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后,坚忍的女政治家

 奇阶读史 2023-12-14 发布于山东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之“嘉靖篇”中对政治家有一个非常精辟的定义,他说道:“政治家是这个星球上最坚忍的动物,他们从不轻举妄动,只有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才会发动最后的猛击。”

看见了吗?政治家安身立命的第一素质乃是“坚忍”:坚定的“坚”,忍耐的“忍”。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第一位曾国藩,在《挺经》中对做官有着如下的体会:“昔耿恭简公谓,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带勇亦然。”

做官第一重要的乃是:坚忍不拔,有耐性。

可见,一个人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就必须是一个坚忍的人。

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这个人物,乃是中国古往今来首屈一指的女政治家,人人都熟悉的吕后。

提起吕后,大家在潜意识中就常常联想起女巫婆、恶毒妇人等等,其实这都跟吕家被屠灭以后,后来当政者的刻意抹黑有关,因为吕后动了很多人的奶酪。

但作为顶级政治家的吕后,大家倒是常常想不起来。

我们今天通过几件事情,一起来看吕后生命中的坚忍品质。

一、晚年的刘邦要换太子,吕后忍而不发

《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司马迁对吕后有一个评价:“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就是说,吕后这个人,刚强坚毅,辅佐刘邦打下天下来。

可就是这一个刚毅的吕后,在刘邦晚年的时候,面临着一场生死劫,是怎么回事?

原来刘邦在做了汉王以后,就纳了一个美人做妾,后世称其为戚夫人,戚夫人能歌善舞、又会下围棋,很得刘邦的欢心,刘邦在焦灼的战场上回到寝宫的时候,总能从戚夫人那里得到无限的慰藉。    

但是当刘邦搂着戚夫人的时候,发妻吕雉在哪里?在项羽的军营里。

在刘邦打下关中以后,就裹挟着号称五十六万的诸侯联军浩浩荡荡的挺进西楚国,一下子就把西楚国的国都彭城给攻下来了。

当时项羽正在齐地作战呢,一听说老窝被人端了,心里焦急得跟丢了崽子的母熊一样。

当冷静下来以后,项羽带着三万精锐骑兵绕到诸侯联军的大后方,一举杀得五十六万联军屁滚尿流、溃不成军。

刘邦也差一点被报销了。

但刘邦的老婆吕雉和老爹刘太公却被项羽截获,他们在楚军的军营里面一共待了两年零八个月。

吕雉这两年半多过的是什么日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刻都要面对撕票的危险。

苍天有眼,在楚军军营里过了三十二个月难捱的日子以后,吕雉终于被放回来了,她庆幸自己还活着,终于能跟丈夫、孩子团聚了!

然而,吕雉没想到的是,丈夫对她反应冷淡,好像是自己不该活着回来一样。

是啊!这么久没在一起了,谁知道你还干不干净!    

刘邦、戚夫人剧照

吕雉也了解到,丈夫身边多了很多美女,特别是那个戚夫人,天天跟在丈夫的身边。这一切,吕雉都忍了。

至少她跟刘邦唯一的儿子刘盈已是太子,并且两个孩子可以作为感情的慰藉,还有忙碌的公务掩盖空虚的内心。

这样过了几年,没想到的是,戚夫人竟然在丈夫面前吹起了邪风:她要刘邦把太子换成她的儿子刘如意!

戚夫人日日夜夜在刘邦面前哭泣,刘邦也动了换太子的想法,要不是以周昌、叔孙通、张良为代表的大臣竭力拦阻,刘盈的太子位真的不保。

如果刘盈被废,吕后和刘盈的结局很可能是被处死。

负心的丈夫、严酷的政治环境让吕后认识到,人是靠不住的,要想生存,必须隐忍,拿到最高权力才是当务之急。

所以,刘邦活着的时候,你从史书中看不到任性的吕后,你看到的是一个处处小心谨慎、隐忍不发的吕后。

也正是因为吕后在刘邦定意要换太子的过程中,保持了极大程度的隐忍和克制,所以连刘邦也没能看透这个政治伙伴,要知道,得到权力以后放飞自我的吕后表现出来的才是她的真性情。    

二、在惠帝当政的七年中,吕后的作用主要是在幕后掌舵,她并没有把吕家子弟封王封侯,分封诸吕是惠帝死后的事情

当我们读《史记▪吕太后本纪》和《汉书▪高后纪》的时候,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吕后一掌权,就开始放飞自我,然后大肆分封吕家人做诸侯王和列侯,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因为《史记》和《汉书》都是纪传体史书,作者在记录内容的时候,主要是按照内容而不是时间来编排。

所以,在惠帝当政时期吕后的“无为而有为”,司马迁和班固都没有记。

也因为后来汉朝的当政者是敌对吕后的一班人,所以,吕后的事迹大多不光彩,好显明诛杀诸吕的合理性。

我们从史书的记载,来仔细分析一下,吕后掌舵和称制期间的封王封侯的作为。

惠帝元年,当吕后除掉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以后,在当年夏天做了一件事,就是追谥大哥吕泽为令武侯:

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

——《史记▪吕太后本纪》

看清楚啊,大哥是被追谥为“侯”,而不是王。

此后的几年间,吕后做的主要事情就是把吕家的女儿配给刘氏皇族子弟为妻,刘吕联姻,皇权、王权共享。    

吕后、惠帝刘盈剧照

这七年间,吕后做的最出格的事情有几件:

一件是毒杀刘如意、虐杀戚夫人;

一件是要毒杀刘肥,而刘肥是自己养大的啊;

一件是硬把鲁元公主的女儿配给儿子刘盈做皇后,也就是硬要儿子娶外甥女做皇后。

其他的呢?在封王封侯的事情上,吕后可是克制得很,她丝毫没有动作。

要说吕后开始有动作,那都是惠帝死了以后的事情了。

惠帝死后,吕后干嚎不落泪,当时张良的儿子张辟疆才十五岁,就看透了太后的心思,他告诉丞相陈平,太后干哭不掉泪的原因是畏惧这些老臣,如果把军权交给吕氏子弟,那么太后就心安了。

陈平接纳了张辟疆的建议,于是就让南北军统帅把军权交给了吕氏子弟。

这正是吕氏势力兴旺的开始。

大家可以看见,惠帝死后,吕后的心态是怎样的?恐惧。

为何恐惧?她害怕这么多年奋斗得来的权力会失去。    

所以,她开始行动了。

但吕后还是很克制的,惠帝是在公元前188年9月24日去世的,吕后追尊其父吕太公为宣王、追封大哥吕泽为悼武王、追封二哥吕释之为赵昭王,是在公元前187年11月,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追尊追封的这三个人,还都是已故的人,追谥也就是给个名分罢了。

这是试探的第一步。

接下来,吕后依旧做了很多试探。

公元前187年4月,鲁元公主去世以后,吕后封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这是恢复了张家的王位。

然后继续试探。

她封了几个惠帝的儿子做诸侯王和列侯。

辛卯,封所名孝惠子山为襄城侯,朝为轵侯,武为壶关侯。太后欲王吕氏,乃先立所名孝惠子强为淮阳王,不疑为恒山王。

--《资治通鉴▪卷第十三▪汉纪五》

吕后的这一番操作,大臣们都看出意思来了,于是大家奏请吕后封吕台为王。

臣乃请立悼武王长子郦侯台为吕王,割齐之济南郡为吕国。

--《资治通鉴▪卷第十三▪汉纪五》

不是我吕雉要封吕氏子弟做王哈,是你们奏请的吆!

这一年,她又封了侄子吕种为沛侯,外甥吕平为扶柳侯。    

封齐悼惠王子章为朱虚侯,以吕禄女妻之。齐丞相寿为平定侯。少府延为梧侯。乃封吕种为沛侯,吕平为扶柳侯,张买为南宫侯。

--《史记▪吕太后本纪》

这一次,她封的侯,不光有自己的亲戚子侄,还有刘氏子弟(刘章被封为朱虚侯),一些大臣(齐丞相寿少府延张买),后面的这些侯爷都是被收买的对象,用来遮掩吕后用心的。

过了三年,就是吕后称制的第四年,吕后封妹妹吕媭(樊哙的老婆)为临光侯,因此,吕媭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女侯爷(第一位是开国将领奚涓的母亲疵);封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吕忿为吕城侯。另外,吕后还封了五个大臣为侯。

四年,封吕媭为临光侯,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笔误),吕忿为吕城侯,及诸侯丞相五人。

--《史记▪吕太后本纪》

虽然吕后相隔三年、连着两次分封吕氏子弟为王为侯,但她的吃相还不是很难看,因为她也封了不少的大臣为侯,所以,虽然当时的吕家势头正盛,军功集团还都能忍受。

又过了三年,就是吕后七年,吕后饿死了赵王刘友,于是封侄子吕禄做赵王、吕产做梁王,你看进度加快了。

不过,还是一口一口的吃。    

吕后去世的那年,就是公元前180年10月,在燕王刘建死了以后,吕后暗杀了他的继任者,然后封自己的侄孙,就是吕台的儿子东平侯吕通做燕王,又封吕通的弟弟吕庄做东平侯,四月份,吕后封吕莹祝兹侯

公元前180年7月,吕后在驾崩之前,封侄子吕禄为上将军,掌管北军,侄子吕产掌管南军;任命吕产为相国,吕禄的女儿为皇后。

这才是吕后最真实的想法,就是要把所有最核心的部门都掌握在吕家人的手中。

为了实现这一步,吕后等了很多年,但突然临到的死亡,让吕后不得不把底牌打出来。

后来我们知道,这是一张臭牌,也正是因为吕后从军功集团手里夺相权,使得军功集团不能再容忍下去,于是有了后来的诛灭诸吕的政变。

但是,如果吕后死得不这么突然呢?她要是能够再活十五年,吕家人的荣华就能平稳得到。

吕后行动的每一步都很冷静,很克制。是不是?

《剑桥中国秦汉史》对吕后有一个评价:“吕后克制住自己,不作自行宣布为女皇的安排。她的做法在后汉时期和以后中国的王朝几次被一个皇后所把持时被人仿效。可是她拥有无可争辩的权力。”    

吕后剧照

三、面对匈奴单于的羞辱,贵为一国之君的吕后忍了下来,实在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刘邦死后三年,就是公元前192年,汉政府收到了一封来自北方匈奴大单于栾提冒顿的信。

信上的内容不堪入目,措辞极其傲慢猥琐。

内容是这样的:    

“我是一个寂寞的北方一哥,生长在广袤的大漠地带,曾多次率领上万的军马到汉朝境内一游,希望能够更加深入一些。而且,你的丈夫刚死,想必你也是空房难耐。我们两个人,既然都不快乐,又找不到取悦自己的办法。那么不如这样,你嫁给我吧,用自己有的来交换自己没有的,岂不是很好吗?”

吕后看到这封信,羞愤交加,马上召开御前会议,商量对策。

她的原初想法是杀掉匈奴的使者,征集汉朝的大军,对匈奴发动猛烈的进攻,来洗刷耻辱。

樊哙在朝堂上慷慨陈词:“臣愿意亲率十万将士,扫荡匈奴,杀他个片甲不留。”

听到樊哙的进谏,中郎将季布,就是那个一诺千金的季布,站起来了,他说:

“仅凭樊哙这句话,就该处斩!从前,栾提冒顿把先帝困在平城,当时大汉军队有三十二万之众,樊哙身为上将军,都无法突围。到如今,民间的哀声还在,负伤的战士们刚刚能够离开床榻正常生活,樊哙却想动摇国本,异想天开的说十万人就能扫平匈奴,这是瞪着大眼说谎话。匈奴乃是蛮夷,跟禽兽差不多,他们歌颂的话,不值得高兴;凶恶的话,也不值得生气。”

听完季布的进谏,吕后长出一口气,说到:“季布说得对。”

于是命外交部长张释写了一封回信,内容非常的谦卑恭顺。

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我非常感谢你的邀请,不过我已经年老色衰,去了你也不会满意的,不过,既然你已经张口了,我们会选派一名公主前往和亲的。”

栾提冒顿收到吕后的信,也感觉自己当初说的话有些过了。

于是再派使者前往汉朝去道歉,说:“因为先前没有听说过华夏的礼仪,冒犯之处,请太后原谅。”    

吕后咽下了这口气,换来的是冒顿单于的道歉信。

如果真的如樊哙所说,跟匈奴开战呢?这样的话,倒霉的是谁?是汉朝,是汉朝的黎民百姓。

比起后来的隋炀帝,为了挣回面子,就是他自己的面子,置天下百姓的性命于不顾,没完没了的跟高句丽开战。

吕后虽然是女人,是不是要强太多?

正是吕后的坚忍拯救了汉朝免于战火的袭扰,让华夏大地继续静静地养伤。吕后,了不起的女政治家!

写在最后的话:

吕后的坚忍性格,我们不必再细说,正是她在政治上的强项,使得汉政权在刘邦去世以后,就算宫廷里面斗得热火朝天,老百姓却安居乐业,经济得以繁荣发展,所以,即便后世掌权者、史家怎么骂吕后,老百姓心里得有一杆秤,那就是:吕后是个好领袖,因为老百姓得到了真实惠。

当汉初最后一个可能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的淮南王英布被除掉以后,刘邦不久就故去了。

吕后顺应时事的发展,不折腾,为国家的恢复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下一讲,我跟大家讲一讲吕后的治国才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