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中医辩症的核心

 天行健-9 2023-12-17 发布于江苏

大家好,我是自学中医的荷咏踏歌。今天来聊聊辩症的核心是什么?

图片

中医的辩症最重要的是四诊参合也就是望闻问切,除非扁鹊华佗等临床经验丰富的神医在世,否则现在的中医四诊合参缺一不可。
在望闻问切中,其实切脉是最后的验证前三诊的,现在的大夫有的不问诊,有的问诊随便几句,主要是靠切脉。
但是,仅仅脉诊,远远不够,还有大量需要学习的辩症基础。
说道辩症这事,是即基础,又复杂。
或者说,一旦你过了辩症关,至少会比各种西医检查更准确,我说的是,符合中医看病思路的准确。
有些习惯于泡在网上学习的中医人,会少了一颗学习基础的心。
喜欢找秘方,或者是想,学习一些简单的症状,等到看病,习惯性套用经方或者验方。
可惜这样的看病,总是与高疗效南辕北辙。
非常喜欢干祖望老先生所说的,看病第一个环节,问诊,可不是可以敷衍了事的,问的越细致,越是心中有数。
比如说失眠。

整宿失眠是心的问题;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的问题;1到3点是肝的问题;3-5点是肺的问题;总是做梦,睡不踏实是气虚了。

再比如口渴。
如口不渴,兼不想喝水。
如兼有恶寒喜暖,必是寒邪兼有阳气损伤;
如舌苔薄白,脉浮濡,是表湿;
如舌苔白厚,脉象里沉,是里湿;

如口渴又欲饮水,频频饮水而不解,是燥邪伤津;
若兼有大汗、脉象洪大,是阳明热症,或温病邪入气分;
若兼有小便不利,饮水不止,伤寒蓄水;
若兼有五心烦热,夜间为甚,是阴虚火旺;
如口渴不欲饮(如果喝水喜热饮)。为湿热。有热则渴,有湿则不欲多饮。
饮水即吐。若兼有小便不利,是寒蓄水饮;
若脉象见浮,或寸弦有力,是暑邪入肺。

这两个例子,只是从睡眠和口渴两个方面的辩症,如果你的基础牢,病人说一句,你心里加个条件,在方子里写一味药,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中医师,如果再结合基础知识能判断出根源在哪,开的方子直达病根,就是大医了。

所以说,基础牢靠,心中自然有数,也就想到于你有了众多的武器,有这样完善的武器库,在看病一节,症状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看病,才慢慢成为可能。

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见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