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最大的智慧:修心

 富书 2023-12-17 发布于北京
一个人如果拥有强大的内心,学会自我疗愈,便能抵御生活中的一切风雨。

富书作者:绿萝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最难控制的是什么?”
高赞回答说:“人最难控制的,是自己的心。”
人生在世,一世修心。
身处繁华都市,修炼好自己的心境,实属不易。
正如杨绛曾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里所写:“人生实苦,终其一生,我们都要走在自我修行的道路上,完善吾心。”
人生,是一场立身行己的修行。
修好这颗心,才能在漫长的岁月里,坦然面对所有的不确定性。

                                                       有事心不乱


人生过半,我们阅尽人间百态,大抵能够淡定从容。

但总有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会让我们乱了心绪。
白岩松曾经说过:

“我们总觉得生活很累,其实并非生活苛待我们,而是我们的心境太容易被外物所扰,情绪太容易被外事左右。”

生活和工作中总会被有些事困扰,如何才能做到置身事外,不受这些外事影响,才是真正的本事。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棋技非常高超的棋手,下棋从没输过。

一天,他在棋馆里指导学生下棋。

有位客人举着一盘棋过来问他:“你看这盘棋有多少枚棋子?”

棋手看了一眼棋局,那是一盘已经下完的棋,根本无法确定是多少枚。

他回答道:“围棋总共361枚棋子,应该就是361枚!”

谁料那个客人从兜里掏出一枚棋子说道:“你错了,是360枚,大家都说你厉害,我看也不过如此。”

周围的人都看不下去了,指责那位客人是没事找事。

但棋手淡定地说:“看来是我水平有限,以后我会勤加练习。”

客人走了以后,其他人都问棋手,对此事为什么不作解释?

棋手说:“明知道他是来找茬的,又何必在意他会让自己乱心,影响心情呢?”

人生在世,不可能万事顺遂。

而人和人最大的差别在于,遇到事情时的心态,有些人遇事则乱,有些人遇事则不乱。

要想做到遇事心不乱,学会以下几点就掌握了修心的法门。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认知,一个人的认知有多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多强。

其次,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宠辱不惊,才是处世之道。

人到中年,经历得越多,看得越透,心态越稳。

古语有言:“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

管理好心情,万事皆安,如果心情无法安定,万事皆乱。

世间琐事诸多,只有你内心安定,才能更好地应对外界的风云变幻。

                                                      无事心不空

有人感慨地说,生活就是一天24小时的开始和结束,日子也是一天又一天的轮回。

确实,人生就是这样,在日出日落中循环往复。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生活,而是无聊。”

但日子过得如何,全在自己的选择。

心不无聊,生活再无趣,依旧能把日子过好。

自古以来,但凡学有所成者,大多都能在艰难的处境中,磨炼自己,方能有所作为。

曾国藩年少时不懂处世之道,屡次被免职。

在湘军建成之后,因为说话太冲,屡屡顶撞皇帝,被咸丰赶回老家,赋闲在家。

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开始潜心读书,研读庄子。

后来得到重用时,他深得庄子的精髓,变得谦逊平和、张弛有度,成为名家典范。

作家蔡澜曾说:“如何才能充实?多看书,多旅行,多观察别人是怎么活下去的,多学一点你想学的东西,就会感到充实。”

内心丰盈了,外事外物就看淡了。

心不空,才能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拥有有趣的灵魂和丰富多彩的内心。

前段时间,爆火的电视剧《狂飙》捧红了一众明星,其中张颂文家喻户晓。

他所饰演的高启强,从一个卖鱼的小贩成为黑帮老大,角色跨度非常大。

他却凭借扎实的演技征服了所有观众的心。

然而在之前,他一度无戏可拍,三年多的时间,被剧组拒绝800多次,遭受无数次打击。

但他并没有气馁,依旧对表扬充满热爱。

无戏拍的时候,他每天坚持练习发声、看书、看话剧;偶尔逛菜市场与小摊贩聊天,揣摩各种人物角色。

二十年来,他的角色大部分都是配角,但每一个角色,他都用心演绎。

这才有了《狂飙》里的卖鱼小贩高启强的精彩表演。

无论是被媒体大肆宣传那些曾经“艰苦”蛰伏的日子;还是如今《狂飙》大火后,被流量追逐的日子。

张颂文似乎永远都宠辱不惊,专注地走在表演的道路上。

人到中年,不肆意挥霍,也不孤独倦怠,才能在平淡的岁月中自给自足。

懂得在生活的锤炼中丰富心灵,托举起自己的不凡人生。

人生路上,坚定梦想,同时走稳选择的路,内心不空,梦想自会挥手相迎。

                                                     小事心不慢

心不慢,就是无论事情多小,都要认真去对待。

著名小说家狄更斯曾经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成为一个像您这样的写作天才?”
他的回答是:“天才,就是注重细节的人。”
“京瓷”的创始人稻盛和夫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当年他做研究员的时候,研究结果一度陷入了僵局,实验数据总是不理想。
一日,他看见一位前辈在仔细地清洗实验用的石块。
最初,他对前辈的行为不甚理解,认为石块有什么好洗的。
但经过多次仔细观察,他发现石块缺损处,会粘附上一些其他粉末。
新型陶瓷的材质特别细腻,粘附在罐磨机中的粉末就会成为“杂质”,阻碍原材料的精确混合。
这位前辈清洗之前,总是把石块上的粉末先刮掉,然后再用刷子仔细地刷洗。
刷完后,他还把石块擦得干净光滑。
而稻盛和夫当时认为清洗石块是杂事,与研发结果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清洗的过程很是随意。
因为清洗过程不彻底,导致杂质混入,测试结果总是不稳定。
经此一事后,稻盛和夫先生开始仔细地清洗实验物品,终于在实验数据上有了新的突破。
自此,稻盛和夫把“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作为了自己的座右铭。
一位哲人曾说:“细节的成功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
那些愿意花心思在细节上的人,会把小事做到极致,从而成就大事。
细节无高度,但无数细节的叠加,可以累积成为人生高度。
你对细节有什么态度,便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有的成功,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
耐得住寂寞,才能把小事做精;经得起打磨,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大事心不畏

听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没有100%的顺遂,既然彼此都是过客,那就以淡泊宁静之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云变幻的人间。”

只有看透繁华,才能坦然面对;只有平静淡定,才能从容走远。
大事心不畏,就是无论面前是什么样的困难,你都要克服恐惧,不畏艰险。

人这一生要走的道路,其实只有两条:一条是你必须走,一条是你选择想走。

必须走的路坚持走下去,才有机会把你选择的路走好。

第一条路叫不畏将来,第二条路叫不枉此生。

过不去的是磨难,过去的是重生。

想当年王阳明一身才华,久经沙场,却多次被流放。

不畏人心险恶,不畏前途渺茫,只身前往龙口道场,在恶劣的环境中悟出“修心”之道。

“戊戌六君子”中的谭嗣同面对敌人的屠刀,一腔热血毫不畏惧。

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终成千古名句。

大事心不畏,方可成大事;人生心不畏,方可顶天立地。

要知道,唯有做到大事心不畏,才能勇敢迈开脚步,找到新的方向。

然后,奋力打拼,期待命运的答复。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总是起伏跌宕,失意时,静待时机;得意时,谦和有礼。浮生聚散,又何必在意一时的得失。”

世事难料,跌入低谷,任谁都很难接受。

但若因为一时的打击,就心怀恐惧,很多机会也会因此擦肩而过。

与其痛苦和害怕,不如放下负担,熬过狼狈,迎接好运的到来。

真正的强者,都经历了千锤百炼,让自己成铁成钢,百折不挠。

任他疾风骤雨,依旧笑看风云。

周国平说:“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但可以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平静地承受落在自己头上不可避免的遭遇。”

人在低谷,不仅考验我们的勇气和毅力,更考验我们的内心。

一个人如果拥有强大的内心,学会自我疗愈,便能抵御生活中的一切风雨。

人生就是如此,遇事修性,遇人修心。

若那颗心能安定地度过一生,此生便无憾。

愿我们都能修炼好心态,在漫长的岁月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