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尿多、总起夜,中医调治一招到位

 在水一方2 2023-12-17 发布于浙江

夜尿频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毛病却打扰了不少人的美梦,严重影响着睡眠质量。这里要给大家辟辟谣,临床上夜尿频数是指夜间排尿在3次以上,多于6次者称为重度夜尿增多。一般年轻人1-2次夜尿的情况是正常的。

中医认为夜尿频数与肾脏,膀胱的病变有关,又与人体的三焦气化功能有关。

生活中,夜尿频数多见于老年人。《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夜尿症多由于肾气不足、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膀胱所致,膀胱气化无力,加之夜间属阴,则阳气亏虚更甚不能固摄膀胱,以致夜尿增多。

因此,要从温补肾阳,扶助元阳的入手。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俞老常用的简便有效的外治方法:

1、泉穴位贴敷

晚1次。涌泉穴,又名“地冲”、“地衢”、“蹶心”,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其既可调整肾经经气,又可激发全身正气。

涌泉取穴方法为:仰卧或俯卧位,5个足趾屈曲,屈足掌,当足底掌心前面(约足底中线前1/3处)正中之凹陷处即是本穴。

用法:俞氏补法药粉以蜂蜜适量调敷成泥状,外以透气胶布固定于涌泉穴,每次外敷时间为1小时,每晚1次。

2、揿针手部夜尿穴

此穴为经外奇穴,在小指第1节及第二节横纹中点,有减少夜尿之效。可针刺,亦可在穴位贴揿针,一般多用金揿针。

三焦有通调水道之功。三焦气化失常, 可影响膀胱机能; 气虚则水道不约, 而致夜尿频数。临床治疗发现,夜尿频数针刺手少阳三焦经之外关穴,以调三焦之气,有显著的疗效。

接下来再给大家推荐几个常用的穴位:

曲骨:任脉腧穴,为任脉与足厥阴经之会,此穴能调理膀胱气机,使其蒸腾气化正常而小便自然通畅。横骨与肓俞同是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横骨主五淋,小便异常。肓俞有补肾固原之效。

气海:是膏之原穴,可温补下焦元气,扶助肾阳,鼓舞膀胱的气化。太溪为肾经原穴以及俞穴,可固摄肾气。

以上诸穴根据四部脉的情况灵活运用配合,可使肾气充盛,三焦气化有权,膀胱疏泄有节,夜尿频数自然迎刃而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