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史丨为什么清朝几乎耗费举国之力,才得以获得大小金川战争的胜利?

 人文之光 2023-12-12 发布于辽宁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有所谓的十全武功:即有过十次影响较大的战争。这里面包括对外的战争,比如对缅甸、对越南(西山朝农民军)的战争,也包括对内部一些土司的战争:比如本文要说的大小金川战争。

1、第一次大小金川战争

大小金川的地理位置都在今天的四川阿坝州境内。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的故事背景,其实也发生于四川的阿坝州区域内。

从卫星地图来看,四川的西北部区域地形较为复杂,存在很多山地。因此在古代,很多在这里生活的部族通过山峦来作为自己的屏障和其他势力的分界线,而地理因素也导致了这一区域很难催生足以稳定中原的势力。因此千百年来,这一区域的部族都是要向中原王朝纳贡,并通过中原皇帝的册封,来维持其对内部的统治。

大小金川的土司也是这样的态度。

当然,土司的势力如果做大,虽然无法对王朝产生倾覆规模的影响,但治安问题总是存在的。所以中原王朝也采取利用土司之间的矛盾来互相牵制,保证没有土司会实现做大。

大小金川地区的这个局势,在乾隆时代被打破。

当时大金川的土司莎罗奔实力膨胀,于是不断吞并、欺凌其他的部族,甚至还打算攻占大清皇帝的直辖区域。莎罗奔的这一行为让乾隆皇帝深感不能再养虎为患,于是乾隆帝调集了八万军队进攻大小金川地区。但是战争持续了两年,始终处于僵持阶段:一方面清廷因为这次战争开销巨大,军队也在折损,但是却没能达到一举荡平莎罗奔的战略目的。另一方面,莎罗奔能够顶住清朝的官军,主要靠地理优势。但是消耗战也让莎罗奔感到难以为继。所以双方开始了谈判。最终莎罗奔宣布服从乾隆皇帝号令,并停止侵占其他土司的地盘。就这样,第一次大小金川战争结束。

2、清军的无奈

清军撤走以后,莎罗奔也感觉其实清廷也有畏惧战争的心理。因此莎罗奔在之后若干年时间里,继续对外扩张,侵吞其他土司的地盘。而乾隆帝也越发感觉再不及时制止莎罗奔局势肯定超乎想象。所以即便是乾隆帝不想继续打这场仗,也得继续开打。

因此乾隆帝在经过一番筹备以后,对大小金川地区再度发动讨伐。当然这次讨伐,清军付出了很多将领和军士的牺牲,财政方面也消费巨大,才得以消灭大小金川。乾隆帝甚至都慨叹:为了对付大小金川,清廷可谓耗费举国之力。

其实清廷最大的成本,并不是对付莎罗奔手底下的虾兵蟹将,而是自然因素方面的成本。

首先,战争讲究一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阿坝州地区处于高原,而且气候变化多端。因此单就是清军的运量工程,就需要一大笔开销——尤其是山地运粮,完全需要人背着来翻山越岭,才能把东西运输到前线。此外,如果遇到大雪封山的时候,不论是运输队还是作战部队,都会面临耽搁的状态。关键是清军还处于人生地不熟的状态。这就容易让清军陷入被动状态。

此外,莎罗奔还根据当地地区的特点,居高临下修建大量防御工事。当清军打算进攻这些工事的时候,往往会处于工事内番兵的射击范围内,成为活靶子。因此清军即便是有兵力优势,也派不上什么用处。因此清军拔下一个工事,需要付出很大代价,但随后不久,番兵又能利用熟悉地理的优势,夺回工事。这无疑又让清军需要支付庞大的战争成本。

3、成本

两次金川战争前后时间跨度达三十年,清军的兵力是金川番兵的四十倍,军费则高达上亿两白银。可以说,大小金川战争是让乾隆皇帝感到压力最大的一场战争。当然万幸的是,这个战争成本,乾隆帝是承担得起的。

如果大小金川的反叛,发生于嘉道中衰时期,那么,历史走向会如何?这一点,无疑让人后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