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哲学】人的潜能动力与相应的激发

 艺术观止 2023-12-12 发布于河南

在人性精神的潜意识中,目的性减弱甚至在有无之间,其所关心和追求的是事物的本相,也即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所存在的种种客观真实,它驱动着人们不停地去探索未知。

可以说,人对于各种物质的追求总是相对有限的并常常会满足于某种程度的重复,因而其对求新求变所能提供的动力也是有限的。而精神的追求却是无限的(以至于有时候会带来对于物质需求虚假的无限追求),因而其所提供的动力也是无限的,与本真自性相关的潜意识主要便是指人性精神的潜意识。

人性精神的潜意识虽然似乎无所求于目的,但当其将关于客观真实的潜意识转化为清晰明确的意识后,却反而更有利于各种目的的实现,故其一旦觉醒便会对物性精神的潜意识起到决定性的调节作用,而任何个体行为的背后也都是物性精神潜意识和人性精神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以说人的本真自性既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可能性,又提供了永不停歇的动力,但本真自性对于万物的潜通却需要经过相应的激发才能逐渐显现并被人的精神感知和把握到。就像婴儿学习走路要经过不断地练习,理解一篇文章则可能需要多次的诵读。一般来说,这种激发重复的越是频繁则相应的真实越容易被人们牢固把握,也就是熟能生巧。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高层次的真实不容易被把握,因为越是高层次的真实,在日常生活中越是不容易用到(这并不是说其没有用处),没有相应的激发,自然也就无法使其从人的本真自性中显露出来,所以说人的精神认知层次不高,与其说是认识和能力不足,不如说是其所受到的主动或被动的激发不够充分。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书画中的飘逸】物性精神的潜意识与人性精神的潜意识

【书画中的飘逸】飘逸是一种整体的总和的融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