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陶瓷】中国古代琉璃器器型样式欣赏------下篇

 睫毛上的风尘 2023-12-14 发布于北京

向上滑动,送你一片明媚的春光

 
图片
 

图片

琉璃,起源于山东淄博博山区 ,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种颜色(颜色是由各种稀有金属形成)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是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其色彩流云漓彩;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图片
图片
图片

浅绿色玻璃双龙耳杯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高5 厘米、口径6.2 厘米、足径3.7 厘米,浅绿色玻璃质,胎色均匀半透明,表面光滑润泽,圆口,平唇,外方内圆,圈足,两侧为扁平龙纹把耳,背后有隆起的角、足、龙身只阴刻有龙眼,模制成型,双耳位置与杯身可见模线,成分中含有较高的铅,不含钡、钾、盖等元素。 双龙耳杯是明清流行的酒杯式样,白玉制成较为常见,本品是仿玉制成,制作规整,表面有汉字纹饰,属明末清初文人用品。

图片



图片

九连环形饰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外径2.8厘米,内径1.2厘米,厚度0.35厘米,蓝色不透明玻璃质地,形制相同。九圆相连取“天长地久”之意。用途:服饰、组佩件等。

图片
图片

方形牌饰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长度3.4厘米、宽度2.3厘米、厚度0.3厘米,宝石蓝色或为无色透明玻璃质地,模压成形,单面纹饰,呈四方形,每个角各有一穿孔,阳文纹饰为鸟或海马,微沁,用于帽饰。

图片
图片

兔形饰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长度2.6厘米、宽度1.7厘米、厚度0.45厘米,蓝色不透明玻璃质地,模压成形,单面纹饰,其身较短,双耳耸立,四肢较高作跳跃状,身上有单耳孔,微沁,常用于头饰、耳饰等。

图片
图片

蝴蝶型饰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长度2.1厘米、宽度1.4厘米、厚度0.3厘米,蓝色不透明玻璃质地,模压成形,单面纹饰,中部一穿孔,米黄色沁。用于耳饰、簪头花饰等。

图片
图片

满月形玻璃饰铜环耳坠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高4.1厘米、直径1.7厘米、厚度0.8厘米,无色透明或乳白色玻璃质地,模压成形后,经打磨制成,素面无纹,形如十五之满月,上端有一穿孔,悬挂于铜环上,玻璃侵蚀较重。

图片
图片

折股玻璃簪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长18.3厘米 径0.4—0.5厘米,厘米宽1.4厘米---1.6厘米,三组玻璃簪质地各异,浅蓝色不透明玻璃质,深蓝色半透明玻璃质,无色透明玻璃质地。表面光滑有光泽,本品属铅钾玻璃。发簪簪身作为一股,钗为两股,形似树枝丫叉,按汉刘熙《释名. 释首饰》:“钗,叉也,象叉之形因明之也。”古代发髻有以金、银、铜、骨等材料制作,盛行于汉唐;至宋代有玻璃叉,承唐钗式样,造型简洁,以玻璃棒热加工制出,多蓝、白色,也有绿色玻璃钗。江西临川县南宋邵武知军朱济南墓,出土的白色及绿色玻璃钗,两者分别长9.5及10.2厘米,其中白色玻璃钗顶端弧度更作竹节状,工艺技术高超。

图片
图片

长方体饰铜环耳饰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通高4.85厘米、玻璃饰高1.6厘米、宽1.1厘米、玻璃饰厚0.68厘米,无色透明玻璃质地,经冷加工制成,上部有一穿孔,有白色风化物,铜环锈蚀严重,无韧性。

图片
图片

细纹多棱珠饰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蓝色半透明玻璃质地,“先缠之,后戛之”制作而成,12棱细纹瓜棱珠饰、四棱珠饰,微沁。多做耳饰、头饰及串饰等用途。

图片
图片

白色八卦璧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直径4.1 CM,圆形,圆孔,白色半透明玻璃质地,有八卦纹饰,为镇宅辟邪的风水用具。

图片
图片

蓝色玻璃雕花碗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高7厘米,口径16.2厘米,底径6.1厘米,深蓝色透明质地,外撇口,假圈足,表面光泽,外有模制花饰,底刻“乾隆年制”书款,器底甚薄,碗腔中心凹陷,圈足作圆角,防止崩碎。清代玻璃杯、盘、碗等圆形器物,大多合模吹制,然后琢磨加工而成。

图片
图片

白色玻璃三件套盖碗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高7.5厘米、口径9厘米、碗底3.7厘米、托地5.5厘米,碗口圆型外撇,平底,圈足,有盖、托盘,盘底圆形凹槽内上凸。通体白色半透明玻璃质地,素面无纹,光泽度较好。

图片
图片

白套料五彩玻璃鼻烟壶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左侧器物高6厘米,白色玻璃胎,扁圆体,椭圆形圈足,套料图案为五彩色蝈蝈蔬果图,颜色鲜嫩,南方人的发音,官蝈不分,蝈蝈寓意官运亨通。右侧鼻烟壶高6.7厘米,白色玻璃胎,椭圆形圈足,套料图案,黄蓝色套料图案为四子燃烛图,寓意吉祥,绿色玻璃盖连象牙匙。河北省文保中心借展。

图片
图片

白套料玻璃鼻烟壶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高6厘米,白色玻璃胎,扁圆体,上红、蓝、绿有三色蟠螭纹。河北省文保中心借展。

图片
图片

周乐园内画烟壶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高6厘米,透明玻璃质地,椭圆形圈足,内有周乐园内画。周乐园,北京人,晚清光绪年间内画鼻烟壶的一代宗师,作品题材很广泛、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书法等,无不精美,尤其擅长描绘江南山水。河北省文保中心借展。

图片
图片

白套料玻璃鼻烟壶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高6厘米,白色玻璃胎,扁圆体,上红、蓝、绿有三色蟠螭纹。河北省文保中心借展。

图片
图片

陈少甫内画鼻烟壶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高5.5厘米,无色透明玻璃质地,扁形瓶,椭圆形圈足,瓶口处有金色镶嵌,红色玻璃盖连象牙匙内胆,有陈少甫所作内画,形象清晰逼真。河北省文保中心借展。

图片
图片

描金刻花玻璃碗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高10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10厘米,圈口,花口瓶,外壁刻十二组花瓣连珠纹,连珠及口沿描金。国家三级文物。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借展。

图片
图片

描金花卉纹玻璃菊瓣碗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高9.5,口径22厘米,底径9.4厘米,圈足,十二瓣花口碗,碗身刻四组花卉,纹花为紫红色,叶片描金,底沿刻放射纹,口沿描金。国家三级文物。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借展。

图片
图片

描金花卉绿玻璃船形盘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高10.5厘米,底径17×10.8厘米,口径30×18.4厘米,通体绿色透明玻璃,椭圆形圈足,船形花口盘,外壁刻描金花卉,口沿描金。国家三级文物。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借展。

图片
图片

蓝玻璃折边花口碗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口径15厘米,高8厘米,叶形透明玻璃六足,蓝玻璃褶皱花口碗,外壁凸起菱形纹,国家三级文物。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借展。

图片
图片

绿色天球瓶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绿色半透明玻璃质地,吹制成型,圆腹,直径,高圈足,微向外斜,表面光滑亮泽,无纹饰。天球形式样,沿自西亚吹制玻璃式样,影响了宋代陶瓷造形,也是清代玻璃瓶最常见的品种。

图片
图片

博山玻璃铺丝工艺六扇屏

民国(公元1911年—公元1949年)

长68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是博山特有的一种玻璃工艺品。木制屏风框,画屏中间是绘制画片,画片两面夹以粗细均匀的透明玻璃细丝,透过玻璃丝,可清晰地看到中间绘画。廉价的平板玻璃出现后,此复杂传统工艺渐衰。

图片
图片现代玻璃艺术品制作过程:

图片

本草纲目对琉璃的解释:

「释名」火齐。 

时珍曰∶《汉书》作流离,言其流光陆离也。火齐,与火珠同名。 

「集解」藏器曰∶《集韵》云∶琉璃,火齐珠也。《南州异物志》云∶琉璃,本质是石, 以自然灰治之可为器,石不得此则不可释。佛经所谓七宝者,琉璃、车渠、马脑、玻璃、真 珠是也。时珍曰∶按∶《魏略》云∶大秦国出金银琉璃,有赤、白、黄、黑、青、绿、缥、 绀、红、紫十种。此乃自然之物,泽润光采,逾于众玉。今俗所用,皆销冶石汁,以众药灌 而为之,虚脆不贞。《格古论》云∶石琉璃出高丽,刀刮不动,色白,浓半寸许,可点灯, 明于牛角者。《异物志》云∶南天竺诸国出火齐,状如云母,色如紫金,重沓可开,析之则 薄如蝉翼,积之乃如纱 ,亦琉璃、云母之类也。按∶此石今人以作灯球,明莹而坚耐久。 

苏颂言亦可入药,未见用者。 

「主治」身热目赤,以水浸冷熨之(藏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感谢观看!
end

图片


来源: 《秦皇岛玻璃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