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起码要懂的中医知识,打破身体小秘密

 狭路相逢勇胜 2023-12-11 发布于浙江

酸、胀、麻、木、痛、痒是人体常见的几种不适症状。中医认为,它们的出现与人体气血运行密切相关。
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化生的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一旦气血不畅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其调理方法各不相同。
酸:经络通、但气血不足
常见1:常见办公室白领久坐,肩颈酸痛
常见2:健身运动之后,肌肉出现酸痛
解决办法:避免久坐;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身体耐受度;运动完进行拉伸/按摩,洗热水澡
胀:经络不通、爱生气、气滞
常见1:生大气后,四肢发胀
常见2:如气滞于腹部,会腹胀/消化不良
解决办法:适当运动,出出汗散发出体内多余的浊气;调理脾胃,疏肝理气;调节情绪,避免暴怒
麻:气通、血不通
常见1:颈椎病患者,易手麻
常见2:蹲厕所过久或盘坐,会腿麻
解决办法:放松身体或按摩,及时缓解对经络的压迫;如有病变,及时就医 木:气和血都不通
原因:麻的过度,就会变为“木”,神经有压迫或其他病变
解决办法:补气血是关键; 食补:人参/枸杞泡水、桂圆、猪肝
痛:血瘀、寒气引起经络不通
常见1:胃部受凉或痉挛,疼痛
常见2:女性痛经/受寒后头痛
解决办法:局部热敷,注意保暖,祛寒凉可以缓解疼痛;痛的地方大多会有硬结,按揉硬结处;疏通经络
痒:气血运行受阻、气血正在打通
常见1:常见于伤口愈合时
常见2:年龄增长,寒湿过重,导致皮肤发痒
解决办法:刮痧或艾灸,排湿驱寒;皮肤病的瘙痒多和“坏情绪”相关
可见,气血堪称人体健康的总指挥。 如何才能将气血补足,为身体加满能量——中医认为得“吃好”。 气血是从五谷演化而来,通过食疗调养是最佳选择。另外,气血不足的人群,建议早睡早起、适量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摆脱各种不适,健康生活~愿各位小仙女健健康康美美哒!

中医 ,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