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涉县,上清凉村,太清观里的抗日故事

 东海若水斋 2023-12-14 发布于河北

本文作者王玉太近照

太清观里的抗日故事
                                王玉太


涉县城关镇上清凉村有一座太清观,是始建于宋代的大型寺观,历经岁月的洗礼,它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恢弘,如今只有部分遗址尚存。然而,太清观在上清凉村民心中却永远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不是因为它的香火灵验,而是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太清观成为“抗日秘密会所”的一段往事。抗日战争时期,涉县一批共产党人以太清观为掩护,商议抗日救亡大计,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八路军129师工作团进驻涉县。第二年,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来涉,两个人深谋远虑,深感在诺大的中原战场上,凭着寥寥的八九千将士靠步枪与武器精良的日寇拼搏,实在是困难重重,必须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于是,八路军一边抗日,一边秘密发展党员,扩大部队,当时日寇横行,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涉县处于白色恐怖之下。1938年2月,日军占领涉县城,几年里,涉县城几次沦陷,兵荒马乱、民不燎生,共产党活动处于严格保密状态。八路军一些基层干部和涉县地下党的不少同志,经常在县城西三里外的清凉村秘密活动,了解县城小鬼子动态,动员人们参军参战。

     1939年春,几个八路军同志,来到清凉村走访,他们到乡亲们家里,和老乡一起干活,一块拉家常,嘘寒问暖中,领头的叫王铮,经过了解得知,清凉村王竹廷、王文治、张保贵三个青年人,都是贫雇农出身,思想进步。就找到了三个人,苦口婆心地说:要想不做亡国奴,吃饱饭、不冻死,就要跟着共产党和八路军干革命,后来,才知道这些人是八路军涉县地方工作团的,随着相识相知,八路军就成了三个人的主心骨。后来,三个人就开始在清凉一带秘密串联,给穷人讲抗日救国的道理。农救会负责人王仲干见他们思想好,积极主动,就动员他们参加了农民抗日救国会。

开始时,他们在家里秘密动员群众,与上级见面,后来发现有了盯哨,又到村外的河边聚会,但还是被汉奸看出了玄机。从此,鬼子常常派人去河边巡逻,为避免小鬼子怀疑,三个人决定转移接头地点,可去那里呢?正在三人一筹莫展时,一天,家离太清观几步之遥的王文治,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了太清观,这里人来人往,烧香拜佛,一般不被人注意,且都是善男信女,日本人很少来,相对安全一些。王文治一说,三人就决定了,到太清观接头,以烧香拜佛为名,藏在大殿隐蔽处,商议抗日大事。第一次在此,他们订下聚集时间,即每天晚上吃饭后,到白虎殿后面,接头办法是:后到的人咳嗽三声,先到的人咳嗽一声表示平安无事。从此,他们又发展了王芒果、张洪礼等一批进步青年。

有一次,王竹廷、王文治领着几个人在太清观商量事情,“红小鬼”张保贵和张洪礼,就在太清观大门口望风,并且定下了暗号,一旦有日本鬼子来,就大声呼叫:“哥哥,烧完香快走啊!”这一天,十几个人开会,从下午,一直到晚上,看不见就点着马灯,微弱的灯光下,马力、王铮等人,终于商议决定:成立“抗日动员委员会”领导动员涉县的抗日工作。1939年7月7日,日寇第二次侵占了涉县城,地下党几乎每天在太清观聚会,动员群众参战,给八路军做军鞋、送军粮,打听鬼子消息,给上级传递情报,经过八路军和民兵共同努力,12月25日又把日寇赶出涉县城。12月的一天,129师特派员陈孝,到太清观找到了王竹廷,告诉他:“近几日八路军有关领导将在清凉村召开会议,你们要选择一个地方,搞好看守,保证绝对安全”。他和王文治立即到下清凉找地方,并找到了十几个年青人,确保了与国民县政府谈判筹备会圆满召开。第二天,陈孝及师自明、张锋等,到固新与国民党谈判,让国民县政府承认民选县区长合法有效。年底的一天,县里的干部赵胜前,来到太清观,找到了王竹廷交待。赵走后,王竹廷立即告诉王文治、张保贵,他们分头行动,找场地,找了十几个乡亲,搞卫生,贴标语,还找到了20多个身强力壮的年青人,负责看守现场,确保了县委召开的“全县群众代表大会”如期在上清凉举行。会上,民主选举郑晶华为涉县抗日县长,八路军有了领导涉县抗日的地方政权,为1940年3月涉县全境解放和晋冀鲁豫抗日救亡起到重要作用。

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太清观成了共产党藏身之地,成了商议抗日的秘密会所,为赶跑侵略者、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积了大德、行了大善。


(原载2015610日《河北工人报》;71日《邯郸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