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随笔(2023.12.13)(2)

 独品陶 2023-12-13 发布于黑龙江

              生活随笔(2823.12.13

   如果你是生活的有心人,会在生活的某一瞬间经历一些感动,会瞬间让自己破防,进而热泪盈眶,让你感觉内心很温暖,亦或是让自己感受到能量,觉得人间值得。                                        

   昨天在做题的时候,读到了周星驰写的一篇回忆往事的文章《我的第一场戏》,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看看大家读完之后是否会产生共鸣。我当时有那么一瞬间,眼泪就止不住地从眼角滑落了。

    这篇文章中的母亲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在物质匮乏、家庭窘迫的时期,孩子们真是懂事得让人心疼。那么,再反观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孩子,能有多少能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能有多少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自私自利应该是这代孩子的标配。试想,如果这代孩子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爱,那么他们除了爱自己,还会爱谁?更何况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太优越,都是家里的公子或公主,唯我独尊惯了,没有经历过什么,所以才会在遇到一点不顺心的时候自残或轻生,所以有一部分孩子是连自己都不爱的。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物质方面可谓比较丰富。但是,人们并没有觉得有多快乐。所以说,物质方面的丰富不是决定人快乐幸福的指标,精神方面的富足才能让人们的心灵得到充实和安宁,所以,国民更应该充实的是自己的精神,这样我们的灵魂才有安放之处。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跳出了全红婵的形象,她因为是公众人物,倍受国人瞩目和疼爱,因为她就是我说的这种——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孩子。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她没有读过多少书,之所以走上跳水这条路,之所以能够刻苦练习跳水,就算是伤痕累累也没有懈怠过,因为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有一个信念——自己好好表现,取得好成绩之后,就有能力为自己的母亲治病了。当记者问到她除了这个愿望之外,她还有什么心愿,她说她从小在农村长大,条件不好没吃过辣条,也没去过游乐园,她很想去玩一玩抓娃娃,听到这里我是很心酸的。我觉得这样励志的视频,应该多给在校的学生看看,就算起不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就算有一瞬间触动他们的灵魂也是好的。

接下来要说的是,今天早上看到的一个视频,里面是主持人在用简短的语言,一组数据在介绍——雷殿生。当说这组数据的时候,我看到主持人是热泪盈眶的,而我也是泪眼婆娑的。最大的感受除了震撼、崇敬之外,想到的是:在中国的大地上,或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从古至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在拼搏。脑海中立马想到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就是因为心中有梦想,所以有些人才会抛却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奋不顾身地踽踽前行,这些人也是让我们精神为之振奋的楷模。

   鉴于我的感动,所以查到了下面的相关资料,与大家一起分享和共勉。

   1963年,雷殿生出生于哈尔滨市呼兰河畔的一个小山村。雷殿生童年就像一场噩梦。刚出生就赶上文革,小学只读了三年半,13岁母亲离世,15岁父亲跟着撒手人寰,从此寄人篱下,忍饥挨饿,受尽白眼。

1987年,雷殿生注意到中国邮政发行的徐霞客邮票,被这位中国古代的行者深深感动;而1989年与徒步旅行家余纯顺的偶遇,更将这种感动直接化为了走出去的冲动。下定决心以后,雷殿生并未贸然成行,而是耐着性子,做了充足的准备。在长达10年的酝酿期内,他攒下了颇为可观的小金库;为了练就一副好身板儿,他坚持每天中长跑;为了避免可能的炎症,他甚至去医院割了阑尾。

1998年雷殿生从哈尔滨102国道出发,到2008年,雷殿生走遍了全国各地,最南到了西沙群岛,最北到了中俄边境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最东到了黑龙江抚远县乌苏镇,最西到了新疆乌恰县境内的伊尔克什坦。他走过了川藏、滇藏、青藏、中尼、新藏及唐蕃古道六条进藏路线,历时一年走遍青藏高原,又历时一年走完新疆。他说,自己全部行程加起来有81000余公里,等于绕赤道走了两圈。他是世界徒步最远的人,打破了吉尼斯徒步世界记录;他制作了奥运史上最独特、盖有主办方国家各地邮戳的旗帜——一面印有中国北京2008奥运争光字样的2008毫米的正方形旗帜,计划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盖满2008枚邮戳;他被评选为首届中国十大徒步人物;他个人搜集了中国最全面的民俗、生态、历史资料,沿途拍摄了3万余张照片,搜集了近2吨重的图片、实物。

     这段历程中,他磨掉了19个脚趾甲,穿烂了52双鞋。背上的帐篷便是流动的家,无数次出生入死:经历19次抢劫,身上多处受伤;遭遇数次风暴、泥石流、雪崩,险些丧命;路遇巨蟒,狂奔逃生;西藏无人区,夜遇狼群围攻,燃鞭炮烧衣服才狼口余生;茫茫戈壁,干渴数天,只能喝自己的血和尿;在神农架,无物可食,生吞蛇肉充饥……九年艰辛,百味杂陈。饱受不解,也收获无数铁血侠义的朋友,友朋遍天下。

2008年成为自唐朝以来首个徒步走出罗布泊的人,他是世界第一人,历时31天。

这段文字介绍中,红字的介绍部分,是我看到视频中主持人对他的介绍,也是我们最为他动容的所在,虽然文字言简意赅,但是其中的艰辛是除了他本人之外无法感同身受的。试想,有着这样信念和毅力的人,还有什么事干不好?所以他所取得的成绩和辉煌也是实至名归的。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前几天网上比较热议的话题——央视《开讲啦!》,院士穿着老掉渣鞋登台演讲,撒贝宁泪眼婆娑!

   近日,《开讲啦》节目上演了一场感人至深的时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穿着一双老化掉渣的鞋子登台演讲,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主持人撒贝宁在台上忍不住泪眼婆娑,为这位科学家的默默奉献和为科研事业所付出的艰辛而感动。

   王志珍院士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她的一生承载着中国科技发展的时代记忆。而这次的演讲,却以一双老化掉渣的鞋子为媒介,让观众窥见了科学家艰苦奋斗的背后。

撒贝宁在节目一开始就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好奇,发现地板上不断出现的黑渣,原来竟是王院士鞋底老化掉落的碎屑。这一小插曲引发了全场的注目,也让人们对王院士的鞋子产生了浓厚兴趣。王院士尴尬地承认自己的鞋子确实穿了很多年,撒贝宁则借此机会感慨万分:“我才知道一个科学家在乎的是什么。”

   这个小小的细节,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家们为了研究付出的艰辛。撒贝宁接着解释道:“我看到地上碎屑的那一瞬间,我眼泪都快出来了,我才知道一个科学家在乎的是什么。”这番话让观众们突然间明白,科学家并非只是冷冰冰的理性思维者,他们同样有着对事业的深深热爱,对科学的专注不仅表现在实验室里,更融入了日常生活。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太物质,太过于计较个人得失,所以才忽略了生活中很多感动的瞬间。以上所举的例子,都可以称为名人的例子,也因为他们成名了,所以他们的事迹才会公之于众,才会让我们看到。但,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的目光不仅仅要停留在他们辉煌的时刻,更应该落在他们为了梦想奋斗的过程——因为他们在成功之前也都是普通人,所以关注他们成长的这个过程才是我们学习的精华所在,也是他们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当然,虽然你我皆凡人,就算奋斗一生,也未必能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但是,我们可以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做好自己该做的,做好自己能做的,那么,我们就会成为我们自己心目中最亮的星!

   其实,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还有很多很多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正在努力奋斗的人。量的积累,也必将迎来质的飞跃。所以这些有梦想,有追求的人,也必将成为一颗闪亮的明星。当然,明星光环只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之后连带赠予的附庸品,真正有追求的人,根本也不会把这光环当回事。如果真的当回事了,那么他也就停止了前进的脚步,这样就可惜了。

写了这么些,目的就是表述自己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和感受,也是在传递社会正能量,同时,也是再次强调:精神境界的富足,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只有精神富足了,生活才会更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