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反坦克武器简史——3M11 / 9M17反坦克导弹(AT-2)☆☆☆☆☆+

 朝_五_晚_九 2023-12-12 发布于湖北
写在前面:
这一篇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不同文献之间相互矛盾的地方有很多,英语说是这样的,俄语说是那样的,德语又说你们都是错的,搞的我头都秃了,各种不同语言翻译整理再交叉对比,一个月过去了,一点头绪也没有,那就这样吧,这一篇就只写那些没有争议,在各方文件里面已经达成共识的内容,有争议的我就不写了。
综述:
1959年,受到法国陆军SS.10反坦克导弹的刺激,苏联开始在反坦克导弹领域投入人力和资源,以求追平差距,因为贪大求全,当时一下子仓促上马了12个设计方案,最终保留了8个看起来还算是有发展潜力的方案继续深入研究。
8个方案平行发展,互不干涉,但最后真正存活下来,结出果实的项目只有一半:分别是方案2“Drakon”,演变为3M7反坦克导弹;方案4“Taifun”演变为9M15反坦克导弹;方案7“Shmel”演变为3M6反坦克导弹;方案8也就是本文要讲的3M11反坦克导弹,
方案8被取名为фаланга,用拉丁字母写做“Falanga”,意译为“方阵”,音译为“法兰加”,最初,它的非正式名称叫PUR-62反坦克导弹,由OKB-16设计局开发,后来在GRAU的装备索引名录里面被正式称呼为3M11反坦克导弹,
1959年8月28日,在575号工厂(科夫罗夫机械厂)建立起第一条产品生产线,
与3M6的保守设计不同,3M11的设计偏向于激进,它将作为一款重型反坦克导弹,安装在车辆、飞机甚至是边防军的快艇上,由射手通过9S431控制盒手动控制飞行姿态,采用手动瞄准线制导,现在通常用英语缩写MCLOS来表示
科洛姆纳设计局开发的3M6导弹对3M11的后续发展起到了教育作用,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的导线是影响导弹射程与飞行速度的最大负面因素,因此3M11不再采用有线制导,信号传输介质改为无线电指令
1964年,以3M11为基础,研发了第一个增程型号,被称为9M17;后续又开发了更换战斗部的9M17M和改变了制导方式的9M17P
与同一时期其它反坦克坦克导弹短则五年,长则十年的产品生命周期相比,“方阵”的生命周期出人意料的长,一直持续生产到苏联解体。
总体布局:
图中数字对应:
1:头部整流罩
2:战斗部装药
3:设备舱
4:引气导管
5:侧推发动机喷口
6:曳光管
7:尾部两个12针接口
结构剖面图如下
其中数字3为储气罐,容积1升,气压200atm,1atm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这个储气罐有两个用途,一是驱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力,发电机另外一端与陀螺仪相连,带动后者旋转;二是用来驱动舵面,使用纯净的氦气作为气源,普通空气在200个大气压下,压缩到1升的体积,其质量为300克;而氦气在同等压力,相同体积下重量仅为40克,储气罐的纵剖面类似人眼中的晶状体,这并非承受气压的最理想外形,因此保障人员在其整个服役期间内都要和漏气做斗争,氦气会持续逃逸,12天后逃逸干净,因此每隔12天就要补充一次,由于储气罐后方被发动机的固体燃料块阻隔,从弹体外面接出了两根引气导管,用于驱动位于燃烧室后方的舵面,
数字6为舵面控制机构;数字7为9B373指令块;数字8为曳光管,内部填充9Kh46曳光剂(用于9M17和9M17M)或者9Kh419曳光剂(用于9M17P),曳光剂持续燃烧30秒,
战斗部:

3M11反坦克导弹使用的战斗部名叫3N18,质量6公斤,其中装药3.6公斤,装药成分为A-IX-1,药型罩的纵剖面呈尖锥型,口部直径140mm,药型罩本身为紫铜材质,外壁镀有一层银作为电导体。

起爆机构(黄色部分)采用的是压电引信,但是构造上比较特殊,不是常见的块状,而是呈现圆环形,以环形垫片的形式夹于钝圆形头部整流罩和药型罩口部两者之间,当与坚硬表面相撞时,头部整流罩向后传导机械能,位于两者之间的压电环受到挤压,将机械能转换为电势差,电势差沿着银镀层向底部的电雷管传播,压电引信是被刻意做成了一个环形,这样做的好处是,射流在侵彻轴线上不会遇到任何障碍物,不会被提前耗散,对装甲靶板的侵彻深度为500mm/90°或者250mm/60°

从9M17开始,战斗部更换为9N114,侵彻深度为650mm/90°或者280mm/60°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两级串联式战斗部,主要用于反工事,第一级是一个自锻成型战斗部,用于对付土木工事、钢混结构以及经过专门加固的堡垒工事,后面跟进的是一个温压战斗部,自锻成型战斗部对步兵战车这样的轻装甲目标仍旧有破甲能力,但由于装药成分和爆速不同,对坦克的打击能力有所下降,表现不如通常意义上的自锻战斗部那么好,自锻战斗部的外形如下图,形似一个碗型的凹面

发动机:
由于导弹的无线电接收设备位于最后方,所以采用的是侧推发动机的布局,发动机主燃烧室被间隔为两个独立单元,中间有一层薄薄的石棉作为阻燃层
发动机的燃烧室是一个整体,但被阻隔成了两个部分,前方的燃料块作为推力维持发动机,后方的燃料块仅作为助推段使用,助推段产生300米每秒的推力,持续0.6秒;推力维持发动机则让导弹维持在230米每秒的巡航速度,持续7秒,导弹在飞行了1500到1600米以后,推力耗尽,剩下的射程靠无动力滑翔,发动机被称为9D117
弹翼&舵机:

3M11采用了四片梯形弹翼,四片弹翼带有1、2、3、4的数字编号。用玻璃纤维制成,内部填充泡沫,为了方便装箱运输,弹翼的三分之二可以折叠,折叠后的尺寸为262mm×255mm(宽度×高度),在储存、运输和待命条件下,上下两片弹翼由一根束缚带固定,在作战前取下束缚带,弹翼会自动展开并锁死,这个过程不可逆,弹翼一旦展开就无法再次折叠回去

弹翼完全展开以后,翼展为700mm,导弹在发射架上待命时,四片展开的弹翼呈X形布局,在发射后会逆时针旋转135°,变成十字形布局,其中编号1和编号3的翼面会变成垂直安定面;编号2和4则变成水平安定面,位于弹翼后方的舵机由压缩氦气驱动,使用5到6个标准大气压作为动力
制导单元:
无线电控制单元位于导弹尾部,包含电路板等所有功能性组件在内,被整体封装在一个胶囊外形的盒子里,俄语资料称其为9B373指令块,
从尾部向前看,中间是用于接收无线电指令的矩形波导管,标记为2,左右各有两个12针连接点,标记为Ш1和Ш2,数字1为曳光管。
导弹的发射滑轨末端是一个带有弹性的橡胶杯,用于防水防尘,橡胶杯的内部有两个12针插座,与导弹尾部的两个12针触点扣合,向导弹传达点火指令、陀螺仪起转指令、曳光剂点燃指令等,
导弹飞离发射滑轨以后,接触点失效,无线电指令通过矩形波导管传递给导弹,接管导弹的控制权限。
波导管是一根空心管状体,材料为铝制,外观呈矩形,它的后端是一个可以透波的电介质蒙皮,其颜色与导弹其它部位不同,前端连接一个带通滤波器,搭配一块高通滤波器(High Pass)和一块低通滤波器(Low Pass),形成一条拟合曲线(Band Pass),导弹只能接收到处于拟合曲线范围内的频率
使用波导管还有另外一层考虑,无线电波在波导管中的传播具有高度的方向性,只有处于导弹后方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最大,当处于复杂电磁环境中时,对于来自前方、侧方、下方的敌对无线电干扰源,可以直接排除其影响,
一个装备了3M11或者9M17作为主要交战武器的反坦克导弹排,通常由三辆发射车或者三架直升机组成,为了防止相邻的发射单元使用同一频率导致相互干扰,导弹有三个预留的频率区段,分别被称为“频率代码1”、“频率代码2”和“频率代码3”,每个发射单元会被赋予一个频率代码,理论上,三辆发射车或者三架直升机可以同时开火,在各自分配的频率区段下工作,解决了互相干扰的问题
为了在导弹上做出区别,会在导弹尾部画上一条、两条、三条环,被称为频率标识环。
频率标识环可以是白色或者黑色的,也可以是其它颜色的,具体取决于能不能和导弹本身的伪装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度,比如下面这枚导弹,在数字731后面有两条白色圆环,表示频率代码2
发射平台简介:
2P32:
2P32跟前述3M6的文章介绍过的2P27一样,都是基于BRDM-1的车体,有浮力储备,可以两栖,但是2P27除了发射架上的三枚待发弹以外,车内还有三枚备用弹;2P32则没有备用弹,发射架上是四枚3M11,四枚待发弹上下交错,两枚在上,两枚在下,非战斗条件下,可以被收入车内,将自己伪装成一辆普通的装甲侦查车。
BRDM-1于1954~1958年间装备苏军,但作为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的2P32略晚于这个时间线,大概是1961年才进入部队服役,3M11导弹加上BRDM-1发射车,两者被合称为2K8武器系统,这套系统最大的缺点是射程偏短,只有2.5公里,导弹的飞行姿态需要射手通过操纵杆手动控制,属于早期反坦克导弹常见的MCLOS制导方式
9P124:
1962年时,更加新颖的BRDM-2装甲侦查车开始进入苏联部队服役,以其为基础,苏联人改造出了9P124发射平台,与旧型号2P32发射车共存了一段时间,到1967年时,基本完成了对前者的替换,该车使用增加了射程的9M17反坦克导弹,射程从2.5公里延长到3.5公里,这套新的武器综合体被称为2K8M,
9P137:
9P137在1973年开始装备部队,使用了和9P124相同型号的发射车,但导弹更换为9M17P,射程延长到4公里,整套系统被称为2K8P,与前述的两个旧型号不同,9P137可以在手动控制(MCLOS)和半自动瞄准线(SACLOS)两种工作模式间切换,中间的圆盘形物体是透镜天线
Mi-1MU:
这是苏联人第一次尝试将反坦克导弹从地面移植到直升机平台上使用,载机是一架四座客运型米-1M,搭载四枚反坦克导弹,左右各二,1961年6月开始装备部队,但不久之后又撤装了,因为作为改造基础的米-1M生产线早已关闭,重开生产线不划算,而且其性能并不理想,MCLOS制导方式对于直升机飞行员来说负担过大,从地面平台发射的时候尚且能保持80%的命中率,搬上了飞机以后命中率急剧下跌到不足30%。
Mi-2URP:
米-2是个比较特殊的直升机,是唯一一个只在国外生产的苏联直升机,1961年原型机试飞以后,其生产线就被搬迁到了当时的波兰人民共和国,总共生产了5497架,但没有一架是苏联生产的。
波兰以运输型米-2为基础,通过在两侧加装可以安装武器的短翼,开发了使用23mm航炮吊舱的火力支援型米-2US和加挂57mm火箭巢的武装侦查型米-2URN;以及挂载6枚3M11反坦克导弹或者4枚9M14线导反坦克导弹的米-2URP反坦克型,东德的直升机部队也采购了这一型号,但作为宗主国的苏联对此反应冷淡,他们对于米-2那最多700公斤的外部载荷心里有数,认为这种改装毫无前途,因为平台的性能上限就摆在那里,已经触到天花板了,再无深入挖掘潜力的可能

Mi-4AV:

米-4AV是基于米-4A的机身改造而来,多出来的字母V是取自单词Vooruzhennyy的首字母,意为武装型,这个型号相比于米-4A而言,在机身两侧多了两个短翼用于安装额外武器,短翼的下方有三个挂点,上方两个,下方武器挂架用于挂载火箭巢,航空炸弹等非制导武器,外挂物质量从50到500公斤不等,可以选挂6枚100公斤炸弹,或者4枚250公斤炸弹,或者两枚500公斤,不过从目前公开资料上能找到的照片来看,下方挂架主要还是以挂载火箭巢为主,上图中挂载的是UB-16-57,一种16管57mm火箭巢;位于火箭巢上方的2P24双联挂架可安装两枚9M17M反坦克导弹,导弹由领航员通过9Sh121光学瞄准具进行引导,这套武器综合体后来被称为K-4V武器系统,但还是那个老毛病,MCLOS制导方式的命中率实在是有点不太好看
Mi-8TV:
米-8TV跟米-4AV一样,不是个新鲜事物,而是基于米-8T(T:Transportnyy,运输型)发展而来的武装型,由于米-4A本身的平台载重能力限制,最大起飞质量1200公斤,在外挂1000公斤武器的情况下就无法承担人员运输任务,为了解决鱼与熊掌两者兼得的问题,1965年开始服役的米-8T看起来是个适合动手改造的平台,后者的外挂能力达到了3000公斤,第一批经过临时改装的米-8TV于1968年交付苏军,但是这最早一批的临时改装只能挂载炸弹和火箭弹这类非制导武器,一直要到1974年,从387号工厂(今天的喀山直升机工厂)下线的米-8TV才具备挂载和使用9M17P反坦克导弹的能力。
专门为9M17P开发的双联滑轨式发射架被称为9P32,安装于上方,如下图这样

导弹由位于右侧的副驾驶控制,副驾驶通过9Sh121光学瞄准具捕获导弹并进行引导,瞄准具的外观如下图,米-8TV由于使用了支持瞄准线指令的9M17P反坦克导弹,飞行员的操作负担降下去了,命中率升上去了,飞行员只需要将瞄准线压在目标上,指令系统会自动发出修正命令:

指令天线位于右侧副驾驶席后上方,外观看起来形似一块正方体,红圈圈出来的部分

在1968年到1974年之前,有一段空窗期只能挂载炸弹和火箭,不能使用导弹,为了适应自由落体的非制导炸弹,副驾驶还有一具炸弹投放瞄准具,用于水平轰炸,名为OBC-1R,如下图所示

将反坦克导弹、火箭弹、炸弹和瞄准控制系统成功整合在一起以后,全套设备被称为9P153武器系统

下面这段视频展示了米-8TV吊挂外部负载和安装导弹的过程,画面拍摄者是来自前东德人民军的新闻工作者

说点额外内容,视频中米-8TV在机腹吊挂物体的操作是通过一个名叫DG-64的机腹吊钩完成的,可吊挂最大质量为2.5吨的外部负载,吊钩可拆卸,在米-8的左侧舱门处还有一部救援用的绞车,绞车名为LPG-2,但是绞车只能吊挂150公斤的外部负载,视频开头那位盘腿而坐的大叔身边放着的是一部R-107无线电台

Mi-24A:

19701975年间,116号工厂生产了240架并列双座的米-24A,该机采用的是和米-4AV上相同的K-4V武器系统,

米-24A的外观和武器与后来的米-24有诸多差异,比如说机头的A-12.7单管机枪(A指的是该枪的设计者:阿法纳西耶夫的首字母),在后来量产的米-24上被更换为雅库舍夫-博洛佐夫12.7机枪(四管YakB-12.7),并有一个可以独立活动的颌下炮塔

Mi-24D:
1973年,168号工厂(现为罗斯托夫直升机工厂,目前是米-28的主要生产企业)开始生产米-24D,到1983年停产时,累计生产了625架米-24D。
为了能使用反坦克导弹,在米-24D上安装了一套名为9P145的武器系统,与短翼尖端的9P32M双联挂架配合使用,这套武器系统由两个子单元组成:一个无线电指令天线和一个光学瞄准设备,两者分别位于USPU-24颌下炮塔的左右两侧,布局如下图:
红圈圈出来的部分是指令天线的保护性外壳:
拆开外壳以后你看到的这个黑色喇叭形物体是指令天线的微波管:
位于右侧的光学观瞄设备也被称为“Raduga-F”,意译为“彩虹-F”,音译为“拉杜加-F”,用于捕捉目标和导弹的光学影像,反射镜组在俯仰和水平两个轴向上通过陀螺仪实现视轴稳定,瞄准用的目镜位于前座炮手的右手边,可以在3倍和10倍两种放大倍率之间切换,在目镜后方是一个控制手柄,产生的控制信号会通过左侧的指令天线传递给导弹,但由于这套观瞄设备没有夜视通道,仅能在昼间使用,不具备夜间作战能力
这里说句题外话,此处的后缀名F指的是“Falanga”,米-24D与米-24V的观瞄设备和指令天线在外观和形状上有细微差异,米-24V使用“Raduga-Sh”光学设备,Sh指的是Shturm-S,也就是后来的9M114反坦克导弹,这一导弹也被安装于9P149发射车
两者间的这种差异被很多人忽视了,然后有人指着米-24V的图片说那是米-24D,中文互联网上,这种指鼠为鸭的行为我也是见怪不怪了
行了,就写到这吧,下次更新至少要等到7月底,也可能拖到8月份或者9月份,别催我,我知道我更新的很慢,但我也没办法,翻译和校对占去了大部分时间,还难免会有写错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