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一首很美的雪词《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

 qiangk4kzk8us4 2023-12-17 发布于云南

冬天很冷,但冬天的雪却很有温度。

比如范成大的《大雪送炭与芥隐》:

无因同拨地炉灰,想见柴荆晚未开。

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意思是:

没有缘由的一起拨弄火炉的灰烬,想要观赏紫荆花却还没有开放。不是大雪天非要给你送点炭,而是为了应这个景,写一首诗罢了。

表面来看似乎是为了写诗才给好友芥隐雪中送炭。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是否定的。好友芥隐是位隐士,生活清苦,又逢大雪,他担心好友受冻,所以刻意雪中送炭。

怕好友心里过意不去,他隐隐地告诉芥隐不要将这件小事挂在心上。既给好友送了炭,温暖了朋友,又写了诗,更重要的是他还顾及到了朋友的脸面。

友情,因大雪而更加深厚。

比如王维的《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意思是:

天冷夜寒,更声响起,黎明马上到来,照照明镜,看到的是自己衰老的容颜。

隔着窗户,听到风声撼动了窗前的竹子,推开屋门,大雪覆盖群山,一片雪白。

大雪飘洒在小巷中,宁静突显,落在宽广的庭院中,异常闲静。

试问我的好朋友胡居士,你现在怎么样呢?想来是安然高卧,柴门紧闭吧。

诗很美,情很真。

胡居士是王维的邻居,他生病时王维给他送过大米,时常接济他。

前三联写的是雪景,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天气的寒冷,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尾联忆胡居士而蓄势。

袁安卧雪,固穷守志。王维对好友胡居士高尚的品格非常仰慕。

友情,因大雪而更加纯洁。

苏轼笔下也有这样的一首温暖人心的词。大雪之日,他借助皑皑白雪,将自己对好友的思念寄托其中,情谊满满。

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

公旧序云: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撚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这首词作于元丰四年的一个冬天,距离苏轼被贬黄州已经快一年了。

初到黄州的苏轼,没有官舍,寓居在定慧院,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卜算子》: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乌台诗案给他带来的伤痛充斥在字里行间。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同于普通的文士。面对苦难,短暂的失意以后,他再次重振雄风,自愈力惊人。

朱康叔,二十四孝中的朱寿昌,当时他在鄂州任太守,距离苏轼被贬之地黄州较近。

他和苏轼相识于1070年,二人交好十年有余。苏轼初到黄州,生活窘迫,最基本的柴米油盐都无法保证。朱康叔得知,便派人送来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还常常写信宽慰好友苏轼。

苏轼是罪官身份,行动不便,自然无法外出访友,而好友这边也因公务繁忙,二人处在聚少离多的状态。

大雪之日,天气愈冷,相思愈浓。苏轼坚信,他想好友的时候,好友也定会想他。这世间有一种情叫做我想你的时候你也在想我,最美好的感情是双向奔赴。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词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

起句是从雪落的前一天黄昏写起,昨天晚上还是纤纤细雨,到了第二天一早,推开门帘,大雪快要平了房檐。雪之大可见一般。

苏轼面对这茫茫大雪,在这里并没有透露出一丁点情感。

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

放眼望去,江阔云低,就连那平日里随风飘摇的酒馆的青帘也无法看清。在大雪的笼罩下,江天相连,江岸齐平,一片开阔。

这两句是大手笔,是开阔之雪景,进一步描写雪之大。

雪,历来就和孤寂挂钩,苏轼也不例外,这就有了下文情感地流露。

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撚衰髯。

寒冷的冬日,诗人孤坐,没有人陪伴,只能借助吟诗来打发时间。很苦。有多苦?苦到用手不断揉着病眼、捋着花白的胡须。

上阕,写的是雪景,但是这场大雪并没有给他带来惊喜,相反有些许孤寂之感。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

使君:好友朱康叔

水晶盐:本是一种稀有的食品,具体是何物不得而知。常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和酒形影不离。因其稀有珍贵,客人不舍得食用,往往是喝醉以后,它还剩在餐盘里。李白有诗:“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后来,水晶盐地出现多指对朋友、上司等的感激之情。这里指的是大雪。

苏轼想象,好友此刻正在和客人一起喝酒,共赏雪景,醉态已显。而眼前这水晶般的大雪究竟是“甜”了谁呢?

何故如此一问呢?

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

苏轼想象,好友手持梅花,向东(黄州)望去,思念陶渊明。

这里的陶渊明指的就是苏轼自己,彼时的苏轼就和陶渊明一样,过着躬耕自足的日子,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是相通的。

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最后一句还是苏轼的想象。好友朱康叔看到这洁白的雪花,想到了远方的苏轼。说:“我的好朋友苏轼品行高洁如雪,非常可爱,竟然还有人嫌弃他”。

自有一种解嘲的意味,谁嫌弃苏轼呢?新党。嫌弃就嫌弃吧,不会因为他们的嫌弃就随波逐流。

所以说,整个下阕都是苏轼自己的想象。明明是他自己思念远方的好友,却偏偏用好友的语气来陈述。

苏轼,非常看重友情,对人十分真诚,他说:“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这是多么宽广的胸襟啊!如雪一样洁白无瑕的品格让人钦佩万分。

—君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