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缅怀晓宏|讣告:徐晓宏(1978-2023)

 吕杨鹏 2023-12-13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徐晓宏教授——我们的好同事、好朋友和好兄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与癌症搏斗两年后,晓宏于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12月12日10时在美国密西根州安娜堡市家中附近的安吉拉临终关怀医院(Angela Hospice)辞世,时年45岁。晓宏生前是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2019-2023)。他是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和中国研究领域极具天赋的学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年代成长起来、2000年以后出国求学一代中的杰出代表,也是我们时间社(THiS: Theory, History, & Society)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

众所周知,晓宏才华横溢、思想独创、富有想象力;而他的博学和好奇心与他的善良和热情相得益彰。在过去二十年里,他致力于创建一个崭新的文化分析框架,以比较历史研究为锐器,探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社会变迁和政治经济的重大议题。晓宏多篇开创性研究论文发表在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等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知名英文期刊,并获得过美国社会学学会多个论文奖项。在他生命的最后三个月,晓宏还坚持修改发表了两篇重要的学术论文。他雄心勃勃的著述,将对比较历史社会学、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产生持久的影响。

在学术研究之外,晓宏也是严肃介入公共事务的知识分子,热情投入有关当代议题的讨论,在公共论坛上撰文评论时事,并参与了太平洋两岸的数次社会运动。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积极建设者,晓宏与其他几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共同创办了时间社,致力于推动中英文学术界的跨学科对话和沟通。他不但规划了时间社的发展方向,还一直亲力亲为地参与组织相关活动。晓宏的温和、睿智与勤奋打动每一个与他相识的人,为他的朋友们所爱戴。

1978年,徐晓宏出生在浙江衢州的农村,曾在衢州二中就读。幼年时,他的母亲经常对他说起村庄之外的世界,鼓励他去探索属于他的广阔天地。1996年,晓宏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但其志趣很快转向社会科学。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就读期间,晓宏沉浸在蓬勃的先锋文化氛围中,曾在《中国学术》杂志担任助理编辑,并参与校内外的理论研讨小组。2003年后,晓宏前往美国圣母大学和耶鲁大学继续攻读社会学学位。2014年,晓宏获得耶鲁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后,回到亚洲,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19年,他加入美国密西根大学,担任社会学系和李侃如-罗睿驰中国研究中心(Kenneth Lieberthal and Richard Rogel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的助理教授;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仍担任该中心副主任。

在晓宏罹患癌症期间,挚爱之妻陈朗(耶鲁大学宗教学博士)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相濡以沫地陪伴。四年前,陈朗为了晓宏的学术追求,放弃了香港理工大学的终身轨教职。过去两年,在照顾晓宏和他们年幼的女儿同时,她还在攻读临床社会工作硕士学位。我们敬佩和感谢陈朗为晓宏和家庭做出的巨大奉献与牺牲,并向她表达对晓宏英年早逝的沉痛哀悼。

在晓宏生命的最后几周时间里,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发来了数百封慰问信件和消息,并为他的家庭提供帮助。晓宏弥留之际,他的耶鲁大学导师Philip Gorski夫妇、他在学术界的多年好友、密西根大学的同事和华人学者,陪伴在他身边,握着他的双手,倾听他的讲述,追忆历历往事,表达我们所有人对他的深爱与不舍。

晓渡徐行声久响,斯人已远波犹长。时间社的全体同仁将永远缅怀晓宏。我们会与晓宏在密西根大学的同事一起,编辑、出版他的英文遗稿。我们将在英文和中文学术界,通过各种方式纪念他的学术遗产。我们相信晓宏的朋友,都会铭记他的善良、才华和慷慨。晓宏, 你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链接:密西根大学社会学系讣告

https://lsa./soc/news-events/all-news/faculty-news/remembering-xiaohong-xu--1978-2023-.html

About Us

时间社THiS

Theory, History, Society

一个致力于深化历史社会科学和社会理论思考、实践与对话的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