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晋之一曲胡笳救孤城(二十四)

 新用户10734tIE 2023-12-16 发布于浙江
319年,匈奴刘渊的侄子刘曜称帝,迁都长安。318年,司马睿在建业(今南京)称帝。
319年,司马保在陈仓(今宝鸡)自称晋王 ,改年号为建康,设置百官,但并不臣服于司马睿。秦州、陇州的氐人和羌人大多响应他们,于是有了一定的基础。
前赵主刘曜派遣多名将领攻伐,不能取胜。320年,刘曜亲自进攻陈仓,司马保部将王连战死,杨曼逃奔南氐。刘曜进而攻取草壁,路松多逃往陇城。刘曜又攻取阴密,司马保恐惧,奔往桑城。张春筹划侍奉司马保逃奔凉州,凉州牧张寔派部将阴监带兵迎接司马保,名为护卫,实为阻拦。
陈安原是司马模部下,司马模死后司马保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南阳王),陈安也就投奔到了司马保这里。司马保对陈安宠幸有加,司马保的部将张春等人妒忌,诬陷陈安有二心,请求除掉他,司马保不同意。张春等人就埋伏刺客刺杀陈安,陈安受伤,跑回陇城。后来陈安自称秦州刺史,投降前赵,陈安成为敌对势力,不久,司马保被陈安进逼,张寔派部将宋毅救援,陈安才退军。
司马保自称晋王时,张寔也有派使节进贡。但是向司马保表示友好,并不表示要效忠司马保,此时张寔已然成为了凉州的一个军阀,与司马保一起分享权力,这是他不愿意的。
司马保部将张春、杨次和别将杨韬不和,劝说司马保杀死杨韬,司马保没听从。请求攻打陈安,司马保又没听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张春和杨次一生气软禁司马保,并将他杀死 ,时年二十七岁。
司马保有阳痿的毛病,因此没有儿子,张春立宗室子弟司马瞻为王世子,自称大将军。司马保的部众离散,逃奔到凉州的有一万多人。陈安上表刘曜,请求征讨司马瞻、张春等人。刘曜任命陈安为大将军,进攻司马瞻、张春等人。张春逃跑,司马瞻投降,刘曜将他杀死。陈安抓住杨次,在司马保灵柩前将他斩首,用来祭奠司马保。陈安用对待天子的礼节把司马保安葬在上邽,谥号元王。(这样西晋在西部地区只有张寔这一支兵力了)
再说苟晞,苟晞置行台,立司马端为皇太子后,十分自满,蓄养婢女千人、侍妾数十,纵情享乐,刑罚和施政都很苛刻。阎亨上书谏止,遭苟晞杀害。苟晞属下的从事中郎明预知道后,抱病去见苟晞,以尧舜和纣王的对比劝谏他,终令苟晞面有愧色。
但当时人心已离,无人再为苟晞效命,部将温畿和傅宣叛离,石勒袭击苟晞所驻的蒙城。苟晞为石勒所捕,劝降后被任为左司马。一个多月后,苟晞和王赞图谋反叛石勒,欲投靠琅琊王司马睿,被石勒安排的卧底发现后射死。让石勒害怕的晋朝最厉害的一位猛将就这样死了。
早在312年傅祗立置行台时汉赵河内王刘粲就进攻傅祗,傅祗一个文官根本无力抵抗,傅祗一着急病逝世了,享年六十九岁。刘粲将傅祗的孙子傅纯、傅粹及官民两万余户迁至平阳。汉赵昭武帝刘聪追赠傅祗为太保,并任命傅纯、傅粹为给事中。灭晋后的五个权力中心,傅祗力量最弱,命却还算好。
八王之乱时司马家打得轰轰烈烈,其他人都不太有存在感,是因为兵权都在司马家族人手里。这些年来各路英雄豪杰都在自己招兵买马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不,同为晋朝官员的王浚与刘琨争夺地盘了。当时并州刺史刘琨令族人刘希在中山聚集兵众,代郡上谷郡和广宁郡都投向刘琨。王浚认为刘琨是侵入他的领地,为了夺回,不惜撤回原本正在讨伐石勒的军队,转以命他们对抗刘琨。
刘琨原是富家之弟,是金谷二十四友之一(以贾密为首的文学团体)八王之乱开始,他与好友祖逖有了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他们相约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故事。
刘琨出任并州刺史时,当时的晋阳经历战乱,已成一座空城。刘琨在左右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加强防御,不到一年晋阳就恢复了生气。
有一次,数万匈奴士兵将晋阳围困住,城内粮草不济、兵士恐慌万状。刘琨登上城楼,俯眺城外敌营,忽然他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于是朝着敌营那边吹起了《胡笳五弄》。他们吹得既哀伤、又凄婉,匈奴兵听了军心骚动。半夜时分,再次吹起这支乐曲,匈奴兵怀念家乡,皆泣泪而回。这就是一曲胡笳救孤城的故事。
当然刘琨数次抵御住了石勒大军的进攻,离不开他利用鲜卑族,以夷制夷的策略。
刘琨跟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猗卢结为兄弟,利用拓跋鲜卑的力量抵御匈奴汉国的进攻,攻破了刘虎和白部鲜卑的军队,因此刘琨上书表奏拓跋猗卢为大单于,把代郡封给了拓跋猗卢。但当时代郡属于幽州,幽州刺史王浚肯定不干啊,怎么把我自己的地盘当礼物送给别人了?所以王浚就带兵攻打拓跋猗卢,结果王浚兵败,因此王浚与刘琨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将代郡封给拓跋猗卢后,拓跋猗卢就要求要将自己的百姓南迁到代郡,所以刘琨就将楼烦、马邑、阴馆、繁畤、崞五县的百姓南迁,让拓跋鲜卑的力量进入了代郡,这也就奠定了后来北魏的基础。(注:鲜卑族也分很多部落的,比如拓跋鲜卑,白部鲜卑,宇文鲜卑,段氏鲜卑,慕容鲜卑等,他们互相也是打来打去的
另外刘琨是忠心于大晋的,而王浚已经有了自立山头的想法。所以这两个人互相仇视的情况一点都不输匈奴汉国的石勒。
王浚承制假立太子,备置百官,自领尚书令,后又安插自己手下亲信出任各个职位。王浚想称帝,其他人劝谏不是被外调就是被诛杀。当时名士霍原隐居在广阳山讲学,教授数千弟子,王浚称帝想得到霍原的认可,试探霍原,霍原默不作声,王浚六次聘请霍原出山当官都被拒绝,王浚衔恨在心。就诬陷霍原有称帝造反之志,把霍原收监处斩,悬首示众。“远近骇愕,莫不冤痛之。”以上种种行为都令士人愤怒,而同时因王浚为政苛暴,将吏又贪污残忍,地方政事令人民苦不堪言,很多人被逼逃到了慕容鲜卑,加上有旱灾和蝗祸,又失去了段部鲜卑的支持,于是内外离心,士卒疲弱。
312年,广平人张豺、游纶拥众数万,占据苑乡,当然他们实力太小,于是依附于王浚。石勒派出夔安、支雄等进攻苑乡时,王浚急忙派遣督护王昌率诸军与辽西鲜卑段疾陆眷及段匹磾、段文鸯、段末丕等共5万人进攻石勒所在的襄国。王浚也得到鲜卑的支持,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鲜卑贵族这在前面写过)
鲜卑段氏军进屯渚阳,石勒与之交战,皆败。段疾陆眷大造战具,准备攻城。石勒部众非常恐惧,石勒用张宾之计,在北城挖开20余道暗门,在鲜卑军攻城时,孔苌率精锐突然出击,猛袭段末丕(段末波)部,但是突袭依然不成功,孔苌退兵。段末丕狂追,一不小心,英勇的段末丕孤身一人追至石勒营门,被石勒伏兵所俘。段家军看到段末丕被俘,开始撤军,孔苌乘胜追击,鲜卑横尸30余里,获铠马5000匹。(古代战争撤军很容易造成混乱变成溃败)
段疾陆眷收聚余兵,驻扎在渚阳,派使者求和,送铠马、金银,并以段末三弟作为人质而换段末丕。诸将都规劝石勒杀死段末丕以挫败鲜卑的锐气。石勒说:“辽西鲜卑,是强健之国,与我素无怨仇,他们只不过被王浚所指使罢了。现在杀掉一人,而与一个国家结怨,不是上计。如果放了他,他们必定高兴,不再被王浚所利用。”于是接受了人质,派石虎与段疾陆眷在渚阳立盟,双方结为兄弟。而石虎与段末丕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收段末丕为义子,任命他为使持节、安北将军、北平公,让他回到辽西。段末丕感激石勒的大恩,一路上每天朝南拜谢三次,于是,段氏一心归附,从此王浚的威势渐渐衰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