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山寺和《枫桥夜泊》的古往今来,大家知多少?

 鸿墨轩3dec 2023-12-15 发布于内蒙古
2023-03-03 19:00·行简放墨

话说寒山寺,一首“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这首《枫桥夜泊》诗,为千人吟,万人唱,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诗中提到的寒山寺,在苏州的寺院建筑中,名声是最大的。



寒山寺的建造年代

寒山寺,相传建于南北朝的梁代天监年间,原来叫作妙利普明塔院,当时并不出名。

寒山寺早期的情况和建造的确切年代已无法查考。



但寒山寺名声的远扬,可确定为是在大运河开凿以后。

隋炀皇帝是在开凿了长江以北的几段运河后,才把江南原有的水道加宽加深,互相沟通而成为当时的江南河的。

苏州的水上交通在那时才与全国各地连接起来,苏州由此也渐渐成了全国著名的商业都会。寒山寺地处枫桥之畔。


苏州西南的河流都来自太湖,其中一部分流出石湖。直至枫桥与大运河会合。

因此,枫桥是大运河的重要通衢,是大运河与苏州水网的咽喉,南来北往的船只都在枫桥停泊。寒山寺也就因此开始名播四方。


寒山寺的名字的来历

早先寒山、拾得两位高僧曾在此住过。

寒山:又称寒山子,是隋末唐初的一个狂人,因隐住在浙江天台唐兴县的寒岩,所以叫寒山。

这人容貌枯萎、衣衫零落,常常戴着桦树皮的帽子,拖着宽大的木屐,疯疯颠颠,歌笑自乐。

寒山画像


拾得:是个弃儿,因被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禅师收养,所以叫拾得。

拾得长大后当了国清寺的知事食堂(专管庙中伙食的和尚),他常常把吃剩的饭菜,放在一个竹筒里,让寒山子取去充饥。

拾得画像


两人趣味相投,成了莫逆之交。

据说唐朝初年,丰干禅师到京中去化缘,恰巧有个叫闾丘胤的要去台州做官,问他台州有什么贤达。

丰干说:“寒山文殊、拾得普贤。”把寒山、拾得比作如来佛的左右手。

闾丘胤牢记在心,到了台州就去国清寺拜访寒山、拾得。


谁知他们见了闾丘胤却哈哈大笑,连呼:“丰干多嘴!丰干多嘴!”说罢,便向后山逃去。

闾丘胤急忙追到后山,可岩石间哪还有他们的影子。

闾丘胤无计可施,只得把寒山、拾得平时写在树木、石壁上的诗句一一收集起来,这样,共录得了寒山子的诗三百多首,拾得的诗五十多首。


寒山和拾得去向疑问

那么,寒山、拾得逃到哪里去了呢?人们十分仰慕寒山的名声,于是就把这座寺院称为寒山寺。

然而,寒山子究竟有什么来历,那些仰慕他名声的人并不知道,也不去细问,他们感兴趣的是寒山的三百首诗。

由于寒山诗的影响,在寒山寺赋诗题咏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待到张继写了《枫桥夜泊》诗后,寒山寺的名字也就随着大运河的千船万帆传遍了全国。



此后,寒山寺历经沧桑,屡建屡毁。现在的寒山寺是清末重建,解放后修缮的。

一千多年来,在寒山寺的兴毁史中,寒山寺的碑刻和铜钟始终是值得人们忆念的。


寒山寺的历史口碑

寒山寺汇集了历代名家的碑刻,譬如唐韦应物、宋岳飞、明唐伯虎、明董其昌等人的诗文。

都参差错落地排列在大殿东边的一曲碑廊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枫桥夜泊》的诗碑。此碑在唐宋时的原刻,早已失传。

明代大书画家文征明重书的一块,也毁于大火,现存残片就嵌在碑廊的墙上。

现在陈列着的张继诗碑,是清末俞樾补书的,字的笔法刚劲挺拔,功力浑厚,是寒山寺的珍贵文物。


寒山寺的铜钟

至于张继诗中写到的那口铜钟,它的铸造年代目前考证为唐代。

据《寒山寺志》记载,唐代的铜钟冶炼术是十分高超的,镌刻在寒山寺铜钟上的是十分奇特古朴的云雷文饰,可惜这口铜钟早在战乱中丢失了,其冶炼技术也已失传。


明代嘉靖年间,曾重铸了一口铜钟,并建造了悬挂铜钟的钟楼。

据说这口钟声音宏亮,就是在数里之外也能听到。

可惜这口铜钟在明末流入日本后就不知去向了。

清末重修寒山寺时,又新铸了一口大钟,这就是现在悬挂在钟楼上的那口,而悬挂在大雄宝殿右侧的另一口铜钟,是清朝末年日本友人送的。


友谊纽带之铜钟

由于铜钟在中日之间一往一返,寒山寺也就成为联结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

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在日本几乎是家喻户晓的。

清末学者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记》中也说,日本“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如今日本朋友来苏州,总要寻访寒山寺。

解放后,寒山寺整饰一新,寺前栽种了日本朋友送来的樱花树和五针松。

寒山寺不仅是闻名全国的旅游胜地和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而且是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纽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