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为先

 格武致知 2023-12-17 发布于重庆

两天前,一位好友留言说:想请教您,关于孝道怎么看,是不是封建王朝统治民众的工具,是不是人类社会繁衍的必然要求,在当今社会怎么辩证看待孝道?
我回答她说: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但问题也很大,也许,得需要一篇'小作文’才能回复您。于是,便有了此篇文章。‍‍‍‍‍‍‍‍‍‍‍‍‍‍‍‍‍‍‍‍‍‍‍‍
首先,说是统治工具,不太能够站得住脚,因为在上古时期(尧舜禹之前)就已经有孝道的概念了,可以说孝道是自下而上的,而统治工具则是自上而下的。
说是人类社会繁衍的必然要求,或也有些牵强。我且以为孝道是人性使然,甚至可以说是自私的基因决定的。一个人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以后,第一个要关注的问题就是自己从哪里来?怎么来的?明白了弄清这个问题后,懂得了自己的来之不易,理解了父母长辈们的辛勤付出后,孝道便总每个人内心的良知中自发地涌现了出来。就如阳明先生说的“吾性自足 不假外求”。

无独有偶,几乎同样的问题差不多的时间,另外一个好友也向我发出了“灵魂拷问”。她说自己的母亲是一个没有上进心,甚至是一个算不上合格的母亲。

于是,我就不假思索地说了一句:不管我的父母怎么样,我对他们感恩始终大于一切。

她似乎有点不太认同,随即问到:这个世界上也有十恶不赦的人,他们一定也是别人的父母,难道这样的父母也值得感恩吗?

不可否认,凡事都会有例外,我们且不可拿极端个例,去挑战这世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以及整个社会普遍的公序良俗。若是那样能够成立的话,的确这世间没有任何道理是经得起推敲与反驳的。

也没有任何“周礼”值得孔圣人去恢复的了。没有了孔夫子的“恢复周礼”,中华儒家文化也便成了无根之木。

阳明先生关于孝道说过很多自己的观点。首先,他说“善人也,而甚孝”。也即是说,区分一个人是否是真正善良,那他首先一定得是个极其懂得孝顺父母及尊敬长辈的人。这也是“百善孝为先”的道理,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赡养,并且好好地践行孝道的人,指望TA能够真正的与人为善,与整个社会为善,那大概率是不可能的,听上去也是可笑且荒诞至极的事。‍‍‍‍‍‍‍‍‍‍那样得善良,也一定是带有某种功利性又有表演性质的伪善。

其次,他说“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如果一个人既不慈又不孝,那这就是真正的作恶了,那一定是不争的事实,没有任何值得讨论的了。

再次,他还说过“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各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然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可见,孝道是考验一个人是否真正发现自身良知的最基本的标尺。

孝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没有表里如一的孝就没有真心实意的爱。在孝敬父母时,我们要发自内心,真心地为父母做事,用一颗真正的孝心让父母开心愉快,自己也就真正尽到孝道了。‍‍‍‍‍‍‍‍
我们常说得要拥有利他之心一样,其实, 你不用整天将利他之心挂在嘴边,只需要脚踏实地且一如既往地去做不损人利己的事,就已经是在践行利他了。
关于孝道,你只需要发自肺腑地心怀感恩,便能够做对一切的事情。我们或不必思虑过多,也不必考虑什么才算是孝道?你甚至不必考虑,他们相较于其他人的父母表现的是更好还是更差。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大可不必在这件事情上自寻伤害,乃至是自寻烦恼。
也许,你只需要明白最简单最基本的一件事就可以了,即没有他们便没有你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包括你的生命在内,你的生命是你在这个世间在意的一切事情的基础,是所有数字0前面的那个1。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你的内心还有良知,并且还能照见这样的良知的话。这里,没有任何道德绑架的意思,它无需刻意地绑架,它是自然而然地连接。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一个不孝顺的人,就像是一个欠了债的人,到了还债的时候,再去纠结借你钱的人当时有多么不不合流程,似乎就是变相地逃避或耍流氓了吧
我们是家国文化,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有时候,家或与国说得可能就是同一件事。父母也是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与他们相处,可以不用像《弟子规》与《三字经》里倡导的那样,可以不用割股奉亲。在他们面前,你可以拥有独立的人格(这一定也是他们更愿意看到的),可以更好地做你自己。
然而,关于孝道似乎没有太多值得讨论的。它就如同你来到这世间需要完成的因缘果业一般,你没法逃避,唯有面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