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国中将梁必业回忆跟随罗荣桓在山东

 兰州家长 2023-12-11 发布于江苏

跟随罗帅在山东

1937年8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红1方面军的1军团、巧军团及第74师合编为八路军第115师。随着部队名称及番号的改变,我由原红1军团政治部总务处长改任八路军1巧师政治部总务处长,在罗荣桓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工作。

红军改编后即挥师出征,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0 8月22日和25日,115师机关率343旅344旅先后从陕西三原出发,31日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由候马乘火车北上。经过一路行军,部队在原平车站下车,师司令部率343旅即向平型关一带进发。

开国中将梁必业回忆跟随罗荣桓在山东

师政治部除一部分干部随作战部队前往平型关外,其余人员和教导大队及686团6连,由罗荣桓主任率领转向东,开往阜平、灵寿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

阜平是位于晋察冀边界属河北省的一个县,在这里创建根据地对今后坚持敌后抗战有重大意义。部队一到阜平,罗主任就把教导大队部署在以陈南庄为中心的灵寿县,师政治部机关住在阜平县城,保卫部带686团6连一个排前出到王快镇,骑兵营驻扎在完县、曲阳一带开展群众工作。师政治部民运部、宜传部和宜传队,运用文字的、口头的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抗日主张,宜传我军抗战到底,与民众同生死、共患难的决心。在做好宜传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组织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对国民党旧政府人员,采取了既团结争取又进行有理、有利的斗争。在“一切为着抗战胜利”的口号下,很快形成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同仇敌汽,一致抗日的生动局面,扩大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

到10月下旬,以阜平为中心,周围各县的义勇军已发展到4000多人。后来,阜平地区成为晋察冀军区机关所在地。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决定,115师主力由五台山南下,留下师司、政、供、卫机关各一部分干部,教导大队两个队,及独立团、骑兵营,由聂荣臻同志领导,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样。我们经山西五台县,过正太路南下,又经辽县、襄坦西越同浦铁路,于1938年1月21日到达晋西的洪洞、赵城地区的石芷,与115师司令部汇合,后转至灵石、孝义以西地区,开始以吕梁山为依托,创建晋西南杭日根据地和参加保卫黄河的战斗。

这个期间。115师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开展灵活机动的敌后游击战争,抵御日军的进攻,不断扩大战果。同时.广泛发动群众,扩大统一战线.组建地方抗日武装,壮大自己的力量,发展反日根据地。为了迅速发展山东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出了“派兵去山东”的决定。六中全会之后,罗荣桓同志担任了115师政治委员,陈光同志任代师长,在他们的指挥和率领下,115师部队先后进入山东境内。1939年3月14日,115师师部与中共泰西地委和泰西人民抗日起义武装所编成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6支队在东平县常庄会合。至此,115师开始了在山东泰西地区的抗日斗争。

在这之前的2月28日,我调任115师直属政治处副主任兼组织股长,不久任主任。

115师到达泰西后,罗荣植政委根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关于独立自主地放手在敌后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向部队发出了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的号召e3月下旬,罗政委亲自给部队和泰西地方干部作报告,提出了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创造泰西抗日根据地的总任务。

在创建泰西根据地的斗争中,115师派出了大批干部到地方,协助地方党组织建立武装,建设政权,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师直属政治处派出了以民运股长李村絮为组长的工作组,到指定地区开展工作。各单位的群众工作组,在驻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组织和武装群众的活动,使泰西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发展很快,加之军事斗争的配合,多次击溃日军的进犯,打击顽伪军的嚣张气焰.使泰西地区除了一些主要城镇,大片地区为我军控制。

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着泰西、济南和津浦铁路中段的敌人。5月,山东日伪军8000余人,兵分9路,向泰西根据地扑来。敌人首先在外围地区扫荡,5月9日开始向肥城、宁阳一带推进,从四面逐步合围。由陈光代师长率领的师直、686团、津浦支队与泰西区党委等3000余人,都陷于敌人的包围圈内。11日凌晨,我军正向北面的大峰山区转移时,途中与敌遭遇,被迫撤到肥城以南陆房一带,展开了著名的陆房战斗。

陆房战斗打响后,部队与敌坚持了一整天的激战。 686团等部队,临危不惧,英勇杀敌,顽强作战,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气概.毙伤日军大佐联队长以下1300余人,守住了阵地,保证了师指挥机关的安全。待到黄昏,我军乘夜幕突出包围圈,于5月12日拂晓安全转移到东平以东的无盐村一带。师机关和部队在无盐村召开了突围战斗祝捷大会,罗荣桓政委作了激励人心的讲话,大会对战斗中有功人员进行了表彰和奖励,使部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师直属政治处根据罗荣桓政委的指示,在直属机关和附属连队中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总结经验,动员过路东到督南开辟根据地。

开国中将梁必业回忆跟随罗荣桓在山东

陆房战斗之后,115师机关和特务营,由参谋处长王秉璋、政治部副主任黄励率领,先行进入番南地区。在费北蒙山前大仲村一带活动,继而进到费南抱犊圈山区开辟根据地。

1940年1月9日,正值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我由115师直属政治处主任调任115师政治部组织部长。1938年罗荣桓任师政治委员后,仍兼任政治部主任。那时,师政治部的机构比较健全,工作效率和在部队中的威信都很高。

我刚到职时,组织部设有组织科、统计股、育年股和巡视组,但人手很少。考虑到组织部要负责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青年工作、政治统计工作以及对部队的巡视等多项任务,在组织编制和工作业务上应逐步予以健全和完善。到1940年底,随着抗日根据地的扩大,部队数量的增加,组织部编设了组织、干部、青年、统计4个科,每个科设科长1人,干事1至2人。巡视组改为巡视团,无固定编制,凡待分配的干部均可在巡视团工作。后来,师直属政治处撤销,组织部又增设了直工科,全部人员达20人。这样,组织部的机构趋于健全,各科的工作基本上纳入轨道。

到了1941年.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的阶段,在实行“精兵简政”中,115师领导机关大量精简,组织部又撤销了科的编制,人员减少到1个部长和组织、干部、青年、统计4个干事。直到1943年3月,山东地区实行军事系统一元化领导,成立以罗荣桓为司令员兼改委(115师政委兼代师长),黎玉为副政委,肖华为政治部主任的山东军区,统一领导山东的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原山东军区组织部与115师组织部合并,组织部又恢复了组织科和干部科,干事由4人增加到7人。敌后抗战时期战斗频繁,形势变化大,机关人员时增时减。但无论人员是多还是少,组织部的工作职责、范围基本上没变化。因此,那时在机关部门的自身建设上,比较注重提高机关人员的政治、业务索质,增强工作效率。

在组织部门,党的组织工作,最主要的是党的基层建设。就是抓党支部的组织和制度建设,抓党员的发展和教育。以确保连队(基层)党支部组织和制度的健全,真正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当时的干部工作,组织部门主要负责政治干部的升迁、调补和培养,军事干部和供给、卫生干部则由司令部的队列部门管理和任命,但政治机关要负责政治审查与政治鉴定,主要责任落在组织部门。组织部还负责政治统计工作,主要用以研究干部和党员的政治情况,这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

政治统计,既为师领导提供决策的依据。还向上级作出报告。抗战时期的青年工作,主要是组织和指导连队及基层单位青年队的活动。青年队是连队(基层)党支部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青年组织,主要任务是对部队青年进行革命理论,党的抗日路线及斗争形势和任务的教育,组织青年学习军事、政治和文化,开展文体活动,号召青年在战斗中当英雄,工作中擞模范。组织对部队的巡视,指导师直属队的党政工作,当时也属于组织部工作的范围。

115师深入山东敌后抗战,部队分散与敌人作战,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发展地方游击武装力量,壮大主力部队,其使命和任务极其重大。在抗战进人相持阶段的形势下,就组织工作讲,从摘好组织部自身建设入手,加强部队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员质量和党组织的战斗力,对于完成抗战使命和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组织部门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

敌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巩固党的决定》,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也发出了这方面的指示。1940年1月底至2月初,115师在师部驻地大炉,召开了为时一周的师直机关主要钡导干部会议。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罗荣桓政委就如何整顿和加强党的组织,提高战斗力,以迎接更加艰苦困难的斗争的间题作了报告。会后,根据罗政委的报告精神,于3月24旧以政治部的名义,下发了《115师关于巩固、严密党及审查干部的指示》的文件。

《指示》对审查干部及党员中有关政策性问题,作了具体的规定。对审查工作的基本方针,提出了以总结政治思想为主,通过教育和审查,以达到纯洁党的组织,提高全体党员最忠诚的政治立场的目的。此外,对审查工作的内容、时间、方法等,也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巩固党的工作在部队展开一段时间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后,为了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使这一活动健康深入地发展,115师于4月下旬召开了有鲁南地区团以上干部参加的政治工作会议。罗政委作了会议的总结报告,提出把巩固党的工作进一步深入下去,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强调抓好党员教育,巩固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压制民主的官僚主义和事务主义,反对破坏集中制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还要求改善支部工作方式,活跃支部会议生活,发挥老党员在支部工作中的模范作用,在审查党员中积极培养和发展优秀分子人党。罗政委的这些指示,对进一步做好巩固党的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师政治部组织部,直接参与了巩固党的工作的组织与指导。主耍是按照师领导同志的指示。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决定,开好党的会议,上好党课,用模范党员的事例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增强党的观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坚强意志,更加努力地为党工作。在审查党员中,坚持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自觉地检查。引导大家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隶自己,并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对有错误而对改正错误又有顾虑的同志,进行诚心的帮助。

对有问题不能留在党内但又愿意抗日者可以劝其退党,作为党外同情者,继续留在革命队伍中。通过巩固党的工作,进一步把党的组织及生活制度健全起来,并使之经常化,加强对发展新党员的考察培养工作,促进了党的全面建设。组织部着重抓了师直机关和附近部队巩固党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经验,用以指导其他部队。

1940年.9月中旬到10月初,115师在份南天宝山区桃峪村.召开了为时3周的高级干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旅、支队的负责同志,师直机关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鲁南区党委的负责同志,这是115师人鲁以来召开的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

罗荣植桓委在这次会议上。系统地作了关于115师在山东坚持统一战线和对敌斗争,实行“插、争、挤、打、统、反”六字方针的报告,肯定了成绩,指出了缺点,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建设铁的模范党军”的号召。此外,对115师进人山东地区的部队实行改编,按照军委、总部的统一规定编为6个教导旅。我在会上发言,完全拥护罗政委的报告,认为六字方针既是115师进人山东两年来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今后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开展对敌斗争的指针。同时我也完全拥护开展建设铁的模范党军的号召和要求,认为这是扩大前一段巩固党的工作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措施。并表示要加强部队党的组织工作,以保证会议精神的贯彻执行。

为了把建设铁的模范党军的工作落实到基层,大力提高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根据罗荣桓政委签发的(关于营、连党组织的决定)和《建立模范党军的支部工作》两个文件精神,对连队(基层)党支部工作和连队政治工作的组织制度及工作秩序进行了整顿,作了具体规定,加强了基层建设。

1942年3月,在葛墩铺召开的全师连队政治工作会议上,我作了(整顿连队政治组织与制度》的专题报告。指出,为加强连队政治工作,提高党的建设的质量,必须整顿连队的政治组织与制度。当时的情况是,连队政治组织和会议汇报制度太多,重叠繁琐,有些组织不能适应工作,工作制度流于形式,影响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为了纠正存在的这些问题,师政治部规定在连队存在的政治组织有:党支部、军人俱乐部、青年队、连队工作组及政治战士5种。其他组织一律取消,一些临时性的组织,在工作任务完成后自行撤销。

整顿连队政治工作秩序,主要是整顿连队各种政治组织。而整顿连队政治组织的目的又在于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连队建设中的作用。因此,组织部根据上级精神,对基层政治组织的性质、职责、活动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以保证连队有秩序、有自主性地工作,使各级干部、各种组织和积极分子都能发挥自己在连队建设中的作用。

115师桃峪高干会议之后,为了了解和掌握部队传达贯彻的情况,使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到部队建设中去,师决定从司、政、供、卫等部门抽调20余人,组成巡视团,由我带领到教3旅、教4旅的部队作一次较全面巡视检查。罗政委和肖华主任在巡视团出发前作了指示和交待,我们也作了较充分的准备工作。

1941年1月8日,巡视团从沂蒙山前的聂家庄、邱阳出发,在邹县、滕县间越过律浦铁路敌人封锁线,在三山同顽军打了一仗,歼敌一部,击溃大部。

686团派一个连掩护我们乘小船,前后3批渡过独山湖,进入鲁西南地区。

巡视团在教4旅住了几天,本来打算先巡视教4旅,再巡视教3旅,但教3旅此时要开旅党代表大会,邀请巡视团参加。于是,我们又乘夜越过敌人封锁线,来到鲁西教3旅活动的地区。参加完教3旅的活动,便开始对部队进行巡视。巡视中,我们采取了有分有合的办法,每次出发前,巡视团成员先集合一下,根据所到部队的具体情况,布置巡视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尔后分头到营、连活动。工作告一段落,再集中一次,归拢情况,研究问题,总结经验。整个巡视期间,每到一个单位都大体上按这样的程序进行工作。

那时战斗频繁,巡视团随8团参加了一次反“扫荡,,的战斗,随教3旅旅部参加了一次反“扫荡”和一次反石友三顽固派的战斗。我们和部队一起行军打仗,参加部队的各项活动,在和部队接触的过程中抓住各种机会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除了听各级干部一些必要的汇报外,主要是听取基层的意见。巡视完一个单位后,将情况汇总,向所在单位的领导汇报,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提出希望和建议。同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并把他们所讲的部队和领导干部的情况,以及对师的建议记下来,带回去向师领导报告。这次巡视,历时8个月,到8月底我们返回了师部。

从对教3旅、教4旅巡视的情况看.115师桃峪高干会议精神在部队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对部队建设促进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根据地建设有了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三是干部工作有了明显的改善。四是加强了政治机关建设。五是整个部队违纪和逃亡现象明显减少。当然,部队中还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

巡视工作结束后,我将情况向罗政委、肖华主任作了详细汇报,并代师政治部给教3, 4旅起草了个电报,经罗政委签署后发给两个旅。

1943年3月,山东地区实行军事系统一元化领导,成立了以罗荣桓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5师政委兼代师长)的山东军区。在这期间,我随肖华主任率巡视组巡视了山东军区教导团的工作。巡视之后,向军区领导作了汇报,罗荣桓司令员兼政委亲自听取了汇报,并主持召开了有军区各机关主要负责人和教导团主要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议,对教导团建设同题作了重要指示。根据军区首长的指示精神,山东军区专门对教导团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工作的指示。

1943年9月,我奉命调任山东军区教导团政治委员,组织部的工作移交给副部长谢有法同志。赴任前,我召集了一个部务会,把115师和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近4年的工作作了总结和介绍,征求与听取了部里同志的意见,对今后组织部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建议,并把我所掌握的党费、文件及各种资料一一作了移交。之后,我即去教导团报到。

山东军区教导团是在军区直接领导下,培养山东主力部队及地方武装军政干部的学校。它是1943年3月山东地区实行军事系统一元化领导后,为了适应敌后斗争的环境和精兵简政的要求,经中共中央批准,由原抗大一分校改编更名的。

我到军区教导团任职时,教导团正在贯彻整顿“三风,,的指示,深人学习22个文件。同时,传达贯彻山东军区对学校工作的指示。我和袁仲贤团长及其他领导同志一起进行了研究,认为军区的指示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政策性,符合教导团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的整风要紧紧围绕贯彻军区对学校工作的指示进行。接着,召开了团军政治委员会扩大会议,研究对军区指示的贯彻办法。

这次学习和贯彻军区对学校工作的指示,全团同志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检讨反省问题,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较好地解决了端正工作态度,尊重和服从上级领导、反对自由主义等方面的问题。

用整风精神贯彻军区对学校工作的指示,对加强教导团建设起到了重耍推动作用。整风学习结束后,我写出了(贯彻山东军区对学校工作指示的总结)。依据这个总结。我分别向全团干部和党员作了一次报告,同时将此总结上报军区,军区加按语刊登在《战士月刊》上。按语中指出:“教导团研究军区指示的总结,做到了贯彻军区指示精神,是整风中一个很好的检查。军区特决定将此文件在《战士月刊》上公开登载,山东各学校对此文件及以前军区指示必须加以讨论,并作为各级党委、军队干部整风学习中之参考。”

通过学习贯彻山东军区对学校工作的指示,不仅使大家认清了对山东地区军事系统实行一元化领导的重耍意义,纠正了某些错误的思想认识,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针,增强了做好军事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团长袁仲贤、副团长孙继先、教育长李梓斌、政治处副主任李荆山等几位团的领导同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以主要精力抓好教学工作。

我在教导团工作期间,得到了罗荣祖政委的具体关怀和指导,先后培训学员3期,共2700多人。其中包括军事队学员、政治队学员、文化队学员、特种兵队学员。由于团领导坚决贯彻军区的指示,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广泛开展教学创模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为战争培训干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从这里毕业的大多数学员后来成为战略反攻,进军东北,组建特种兵部队,参加人民解放战争的指挥员。其中一些人建国后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