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宁岗背乡土志之兴宁岗背概况

 兴宁岗背鍾 2023-12-12 发布于安徽

​兴宁岗背乡土志,岗背概况

地理位置

        岗背,隶属广东省兴宁市,位于兴宁市中北部,东邻龙北镇,西接坪洋镇,南连合水镇,北靠黄陂镇、罗岗镇。面积44.61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桥尾,距兴城区25公里。省道225线穿境而过,境内长13公里。 2004年,兴宁市政府撤销岗背镇,并入黄陂镇。

建制沿革

在唐宋时称为龙归洞。

元初改称乌茶洞。

清朝初年,岗背因岗背圩场而得名至今。

1949年9月成立黄陂区人民政府,岗背属黄陂区称黄南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岗背从黄陂区人民政府划出,成立岗背人民公社,辖黄留、联丰、寺光、学士、五星、土墩、樟坑等七个大队。

1979年,岗背公社辖黄留、联丰、振光、寺岗、春群、学士、新群、虎留、五星、土墩、张坑、炎阳12个生产大队。

1983年11月,兴宁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撤社设区建乡规划》,决定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全县共设区公所28个和镇1个。原岗背公社更名为岗背区公所。

1984年6月,岗背区公所撤并改设黄留、联丰、寺岗、学士、五星、樟坑6个乡。

1987年,岗背区公所改设黄石、留陂、联丰、振江、寺岗、春勤、桥尾、学士、虎留、五星、土墩、樟坑12个村民委员会。

1987年6月,根据广东省政府《关于对兴宁县撤销区公所设置乡(镇)建制的批复》,兴宁县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撤销29个区(镇),改设22个镇和7个乡,岗背则属岗背镇。 

1989年,岗背镇改设黄石、留陂、联丰、振江、寺岗、春勤、桥尾、学士、虎留、五星、土墩、樟坑 管理区办事处12个。

1999年3月,岗背镇改设并管辖黄石、留陂、联丰、振江、寺岗、春勤、桥尾、学士、虎留、五星、土墩、樟坑村 民委员会12个。

2000年,岗背镇辖村民委员会12个、圩镇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349个。

2004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兴宁市撤销岗背镇,原岗背镇行政区域并入黄陂镇。

地形地貌

岗背镇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北高南低,四周山岭起伏,中为盆地。黄陂河穿腹而过,两岸土肥水丰。

气候特征

岗背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20.1℃,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零下6.4℃,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043小时。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宜种植水稻和番薯、玉米、木薯等经济作物。

水文

岗背镇主要河流有黄陂河和樟坑河,黄陂河过境9.6公里。镇内建有棉坑、痞里石、豺颈坑、龙斗坑、上公坑、七条松6座水库,其中上公坑水库库容44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1983年,岗背镇建成小型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450千瓦。1990年起,利用河流、水库水力资源,兴建村级五星、学士、樟坑电站,总装机容量536千瓦。2000年,灌浆加固上公坑水库大坝。

矿藏资源

岗背镇主要矿产有石灰石、煤炭、瓷土等。

人口

截至2000年,岗背镇总户数5248户,总人口2.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1.6%,比1979年增加7299人,21年间年均增348人;出生率10.27‰,比1979年下降17.03个千分点。

公路

国道206原山东烟台至广东汕头的国家统一编号公路, 在梅州范围内经平远八尺、大柘、石正等乡镇,兴宁黄槐、岗背、龙田、兴城、坭陂、水口等乡镇,再经丰顺丰良、北斗、汤坑等乡镇。国道206穿境而过,境内长13公里。1991年,国道206线改道,改由大柘折入长田,经梅县北部,梅江区,梅县..。国道206改线后,原途经兴宁路段改称省道225。

济广高速公路平兴段途经岗背,在邻近的坪洋、黄陂设有出入口,交通便利快捷。

政府和村民多方筹集资金,或以劳代金方式,全力投入乡村公路建设,目前村村修通水泥硬底化公路,村民出入、生活便利,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综述

2000年,岗背镇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比1979年增长5.08倍;镇级财政收入380万元,比1979年增长10.88倍;农村年人均纯收入3452元,比1979年增长54.71倍。

第一产业

岗背镇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番薯、木薯等。1985年起,逐渐推广杂优新品种,调整农业结构,实行科技兴农,推广新技术,粮食产量大幅增长。1990年,粮食播种面积970.47公顷,总产5497.15吨,其中水稻总产5080.95吨。2000年,农业总产值255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07%,比1979年下降38.34个百分点;抛秧技术覆盖全镇,粮食播种面积1044.73公顷,总产量6618吨,比1979年减少87.6公顷、增加1106吨。

“一河两路”,水路两通。“一河”即黄陂河,是宁江主要支流,也是合水水库主要的水源之一;“两路”即省道S225线和济广高速平兴段,其中省道S225线贯穿全镇,平兴高速公路途经2个村。

  旅游景点,远近闻名。汉文化基地—刘氏总祠,是兴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大总祠,祠前有占地20多亩的“汉文化广场”,经多次修缮改建,是梅州市根土文化研究会兴宁办事处驻地。躲世围“躲世围”是一座既有古代中原坞堡建筑遗风、又有客家碉楼围屋风格的、用以抵御外侵为第一要素的四角城堡建筑。建筑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2009年被评为兴宁市特色古民居。

  特色产业,颇具规模。黄陂镇是油茶种植大镇,有千亩以上油茶基地9个,其中有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合作示范社、3家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2家兴宁市农业龙头企业,有“山茶树”等知名油茶品牌。全镇油茶种植面积超3万亩,年产值达上亿元。

  风味小吃,小有名气。堆、黄,其制作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逢年过节的必备吃食;芋荷浸姜,采用生姜、芋荷梗浸泡加工而成,可直接就食,清爽可口。有生姜、苦瓜等优势农作物美名远扬。

第二产业

岗背镇石灰石生产历史悠久,镇内有县办水泥厂1个。1979年,有公社、大队灰厂60多个,年总产值900多万元。1993年,有镇办水泥厂2个,镇办、村办、个体办石灰厂158个,年总产值7000多万元,镇办企业利润742.31万元,并逐渐成为兴宁的建材工业基地。1994年,改造镇办水泥厂,由年产8万吨扩建成20万吨,并筹资4000多万元在罗子塘动工兴建鸿岗旋窖水泥生产线。1995年,水泥行业转入低潮,鸿岗水泥厂未′能投产,镇办水泥厂停产。1999年,镇办水泥厂被宁江建材有限公司承包,鸿岗水泥厂也转让。2000年,工业总产值1.2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2.93%,比1979年上升38.34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

1983年起,岗背镇筹资全面改造薄弱学校,总投入430多万元,改造中心小学、五星、樟坑、炎阳、榕树、学士、黄石等小学8所,办学条件得到改善。2000年,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2所,教学点2个,占地7.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1万平方米,教职工348人,学生5932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00年,岗背镇有卫生院1所,卫生站13所,卫生技术人员35人。

基础设施

1993年,岗背镇筹资30多万元,扩宽振光至联丰村道1.5公里,并实现水泥硬底化。1994年11月,开通程控电话。1995年,建成镇级有线电视站。1998年,筹资50多万元,扩宽并铺筑五星至学士水泥路面,长2公里。1999年,筹资400多万元,新建程控电话大楼,电话延伸到每个自然村,开通程控电话1085门。2000年,9个村新建成办公楼,有敬老院1所;扩宽五星至联丰、樟坑至南坑、炎阳至深坳的乡村公路3条共10公里,群众自筹资金开通45公里的机耕路和行政村公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开通程控电话1810部,占总户数的20.67%;有线电视用户1650户,占总户数的31.44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