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商周十供

 馱夫 2023-12-16 发布于福建

商周十供,亦称“商周十器”,计有:木工鼎、册卣、牺尊、亚尊、伯彝、蟠夔敦、宝簠、饕餮甗、夔凤豆、四足鬲。藏曲阜市孔子博物馆。


中文名   商周十供

别名

曲阜市孔子博物馆


形制古雅、纹饰精美,原为宫廷所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清高宗弘历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赏赐孔府。现藏曲阜市孔子博物馆。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月,乾隆皇帝第六次来到曲阜,举行盛大的祭祀孔子典礼。这次驾临曲阜非同往常,不但场面宏大,而且还奉其母老皇太后一同前来,更为巧合的是,时也正值皇太后八旬寿年。因此圣典尤隆。

乾隆这次驾临曲阜,还有一件值得提及的事,就是赐予孔府十件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礼器。这十件青铜器,被称作“商周十供”,至今珍藏在孔府内。

十供包括:木工鼎、父乙卣、亚弓觚、方鼎、饕餮飌、牺尊、伯彝、宝簋、蟠夔敦、夔凤豆。



木工鼎。商代。高25厘米,口径24.5厘米。圆口,鼓腹,直腿,直耳,三圆柱形鼎足,双耳在口沿上。腹内有铭文七字“作父戊鼎木工册”,三足及鼓腹上皆带兽面纹。通体温润光泽,遍生碧绿翠斑。上配紫檀木雕圆盖,盖上饰镂雕白玉钮,下配紫檀木座,篆刻“乾隆御赏”四字。


父乙卣。酒器,商代。高33厘米,宽25厘米。器呈椭圆形水囊状。鼓腹圜底,外撇圈足,盖为倒扣碗状,束颈较宽,内凹。蒜头盖钮,下为子口,盖为母口,腹宽处两端为双环耳,系粗绳纹提梁,正背面中为兽形鼻,素面。器内壁和盖内壁对铭“册父乙”三字。清代配紫檀木座,刻款“乾隆御赏”。器物铜色泛红,为传世久远所致。通体温润光泽。



亚弓觚。商代。高32厘米,口径21厘米,圆筒形,收腰,敞口。四面有凸起兽面纹一周,内有铭文“亚尊”二字,因此亦称为“亚尊”。遍体朱紫,温润光泽。配以紫檀木座,篆书“乾隆御赏”。


方鼎。周代。高25厘米,宽27厘米,器为方形,鼓腹,方口,口沿上置双方耳,下为四蹄形足,前后面鼓腹上各有方环纹一对,遍体红绿斑彩,温润光泽,并配以紫檀木盖和木座,篆书“乾隆御赏”。



饕餮飌。周代。高39厘米,口径27厘米,器物由甑、鬲组成。甑锅形敞口,拱形二附耳,甑底十字形开孔,下部契形子口,上部饰带状云雷纹,其他素面。鬲上部母口,袋状三足,腹饰凸起饕餮纹,无铭文。清代配玉钮木盖,檀木座,篆刻“乾隆御赏”。器物光泽温润,花纹清楚。



牺尊。酒器,周代。高29厘米,身长39厘米。通体为小牛形,酒自牛背注入,由牛口倾出。前腿直立,后腿微曲,双耳直伸稍后仰,小尾下垂。通体温润,暗黄如玉,由于传世年深日久,因氧化出现红斑,美丽壮观。清代时配以紫檀木座,上刻篆文“乾隆御赏”。



伯彝。又称伯簋,盛器,周代。高16厘米,口径24厘米。敞口束颈直腹,外撇圈足,两侧铸螭纹耳,正背面兽形鼻,下有立棱,将整个器物纵向划分为四区,花纹横向又以带纹划为二区,上部为细云雷纹,在鼻部组成二兽面,下部为粗云雷纹,在直棱处组成二兽面纹,圈足以凸棱鼻组成二兽面纹。缺盖,器内壁铭文四行二十字,漫泐不清,可辨者六字:“伯作尊彝用……永……”。清代配玉钮檀木盖和檀木座,刻款“乾隆御赏”。器物造型典雅,花纹清楚,富有光泽。


宝簋。周代。器为长方形,高9.5厘米,长34厘米,宽22厘米。上敞长方口,收腰,下底四角方形足,内有铭文13字,可辨识者为“自作簋其子子孙孙永宝用……”,其余二字漫漶不清,缺盖。此器配有木座,款刻篆文“乾隆御赏”。



蟠夔敦。周代。高24厘米,口径37厘米。圆形鼓腹,覆碗状盖。盖饰凸弦纹和带状蟠夔纹,下为契形子口。器上部为方形母口,饰带状蟠夔纹,下部为凸弦纹,圈足饰垂鳞纹,兽形三短足。无铭文,色泽青碧,光润异常。下配紫檀木座,篆刻款“乾隆御赏”。



夔凤豆。战国。器高26厘米,宽24厘米。有盖,子母口,双环耳,鼓腹,收腰,圆圈足。通体雕夔凤纹,内嵌金银,黄白交错,通体温润光泽。下配以木座,篆款“乾隆御赏”。

从弘历颁赐“商周十供”之事上

不难想象出

这次祭孔活动的规格是多么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