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82回 资治通鉴:职场生活,遇到艰难抉择时,要先学会权衡利弊

 鉴史悟道 2023-12-17 发布于浙江

《资治通鉴》秦纪二 第7卷

  秦二世皇帝元年(壬辰,公元前209年)

  【原文】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陈中豪桀父老请立涉为楚王,涉以问张耳、陈馀。

  耳、馀对曰:“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 党 ,为秦益敌;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则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陽,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懈也。”陈涉不听,遂自立为王,号“张楚”。

  【译文】

  及至陈胜率义军已进入陈地,张耳、陈馀便前往陈胜的驻地通名求见。陈胜一向听说他俩很贤能,故而非常高兴。恰逢陈地中有声望的地方人士和乡官请求立陈胜为楚王,陈胜就拿这件事来询问张耳、陈馀的意见。

  二人回答说:“秦王朝暴乱无道,兼灭别人的国家,残害百姓。而今您冒万死的危险起兵反抗的目的,就是要为天下百姓除害啊。现在您才到达陈地即要称王,是向天下人显露您的私心。因此希望您不要称王,而是火速率军向西,派人去扶立六国国君的后裔,替自己培植党羽,以此为秦王朝增树敌人。秦的敌人多了,兵力就势必分散,大楚联合的国家多了,兵力就必然强大。

  这样一来,在野外军队不必交锋,遇到县城没有兵为秦守城。铲除残暴的秦政权,占据咸陽,以号令各诸侯国。灭亡的诸侯国得到复兴,您施德政使它们服从,您的帝王大业就完成了!如今只在一个陈县就称王,恐怕会使天下人斗志松懈了。”陈胜不听从这一意见,即自立为楚王,号称“张楚”。

  【解析】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胡亥在李斯、赵高等人的操作下,顺利成为帝国的掌舵人。然而没有了秦始皇镇场子,天下那些苦秦久已的人开始躁动不安,就差一个能点火的人带头搞事情了。

  始皇帝去世不到1年,安徽大泽乡一带有一个叫陈胜的年轻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开了天下大乱的序幕。不久,陈胜吴广的队伍迅速拉起来了,并且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从安徽大泽乡打到河南陈地。进入陈地,陈胜就面临一个重要的人生抉择,是否称王。

  在事业的重大十指路口上,陈胜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于是便向当时非常知名的贤士--张耳、陈馀咨询。二者叫他暂时不要称王,而是派人拥立六国后人,陈胜没有听从对方的建议。

  陈胜这样做对不对呢?我们无法去评判陈胜的选择,但是可以帮忙分析如何做决策,以及称王的好坏。

  一、向别人征求意见之前,要有自己的战略格调。

  面对重大的人生抉择的时候,很多人跟陈胜一样也会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才好。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时寻求他人的指点,就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别人的建议能给自己启发。

  秦王朝残暴不仁,陈胜等人被逼无奈,于是揭竿而起,没想到在短期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好比一个世代为农的普通人,突然一夜之间中奖暴富起来,不知所措。

  人在面临两难选择时,向他人寻求帮助,是可以理解的。所以陈胜便向陈县里两个比较出名的贤者寻求帮助。结果对方给的建议是先不要称王,而是派人拥立六国后人,让这些人帮助壮大队伍。

  张耳的话显然不符合陈胜的胃口,于是他就自立为王。然而陈胜这种做法无疑让张耳等人难堪,既然过来征求对方的意见,结果却又没有听取对方的话。

  陈胜既然有自己的想法,他为什么要向别人征求意见呢?

  首先,陈胜率领劳苦大众起义,没想到事情发展那么顺利,以为这都是自己的能力,却忽略了天下大势这个红利。当一个人做自认为很困难但是却轻松搞定的事情时,就会迷失自我。但是又不确定后面能不能良性发展。

  其次,陈胜获得巨大成功后,但又不确定后面的事情是否能继续良性发展下去,这时,两个非常有名望的人--张耳,陈馀在当地。于是出于本能,就向对方咨询。

  最后,张耳帮陈胜分析当前的情况,但是对一个没什么文化的泥腿子来说,突然获得泼天富贵,根本看不透事情的本质,所以就跟随本性选择道路。

  如果陈胜真的有大志向,跟曹操,朱元璋那样,遇到问题了,先自己分析一个,然后听取谋士的建议,如果对方的话更有建设意义就执行,如果不听从那就要提出更有远见的想法。

  一个真正想出来做事的人,无论你当前的状况怎么样,要先有自己的格调,不能被眼前的困惑迷失了双眼。在向别人寻求帮助时,既不能全盘照抄他人的建议,因为容易成为别人的思想傀儡,也不能全盘否定了他人的建议,既然寻求帮助就要发挥别人的才智,否则那还要别人干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别人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路线。

  古今中外,在各个领域成就大事的人,都不是人云亦云或者固执己见的人。他们在没有成事之前,也会遇到困惑,但是无论怎么样,都能保持自己的特色。比如政治上的曹操,刘邦,朱元璋等人,他们身边虽然有很多谋士,但是他们都能保持自己的特色,学会优化意见并做出最佳选择。相反,像吕布,袁绍,项羽这样的人,他们听不见别人的建议,喜欢固执己见,最后都身败名裂。

  二、陈胜不听从张耳等人的建议,称王有什么好处?

  陈胜在特殊时期,抓到时代趋势,振臂高呼,就能掀起风浪,现在称王恰恰是最好的时机。因为这不仅能满足个人的虚荣心。

  再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豪言壮语,这可都是陈胜说的,现在称王就能实现当初立下的flag。

  还有就是称王,能获取巨大的名声。

  毕竟,无论陈胜要不要称王,秦军必然会率领部队来剿灭他们。如果他带领着部队到处乱窜,他们迟早会被敌人包围。甚至可以预见,陈胜打下一块底盘,人手不够,其他地方很容易被秦军攻陷。如果不称王,那么他就没有其他名义,委派其他手下镇守占领的根据地。

  但是如果称王,那么他的组织就有了基本的政治构架,先不说是否成熟,起码只要有这个架构在,其他人要想往上爬,就得听从他的安排,他就有利益捆绑其他人。

  跟着陈胜一起造反的那些人,他们可不是靠义气或者一时激情,更不是靠梦想,而是靠利益。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陈胜此时已经有钱了,他就能够靠钱来赏赐笼络更多下面的人。

  但是除了钱财之外呢?这个时候,称王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你成为大王,那么其他人就可以被你封官。

  有了官位和权力,就能更好地笼络人心,让其他人死心塌地跟着你干。

  如果陈胜不称王,那陈胜能给他们什么名分呢?

  陈胜称王相当于他们这帮流寇有了合法地位,不仅攻城略地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而且更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

  三国时期,诸葛亮。荀彧等人为什么不加入黄巾军而是加入刘备,曹操队伍?因为前者的队伍在世人看来是草莽流寇,后者都是替天行道的正义势力。

  所以,陈胜称王不仅能满足他个人的虚荣心,还能为队伍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其他人为了前途,也会听命于组织。

  三、陈胜称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材料中陈余、张耳说的就不去细说了,说一些他们没说到的。

  1、枪打出头鸟。

  之前说过,不管陈胜是否称王,秦军必定来剿他。但是如果他称王了,那么第一个收拾的就是他。称王相当于一个火力吸引。

  一个政权圈定了势力范围后,它就有排他心,任何在这个范围内另起炉灶建立新政权的必然会优先消灭,因为新政权的起来就是名正言顺跟自己对着干。陈胜不称王最多就是不听话捣乱,称王就是新建政权。

  2、名不正言不顺。

  当初陈胜造反起义的时候,是拿着扶苏、项燕的名号,本来还能收拢一波民心,毕竟同情和怀念着两个人还是有不少,以他们的名义还能继续拉拢人。

  但是如果陈胜称王,就相当于自立为王,没有经过任何确立的山头册封,那么他这个行为的合法性就为零。

  那个时候的社会,还保留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册封思想,不管是王位还是其他爵位,你的权力必须要有可追溯性。就算是刘邦,他的势力当时也非常大了,他也要接受项羽和义帝的册封,就算后来的朱元璋,他也接受了小明王的册封。

  严格来说,中国历史上那些王朝开创者,他们基本上都接受过某个政权或者这个政权内接受其册封。

  你陈胜的王位怎么来?

  没人封,自己封。

  陈胜往上捯三代、十代是什么?啥都不是!那陈胜这个王位就等于凭空窜出来的,没有任何含金量,站不住脚。

   一旦陈胜称王,那么就相当于告诉追随自己的人,他怎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对抗暴秦,解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前后一比,这样效果以及号召力显然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启发】

  1、遇到重大人生抉择或者特殊问题时,要善于向别人寻求帮助。

  有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要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特别是自己迷茫很困顿时,思维很容易宕机。这个时候,不要继续耗下去,而是走出去,换一个环境,然后找一个不涉及相关利益的第三方寻求帮助。他人虽然不是当事人,不能感同身受,但是起码给出的建议,能启发我们。

  2、想要做成某个事业,不能太老实要虚伪点。

  陈胜带头造反的目的,其一是为了推翻暴秦的统治,其二是为了获取权力和地位,但是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事业。这个无论是放在项羽还是刘邦身上,都一样。但是你要看时机,不能在事情还没成时,就过早把自己的私心暴露出来。就算有人知道你想称王,也要把话说漂亮点。就好比老板带领其他人做事一样,不能说你们要好好给我赚钱,不能偷懒。而是说大家好好干,争取过年前都能赚到钱回家。实际上,团队的大头都是老板拿走了。

  3、学会聚拢人心,有人就有天下。

  人性有很多弱点,在利益面前,禁不住诱惑,目光短浅,就会优先选择利益,然而失去了人心后,将来必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与人性抗争,该自己的东西要努力争取,不该自己的东西,就算可以得到,也要先做人。陈胜因为私心重,在不适合的时候,称王,这相当于把大家的努力都归结于自己,把被秦军剿灭了风险给了团队。你是实现称王的愿望了,但是其他人看见你吃香喝辣,自己还只是一个大头兵,自然就不乐意了,时间就了自然就会人心涣散。当初朱元璋面对是否称王,也有过艰难抉择。但是经过他人提醒,最后放弃了,称王的想法。你不称王,大家都是兄弟,交流起来不会生分。

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鉴史悟道】,免费获取【如何成为领导心腹】 。

和20万历史爱好者共同研读《资治通鉴》,学点通鉴智慧,少走十年弯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