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医学》刊登中国科学家关键突破:癌症筛查的黄金时代准备就绪

 m175 2023-12-18 发布于黑龙江
11月20日,国际医学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表明,通过“平扫CT+AI”的结合,准确识别早期胰腺癌病变,这意味着,我们或将拥有大规模筛查早期胰腺癌的有效手段。

根据文章披露的数据,研究团队之一,阿里巴巴达摩院医疗AI团队和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的临床伙伴一起用PANDA模型对2万多真实临床场景中的连续病人进行筛查的过程中,共发现了31例临床漏诊病变,其中2例早期胰腺癌患者目前已完成手术治愈。

在Nature Medicine为该文配发的评论文章中评价其为“极具前途的方法“,指出一个医疗影像AI的黄金时代已准备就绪。

Fullscreen button
《自然·医学》刊登中国科学家关键突破:癌症筛查的黄金时代准备就绪
《自然·医学》刊登中国科学家关键突破:癌症筛查的黄金时代准备就绪
© 由 商业新知 提供
撰文 | 李珊珊
 ●                   ●                    ●

一个年轻的影像科医生想要向胰腺癌开战

在开启这段技术的壮志之途前,先讲一个悲伤的故事。

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的曹凯医生,在做学生时碰到的一位给予他巨大的耐心和充分的试错空间的老师突发胰腺癌,那位医生本身就是肠胃科的主任医师,医院几乎集中了中国最好的胰腺癌诊疗资源,全力抢救,然而,因为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确诊后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老师还是去世了。

老师去世后,曹凯仔细翻阅老师的体检资料,发现一张确诊前10个月时为了进行肺结节筛查而拍摄的平扫CT片子,如果仔细看,调窗不断放大,病变的位置便能看出与健康的影像不同。然而,如果不是先入为主的知道这个人有胰腺癌,这样的细微区别几乎很少人会注意到。

一叶知秋,层林尽染,来携程,享秋日定制美景!
一叶知秋,层林尽染,来携程,享秋日定制美景!
广告
携程
这个发现让曹凯非常震惊,这会不会是一个方法,可以不再“让胰腺癌把我们身边的挚爱亲朋一个个夺走”?

因为平均五年生存率不到10%,胰腺癌是中国乃至全球生存率最低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被称为“癌中之王”,中国知名的流行病学家吴尊友也是因这种肿瘤而去世。它是美国第三大致死癌种,预计2030年会升到第二位。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 7 位,女性的第 11 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 6 位,且死亡率和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
另一方面,胰腺癌的诊治又一直举步维艰,根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最近给拜登癌症登月计划的建议,几大主要癌症死亡率都在降低,只有胰腺癌在升高。对于胰腺癌,至今没有什么特效药,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的治愈途径,然而,因为胰腺癌早期患者并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到了晚期。

曹凯说:“胰腺癌预后不好,一个重要原因是发现的都比较晚,确诊后能够作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不超过20%”。

最近的一些比较权威的临床研究表明,早期或者偶然发现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可以很高,比如9.8年,然而,即便是临床指南,也并不推荐普通人群开展胰腺癌的早筛。

曹凯解释:不推荐胰腺癌早筛,一个原因是胰腺癌的发病率不高,普通人群10万个人里仅有不到13个胰腺癌,开展早筛需要使用昂贵且有辐射风险的增强CT,成本效益太低;另一个原因则是胰腺癌的早筛工具普遍准确率不高,用起来不“趁手”,会出现很多误诊的情况,会给老百姓增添许多不必要的恐慌。”

那么,平扫CT能不能成为一个靠谱的胰腺癌早筛工具?自老师因胰腺癌去世之后,这个问题如同一棵种子,埋在了这位年轻医生的脑子里,直到有一天,通过共同朋友的介绍,曹凯碰见了一位人工智能专家——达摩院医疗AI团队负责人吕乐。

吕乐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毕业后先后在西门子和NIH从事医学影像和临床信息学方面的研发十余年,见到曹凯之前,吕乐早已参与过很多涉及慢性病和癌症肿瘤疾病的人工智能和临床解决方案的研究。

这位人工智能专家对胰腺癌的深入了解令这位放射科医生非常震惊,而这位放射科医生提供的关于平扫CT中早期胰腺癌迹象的信息同样令人工智能专家非常吃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