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杂谈)浅说封髓丹、潜阳丹、引火汤的辩治关联性

 真正不二 2023-12-16 发布于山西
图片

三才封髓丹

图片
秋分时节,阴阳来到消长平衡的岔路口,此时二者势均力敌,但阴气为成长的势头,阳气为衰落的表现,因此阳气当固涩不漏方能有益于身体。
《黄帝内经》中说“阳气,就好像天上的太阳,失去了阳气,寿命就不能延续彰显”,便是说明阳气对人的重要性。
若阳气不能固密,则寒邪就容易侵袭人体,给人体造成疾病,如此则常见恶寒怕冷,夜尿多,腰膝酸软,眠差,难以入睡,头晕头痛,容易感冒,胃口差,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等症候。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如何预防或治疗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具有固涩阳气,交通心肾的方子——三才封髓丹。
三才封髓丹,起源于《医理真传》中的封髓丹方,具有封髓潜阳,交通心肾的作用,能使上浮之火下归肾水,以达阴阳和合。

▋组成

天门冬15g,熟地15g,人参15g,黄柏30g,砂仁12g,炙甘草5g。
上药一起水煎服用即可。
这个方是治疗心肾不交、水火不能相既的常用方。本方固涩阳气,从天、地、人三个方面来固涩阳气,交通心肾,所以这个方的效果是很强的。
那什么样的人适合三才封髓丹呢?
符合三才封髓丹使用证的人则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恶寒怕冷,夜尿多,精神疲倦,夜梦遗精,体倦神疲,头晕耳鸣,失眠,腰腿酸软,舌红苔薄,脉细无力。
如果遗精比较严重的话,可以加煅牡蛎、煅龙骨来增强固精的效果;如果是失眠比较严重的,则可以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宁心安神助眠。
现在大家明白了三才封髓丹的煎煮和适用人群,进一步我们便来看一下关于三才封髓丹的配伍特点和方义,来深度剖析一下这首方剂。
方中的熟地能补肾中之精血;人参可补气安神益智;天冬下能滋补肾阴,上能清肺以滋水源。
黄柏则能清下焦肾中之相火湿热,砂仁辛温,既能健胃,又能润肾之燥,甘草调和诸药。其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养阴,泻火固精之功。
临床研究显示,三才封髓丹具有治疗早泄、虚火牙痛、痤疮、慢性乙型肝炎等病症的效果,辨证使用则应用范围广泛。
秋分节气伴随着昼夜的节律变化,阴气渐盛,阳气收敛,天寒气凉,稍有不慎则耗损阳气而生病。
因此,我们要固密阳气,调节阴阳平衡,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潜阳丹是清代名医郑钦安的独创方剂,他临床注意扶阳,擅用大剂量姜附等辛热药,创立了“火神派”。

潜阳封髓丹为温肾潜阳、纳气归肾之方,是由潜阳丹和封髓丹二方合成, 前者为郑氏独创,后者为《医宗金鉴》方,郑钦安十分推崇该方,临床用于虚阳上浮之证时多与潜阳丹合用,疗效卓著。

后世医家常承继郑氏方法,将二方合用,吴佩衡称为“潜阳封髓丹”,该方用药独特,临床疗效妙不可言,对真气上浮或虚阳上越之证屡试屡效。

潜阳封髓丹的适应症

患者凡属阳虚或虚阳上浮所表现的头面五官诸疾均可应用:如头痛、头晕、牙痛、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目赤、口臭、但头汗出等证均可用该方治疗,且一般不再复发。

潜阳封髓丹的组成及方解

该方的药物组成:砂仁15g,附子10g,龟板6g,甘草10g,黄柏10g。

砂仁
附子
甘草
黄柏

方中砂仁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壮君火也;龟板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秘;黄柏味苦入心, 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入脾。

故为调和水火之枢纽, 况且砂仁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化阴;砂仁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

故全方共奏纳气归肾、引火归原之效。

蓝月健康管理课堂 抖音号:85514180225

火邪分为实火和虚火,火性炎上,都是向上,往外的。火都要清热解毒,都要去泻吗?实火:1、我们可以用辛凉的药物往外面透,石膏可以发散,清热之良药,张锡纯对石膏的认识最深刻,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药解篇中排第一,尤其是在外感热病创立清解汤、凉解汤、寒解汤。2、使用风药,可以将火邪引出。清胃散中的升麻,保和丸中的连翘,泻黄散中的细辛都是此道理。3、转趋势,将火往下引,滋阴泻火,水的趋势是往下,牛膝也可以将趋势转下,玉女煎是完美的体现。过度的清热解毒会折杀阳气,后期反而产生郁热。

郑钦安治疗阳虚产生的虚火用潜阳丹,相火旺用封髓丹。肉桂常用来引火归元,当发生森林大火,控制不住火势,反而往里面扔炸弹,爆炸瞬间产生缺氧的隔层,可以延缓火势,这叫顺势而为。

郑钦安不是善于用附子,而是善于辨阳虚证,善于扶阳。他的三本书《医法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他才是扶阳派的鼻祖,才有后面山西李可大师。

针刺治疗急性关节扭伤,局部的点刺放血;火针治疗青春痘,这叫因势利导。

郑氏伤科的新伤药中的白芷、羌活、独活除了消肿的作用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通玄腑,开腠理,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因势利导。

郁火

刘完素的郁火,玄腑不通,气血津液的通道阻滞产生郁火,我们普遍认为刘完素是寒凉派的鼻祖,但是他用寒凉的药物真的不多,开始我一直认为风药可以散郁火,其实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通玄腑。


阴火

李东垣的阴火理论,气虚陷于阴血之中,补中益气汤中的柴胡,升麻,将阳气升回卫表,当归还有个作用就是活血,帮助血中的郁火透出,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参芪术草”,脾四味,补中焦脾胃,土厚则可灭火,在自然界中,郊外发生火灾,我们可以用土来掩盖,也是同理。李东垣认为阴火产生要加黄连清心火,加黄柏清相火。刘渡舟老师喜欢在补中益气汤中加生甘草,去心包之火。

相火

朱丹溪的师傅罗知悌,深得三者之真传(李东垣,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也是金元四大家中前三者的结合。他经常提到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喜欢用黄柏和知母来滋肾,加肉桂就是李东垣的滋肾通关丸。六郁的越鞠丸,用栀子散火郁,应该是受到刘完素玄腑理论的影响。

龙雷之火
陈士铎在《辨证录》中消渴篇中提到引龙汤,龙雷之火不可大寒,大热,只可温补。

 
 “潜阳封髓丹”来自郑钦安的两个方子:原来各成一体的“潜阳丹”和“封髓丹”。“潜阳丹”由砂仁、附子、龟板、甘草组成,有纳气归肾的作用,郑钦安是这样解释的∶“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封髓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具有纳气归肾的功效,又能补益三焦,郑钦安写道∶“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己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在《医理真传》中,这两个方剂经常用来治疗上火的现象,这类现象也被叫做“元气不纳”、“元气外越”、“真火沸腾”、“肾气不纳”、“气不归源”、“孤阳上浮”或者“虚火上冲”,意思都是一样的,指上身的一些症状∶面肿,目病,鼻病,耳痒,口臭,咽痛,咳嗽,面红等等。为了解释这些现象,郑钦安还是用龙来做比喻∶“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衰,即此可悟用药之必扶阳抑阴也”。

可见这里形容的虚火都是由阳虚阴盛造成的。因此,虚火也可以来自两个互相对立的因素,象《内经》所说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简单而深刻地描写了世间万物都是由既对立又统一的要素构成的,这个对立统一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虚火的来源∶或者阴或者阳。火神派当代的另外一位优秀代表李可老中医在他所写的《李可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辑》中说∶“盖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命门真火,为水火之脏。肾中水火,共处一宅。水火相抱,阴平阳密,若因外感内伤,致水亏于下,火失其制,古人喻为水浅不养龙,于是离位上奔;或肾水寒极,逼真火浮游于上,致成火不归原之证”。

蓝月健康管理课堂 抖音号:85514180225

在阅读《医理真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方剂经常用来治疗上火的现象,这类现象也被作者叫做“元气不纳”、“元气外越”、“真火沸腾”、“肾气不纳”、“气不归源”、“孤阳上浮”或者“虚火上冲”。

这此表述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指上身的一些症状:面肿、目病、鼻病、耳痒、口臭、咽痛、咳嗽、面红等等。为了解释这些现象,郑钦安还是用龙来做比喻:“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衰,即此可悟用药之必扶阳抑阴也”。〔顽石悟道注:此阴盛,系指寒、湿等阴邪泛滥,非人身真阴旺盛之意。〕可见这里形容的虚火都是由阳虚阴盛造成的。因此,虚火也可以来自两个互相对立的因素,象《内经》所说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简单而深刻地描写了世间万物都是由既对立又统一的要素构成的,这个对立统一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虚火的来源:或者阴或者阳。

潜阳丹与引火汤皆主元阳外越要方,治虚火上浮不能潜藏于宅窟,症见头痛、鼻塞、耳鸣、面红、咽痛、牙疼、口臭、口疮、咳嗽、喘促及遗尿、滑精等。阳浮是标,法当潜降。上冲不能归根之火出自于肾,水中之火不可径以水折,需根据发病机理,用与火同气相求之药,居其宅以安抚召引,火潜藏而诸症自消。

引火汤

水浅不养龙,是指肾水亏虚,真阳无所依附,不能归宅内藏而离位飞跃上奔。元阴日竭,则火不归元,其人当见面赤、咽痛肿满、声哑喘促、性情急躁、盗汗遗精、大便干、小便不利等症,法宜大补肾水,少佐补火之药,为捣龙入海之法,潜阳收纳,火自归藏而诸症除。清医唐容川的《血证论》指出:“肾水充足,火之藏于水中,则韬光匿彩,龙雷不升,是以气足而鼻息细微。”[5]

代表方为清医陈士铎《辨证录》中的引火汤(熟地三两、巴戟天一两、茯苓五钱、麦门冬一两、北五味二钱,水煎服),[6]方中熟地味甘多汁,善滋多血至阴之脏,其味厚沉阴,重用三两直达下焦大补肾水。麦门冬甘苦微寒,具润泽之质,能养胃阴,由土生金,可使肺金安而肾水生,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茯苓色白气平,归手太阴肺经,味淡属渗利之品,可入足太阳膀胱经;肺主皮毛而太阳应之,太阳膀胱行水,能开阳之表;太阴肺利水,可开阴之表,启上闸,化肺气,宣上即利下,此脏腑别通,具提壶揭盖以畅达气机之意。茯苓味甘,为脾胃之正药,其居中土而升清阳,使轻清者条畅,重浊者自然下达,如此阴阳分理,结者自开,逆者自降,故有土位中央而枢机旋转之功。巴戟天辛甘质润,温而不热,功专入肾,既引火归源又能复添阴水,此所以未用桂附辛燥之物而取巴戟天之真意。

蓝月健康管理课抖音号:85514180225

  1. 附子的剂量要随着患者体内的阴寒程度进行调节,一般15-24g的附子可以应对临床上绝大多数阴寒沉衰、阳气虚弱的患者。

  2. 对于没有吃过附子的患者,即便认准了此患者存在附子证,也应该先从15g这一比较稳妥的剂量开始用起。如果患者服后反馈良好,再加重到24g甚至于更高。千万不要给没吃过附子的患者一下子开大剂量,这是很危险的。

  3. 对于以前有服用过大剂量附子记录的患者,可以从30g用起亦无妨。有的患者阳气衰退的过于严重,用到90g才能够痊愈恢复。但是这种患者毕竟是少数。

  4. 原方中砂仁要用姜汁炒,我舍弃了此炮制方法。直接加入干姜(相当于合方了四逆汤)效果也很理想,可见此炮制方法并非必须。

  5. 原方的龟板只用了6g,这个剂量比较少。浮热较重的患者龟板可以增加剂量,甚至于可以加入生龙骨、生牡蛎、磁石这三味重镇药物,强化潜阳的力量。这种方法被祝味菊称之为温潜法,以后我会做专题讲解。

  6. 龟板最好用醋龟板为好。我以前受到张锡纯生药论的影响,曾经在此方中用过生龟板,汤液煎出来腥臭难吃。使用醋龟板则没太多异味,而且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最关键的是,生用其实并不能提升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