末年(907),徐稺墓垣在地表上还能看见。

徐孺子墓垣从东汉末至唐末740多年来,来此地祭祀缅怀的郡守官员文士等络绎不绝,为什么到了1076年,北宋大文学家曾巩任洪州知州时,发现“墓失其地”,也就是说,唐灭亡后仅170余年不到,徐孺子墓在地上的墓表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唐朝末年,有个叫黄巢的人,因颜值低,面试时皇帝不肯录用,愤怒之余作诗:〝待到秋来九⽉⼋,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甲。”

黄巢发动起义后,黄巢乱兵每到一处,杀光抢光烧光,残爆之极,千里无人烟,腌妇女人肉做干粮,攻占了的城市内几乎空无一人,老百姓四散奔逃,南昌也被黄巢攻占过,黄巢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将在风雨飘摇中的大唐彻底催垮了。

黄巢不光动摇了大唐江山,还将近千年来的门阀士族制度消灭了,自汉末至唐朝以来,中原大地有很多门阀家族,如陕西李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清河崔氏等。

每次战后国家一稳定,赖历任郡守官员文士多次重修祭祀,并撰文作诗留念。

⑨“宅”的位置在今天的孺子亭公园,徐先生住在陈蕃盖的学馆里,以馆为家。

⑩“台”的位置就是今天的南昌市孺子亭公园的孺子亭,是当年陈蕃建的“讲经台”。

徐孺子先生一代又一代的弟子,常来“讲经台”缅怀徐先生,这个“讲经台”后来也叫“孺子台”,南唐的时候立亭纪念,至今孺子亭仍然高高的耸立在孺子亭公园,孺子亭公园是江西文化文明的星星之火发源之地,是江西文章节义之邦的摇篮!

豫章自从徐孺子,世人不讥蛮荒乡。

“世不知其尝为孺子宅,又尝为台也。”意思是这个地方(孺子亭)既是徐孺子先生的住宅,也是他当年讲学的“讲经台”。

①①“堂”,是今天的孺子亭公园,曾子布敬佩徐先生的高义清风,就在这个地方重修了祠堂,以作纪念。

①②“墓”指今天的南昌市十字街徐孺墓原址,曾巩任洪州知州时,因100多年的多次战乱 ,地上墓表被毁,已经看不到徐墓了。

①③“台”与⑩“台”是同一个地方。

公元156年陈蕃任豫章太守,修建的“讲经台”,至北宋曾巩任洪州知州时,经历920多年,这个“讲经台”还保存完好。

①④“祠”与①①都是一个地方,曾知州重修徐孺子祠堂,是为了纪念宣扬徐先生的高尚品德,让南昌人民代代相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