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说起八卦,那么绕不开的便是《易经》了 《易经》原是一本占卜之书,它由诞生之初到修编致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最后成书时间大约在商代末叶至周代初叶之间。 著作之人虽已无成考证,但实是集结了远古先民的众多智者,而周文王姬发,或许是最后的集大成者。 《易经》的构成有两个部分,分别是:经文 和 传文。 经文是讲占卜之术,他是先民趋吉避凶经验与智慧的结晶; 传文是对经文的文化阐述,是众多文学大能和《易经》的拥趸经无数春秋翻译而来,孔夫子亦是传文的重要作者之一。 八卦 八卦中构成的要素有两个符号,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爻', 阴爻:— —。 阳爻:──。 《易经》又仅仅运用这两个字符,构建出八个图形,这便是所谓的八卦。 ![]() 为了方便区分和记忆,古人编纂了一首口诀,从外貌特征与形状进行描绘: 乾三连, 坤六段, 震仰盂, 艮覆碗, 离中虚, 坎中满, 兑上缺, 巽下断。 易学中,八卦还有四个别称: 单卦、经卦、八纯卦、三画卦。 六十四卦 《易经》中,精妙的将两盘八卦进行重叠,构成八八六十四卦, 并为之取了名字,写作卦辞和爻辞,依次为 上经: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
咸、恒、逐、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央、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易学中,六十四卦还有三个别称: 重卦、别卦、六画卦。 方位 由于方位的不同,八卦分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两个系统。 先天八卦,又称先天伏羲八卦, 乾居南方,坤居北方,离居东方,坎居西方,震居东北,兑居东南,艮居西北,巽居西南。 八卦方位与四时变化联系起来,借以说明天时与节气变化的规律。 后天八卦,又称(周)文王六十四卦, 震居东方,巽居东南,离居南方,坤居西南,兑居西方,乾居西北,坎居北方,艮居东北。 按照《易经》“说卦传”的说法,八卦的排列次序是震、巽、离、坤、兑、乾、坎、艮,也就是起于震而终艮。 ![]() |
|
来自: 易玄91wavgkr7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