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耀武:最“懂”解放军的国军将领之一

 昵称14934981 2023-12-13 发布于辽宁

图片

正文4300字 阅读需约11分钟




济南战役前夕,1948年8月27日,粟裕给军委中央发电报,分析了攻打济南的一些不利条件,其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
图片
王耀武之指挥,经一年多了解,是蒋军中指挥较有才干者,则其在部队中颇有信仰,可能适当增加其抵抗力。
新中国成立后,也有人问过粟裕,黄埔系的国民党将领中哪几位比较出色?粟裕的回答是,杜聿明和王耀武。

红军时期,粟裕任参谋长的红十军团在谭家桥惨败,后被围困于怀玉山。粟裕率先头部队800人突出重围,而军团长刘畴西,政委方志敏,以及粟裕的老上级寻淮洲等,都在此战中牺牲或被俘后遭到杀害。

图片
左起:狱中的刘畴西、方志敏、王如痴(19师参谋长)

那一战的国民党方面主将,便是王耀武。

粟裕认为“仇人”王耀武的“指挥较有才干”,自然不是因为这件往事,而是“经一年多了解”。

但这其实也是有一点奇怪的,因为就在一年多前的莱芜战役中,王耀武成为了粟裕的手下败将,不仅被歼灭了5.6万人,还损失了副司令长官李仙洲。

那么,在国民党将领中,王耀武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答案其实不复杂。不论是王耀武还是杜聿明,他们都是国民党军中为数不多的,“懂”解放军的人。

这个“懂”未必是真懂,所以加引号。但至少有一点,他们懂得研究对手,平视对手,乃至尊重对手。

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知己知彼”的用兵之道,但当时大多数的国民党将领做不到。因傲慢而形成偏见,因偏见而轻视对手,因轻敌而走向失败。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的历次大败,都逃不过这个基础逻辑。

这份傲慢的源头是蒋介石,从他在解放战争初期,说出那句“三个月内消灭一百万军队”时开始。

王耀武和杜聿明,对蒋介石不可谓不忠诚,但在“知己知彼”方面,他们显然要比蒋介石清醒得多。

王耀武能在国民党军中崭露头角,就是因为他在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时做到了“知己知彼”,从而获得了蒋介石的赏识和提拔。

那时他的对手还不是粟裕,而是林彪。

01

知己知彼



王耀武是黄埔三期生。三期生的成长路径都差不多:在校时参加了第二次东征,毕业后进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从少尉排长干起,然后参加北伐。

作为基层军事干部,作战勇猛是获得上级认可的首要条件,这一点王耀武是非常突出的。所以从北伐战争起,王耀武一路晋升,至1930年中原大战,因屡立战功,被任命为上校团长。

国民党军官的升迁,很讲究资历,当时很多黄埔一期生,比如杜聿明、宋希濂等都还是团长,可见王耀武的确是有一些真本事的。

图片
王耀武(左一)、杜聿明(右三)

1933年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期间,王耀武随独立第32旅驻守宜黄县城。

那年3月份发生了一件大事,陈诚赖以起家的第11师,在红军的运动战中被围歼于草台岗,师长、旅长负伤,三个主力团团长全部阵亡。

这场著名的“草台岗战役”,就发生在宜黄境内,所以红军乘胜出击,把宜黄城给围了。

围城的是林彪红一军团的红1师,师长罗炳辉。我们都知道罗炳辉是长征时红九军团的军团长,他当时是代理红1师师长。原师长是未来的开国上将彭绍辉,他的左臂就是在草台岗战役中失去的。

图片

罗炳辉到得很快,等到守军反应过来的时候,红2师也赶到了。32旅旅长柏天民觉得宜黄城怕是守不住了,于是向上级请示,上级的建议也是相机突围。

往哪里突呢?柏天民找来王耀武商量。

但王耀武的建议却是:固守待援。他的分析,就是经典的“知己知彼”。

己:我们虽然只有3000人,但武器装备占优,而且粮草和弹药都很充足;宜黄城城坚,宜黄河既深又宽,不利于大部队攻坚。

彼:林彪打仗很“活”也很“巧”,因为红军没什么家底,所以不允许打“亏本”仗。我们要以“死”对“活”,以“呆”对“巧”

王耀武绝对是研究过草台岗战役的,他的分析很到位。红军当时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但擅长运动战和近身战,32旅如果贸然突围,绝对要步11师的后尘。相反,如果固守城垣,红军是严重缺乏攻坚武器的,而且打不起长期消耗战,32旅更有生机。

最后的结果,完全如王耀武所料,红一军团连攻三天未果后,撤围宜黄。32旅虽然损失惨重,柏天民也负了伤,但成功坚守宜黄,还是让国民党在草台岗惨败后找回了不少面子。

蒋介石因此接见了王耀武,升他为少将旅长,还把他调离了32旅,原因是:“32旅旅团一级黄埔一期、二期居多,你在那里得不到施展。”可见,蒋校长对王耀武的关照可谓细致入微。

图片

于是王耀武出任了补充第一旅的旅长,“补充”二字虽然不够高大上,但却是一支兵精粮足的部队。

谭家桥之战对阵红十军团的,便是这个补充第一旅。

02

以攻为守



“以攻为守”作为一种军事思维,似乎和“知己知彼”一样的常规,但它却是国民党军的又一个“短板”。

在解放战争时担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郭汝瑰,曾把蒋介石的主要战略思想总结为“以守为攻”。

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时的堡垒战术,即是这种战略思想的体现。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成功案例”,蒋介石的军事指挥越来越趋向于消极和保守。

国民党陆军大学教育长杨杰批评“以守为攻”是“胡闹”,刘伯承也曾形容堡垒战术不是“打仗”,而是“滚仗”。

直到解放战争,国民党军仍是习惯于打“滚仗”:进攻时队形密集,层层推进;遇袭就猬集一团,所谓“站稳了再打”;结果往往是在解放军的运动战中陷于被动,被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若说国民党将领中还是有人懂得“以攻为守”的,那王耀武绝对能算作一个。

郭汝瑰在回忆自己亲历的淞沪会战时,有这样一段:
图片
张德能(注:第四军军长)一垮,蒋军将领就说进攻不行了,要持久还是只有死守好,其实,并非张进攻有错,而是张进攻不得法。记得王耀武的五十一师在施相公庙与敌人作战时,王每日夜袭都可搞得十支八支步枪,或打死几个敌人,或捉一个把俘虏回来,王耀武师既能如此,若张德能部进攻得法又焉有不同之理?
王耀武在淞沪会战中的“以攻为守”还不止这些。当时51师从陕西赶赴淞沪战场,被分配在罗店一带,接防已经快被打光的11师。

刚进入阵地,王耀武就主动发起夜袭,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此战歼敌500多人,自身伤亡仅百余,第二天上了《申报》的头版头条。这是淞沪会战中比较少见的,以攻为守的战例。

图片
淞沪会战老照片

其实,王耀武和红十军团的谭家桥之战,也是国民党军中难得一见的“以攻为守”。

红十军团在谭家桥设伏,补充第一旅是中伏的一方,但王耀武没有选择被动固守,而是向红军的侧背发起反击,同时迅速抢占乌泥关制高点。

虽然,红十军团兵败谭家桥的主因是自身排兵布阵和指挥上的失误,但也不可否认,王耀武这种迅速发起反击的打法,在国民党军中并不多见。特别是当时的整体环境,正是堡垒战术大行其道的时候。

此战之后,王耀武被擢升为51师师长。但他真正开始了解红军,应该也是从谭家桥开始的。

03

见微知著



谭家桥之战,红军的战斗意志给王耀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回忆道:
图片
红军三次冲锋虽都受到挫折,但斗志仍盛,其打败补充第一旅的决心并未动摇,又发起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冲锋。
但最让王耀武忘不掉的,是那位被俘后遭他杀害的红军师长胡天桃,以至于在多年后,王耀武的回忆还是如此的细致:
图片
这位师长的上身穿着三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瓷碗,除此以外,别无他物,与战士没有什么区别。
共产党的部队能够做到官兵平等,并不是什么“军事秘密”,很多国民党军官都知道,但王耀武无疑是对此最留意的一位。

有一次,王耀武听说一件事:一位解放军勤务员给陈毅敬礼,并称“陈司令”,但陈毅马上纠正:“要叫司令员,不要叫司令,我和你都是员,我是司令员,你是勤务员,我们都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

王耀武对此颇为感慨,总结道:解放军那边都是“员”,统称“指战员”,而我们这边唯恐体现不出差别,叫“司令官”不够,还要叫成“司令长官”。

听者对此不屑一顾,觉得这说明不了什么,但王耀武继续总结:人家的心思都在下面人身上,我们的心思都用来琢磨上面人,高下立见啊!

这番分析,堪称见微知著。

粟裕说王耀武“在部队中颇有信仰”,也是因为他治兵虽严,但比大多数国民党将领更懂得善待下属。

王耀武在任74军军长的时候,曾拿出自己三个月的薪酬改善伤员的生活,让士兵们大受感动。74军能成为抗战中的“虎部队”,和王耀武既抓硬实力,又抓软实力不无关系。

但王耀武毕竟做不到共产党的“政治建军”,所以这些手段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孟良崮战役中,被歼灭的整74师师长张灵甫,和见死不救的整83师师长李天霞,都是王耀武的老部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耀武是孟良崮战役的一个“场外”失败者。

04

察言观色



果您看过电视剧《特赦1959》,应该会对功德林的战犯王耀武有印象。剧中的王耀武从一开始就不是顽固分子,但他善于察言观色,多少给人一种“滑头”的感觉。

图片

王耀武在入读黄埔军校前,在上海的泰康饼干公司当店员。据说他原本是手笨嘴笨的一个人,当学徒的时候常被欺负,但也正因为这段经历,让王耀武学会了察言观色,后来成为了一个八面玲珑的人。

在郭汝瑰和沈醉的回忆录中,都提到过王耀武“送礼”的故事,沈醉写得更生动一些,摘录如下:
图片
他每次去参加什么高级会议或去晋见什么大官时,身边总是带上几支派克金笔和高级手表。他要送东西给对方时,往往当着许多人的面,向这个人借自来水笔与手表,说是自己忘记带,等到散会或临走时,便把自己带去的还给别人。为了怕对方发觉不是自己的而拒收时,他会把上面贴的一张很小的“王耀武敬赠”的字条让对方看一下,就能彼此心照不宣地收下了。
郭汝瑰对王耀武“送礼”的描述似乎更中肯一些:
图片
我在军政部军务署工作时,一次,王耀武来署拜访,他在各司各科到处讨好。然而,却无谄上欺下之感…请客送礼这本是国民党的一贯作风,并非王独创,只不过他比别人做得要漂亮而已。
对解放军见微知著也好,在国民党内部察言观色也罢,按现在的说法,王耀武在很多方面都保持着一种“敬畏心”,这便是他的难得之处。

图片
电视剧《特赦1959》

在描写功德林战犯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一书中,讲到过一件关于王耀武的小事,也是挺能体现他的性格的。

有一次邱行湘和王耀武聊天,邱开玩笑说王颇像一生谨慎的诸葛亮。王耀武顺口答复说他更崇拜关云长。结果第二天,王耀武就慌慌张张地来找邱行湘,说他不能崇拜关云长,因为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

邱行湘宽慰他说不用那么认真,但王耀武却正色道:“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是最讲认真。”

所以你说王耀武是真的懂共产党吗?似乎比一般的国民党将领更懂,但又似乎不是真懂。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因为性格上的谨慎和那颗“敬畏心”,王耀武选择了“平视对手”。这应该就是他能获得粟裕肯定的主要原因。

若论狭义的“军事才能”,国民党将领中是不乏胜任者的,问题基本都出在心态上,也就是那份至上而下充斥全军的轻敌思想。

05

独木难行



国民党军在莱芜战役中损兵折将,是其因轻敌思想而落败的典型战例。

当时陈毅和粟裕主动放弃临沂,秘密北上打李仙洲集团。而陈诚对此的分析却充满了傲慢的主观性:
图片
敌军心涣散,粮弹缺乏,已无力与我主力部队作战,陈毅已率其主力放弃临沂,向北逃窜,有过黄河避战的企图…
但王耀武绝不这样认为,客观事实告诉他:解放军在苏北和鲁南从未损失过“一个整师和一个整纵队”。

于是,没有经过陈诚的批准,王耀武就下令李仙洲收缩部队,不得冒进。但就在此时,蒋介石的手谕到了,口气和陈诚一模一样,还斥责王耀武“切勿失此良机”。

而就在王耀武下令部队收缩的时候,陈毅和粟裕也着实紧张了一下。当时有人建议提前发起追击,能打多少是多少,好过让敌人全跑了。但陈粟还是稳住了,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蒋介石的“手谕”和陈粟的“耐心”,是莱芜大捷的两个关键点。

图片

所以粟裕对王耀武“指挥较有才干”的认可,反而是从王耀武吃的这场败仗中开始的。

济南战役前,王耀武同样努力过。他的方案是放弃济南,退守兖州,与徐州战区连接起来,这样还有立足山东和中原的可能。

但蒋介石没同意,因为丢失济南有碍国际观瞻,而且蒋介石认为能守住,并承诺王耀武:“济南如果被围攻,我当亲自为你督促主力部队迅速增援。

最后,王耀武的十万大军在济南只坚守了8天,而蒋介石亲自督促的增援部队也还在半路上。

王耀武的发迹是因为守城,覆灭也是因为守城,那支曾经用“小米加步枪”攻打宜黄城的部队,在济南用坦克轰开了城门。

王耀武真正懂了解放军,是在功德林接受改造的时候,他是那里的学习委员,后来也成为了首批获得特赦的战犯之一。

图片

在电视剧《特赦1959》的结尾部分,王耀武给出了国民党之所以失败的答案:“最终导致失败的,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失败…当战争到来的时候,人民已经做出了选择。”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