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狂风中的北京结

 千年的墨家 2023-12-18 发布于北京
1. 太冷了!早上7:30在北京结长城上,气温零下16°C,据说这是北京1951年来,排名第三冷的清晨。寒风打在脸上如针刺般疼,带了厚绒手套,可十个手指还是像冰棍一样麻木,相机镜头因为霜冻住而很难拧动了。但不管多冷,我依然像一块石头,坚守在一堵残墙下。

2. 上周三和周四的冬雪席卷北京城内外。我打电话问了,比起金山岭司马台一带,还是箭扣长城的雪更厚。于是,我们在周五中午出发箭扣。乡村山路上的雪很厚很滑,幸亏带了防滑链,才顺利到达西栅子村,在玲珑小院住下。第二天一早5:20,天还漆黑,我和两位驴友结伴,顶着漫天星斗,打着头灯,穿着雪套和冰爪,走上了通向北京结的山路。大约6:30,爬上了铁箍楼。在铁箍楼向左上行,通向鹰飞倒仰和佛头,前不久那里死过一个67岁的驴友。向右上行,通向北京结。在北京结上看日照金楼是我们的计划。

3. 此刻,寒风凛冽,风吹着白雪在山坡打旋,正是所谓白毛风。我们手脚都冻得僵硬了,向上走,风只会更大更冷。二位驴友说不上去了,他们在下面飞无人机算了。于是,我一个人踩着新雪,迎着山坡加速吹下来的西北风,向北京结攀登。

4. 当我终于站在北京结上时,正是蓝光时刻。晨曦微熏,染红了天边。山野却依然黯淡冷峻,像一幅白底蓝墨的钢笔画。风果然更大更冷,我躲在一堵矮墙下避风,不时探出头看看东方日出的方向。

5.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映红了半个天空。

6. 跨过重重山峦,阳光缓缓向我的脚下山谷漫来,像红色岩浆一样灌进山谷。大概是山影的遮掩和角度的关系,最先被照亮的竟然是山谷中的这段墙。初升的太阳光特别艳,金墙宛如蓝冰世界中的一块玛瑙玉。

7. 接着,整个西大墙都被照亮了。

8. 西大墙如一条金带,分开了昼与夜,明与暗。景色的壮美,令我痴迷了。

9. 雪后的山野很奇特,并非很多人想象的那种纯白,而是麻麻点点的白。因为山里风大,树冠上并没有树挂,只是林间覆盖着厚重积雪,树就是那些麻点。这景色似乎是白色的奶油蛋糕上,洒满了黑芝麻,初升的太阳,又来抹上了几道巧克力酱。老乡告诉过我,北边那座最高峰叫铁坨山,山上没有树,只有积雪完全覆盖着的高山草甸,所以它很不一样,完全纯白色,像是西藏的那些真正的雪山

10. 这段墙是北京结下的那段以惊险著称的天梯,这时化身为金梯。

11. 令我惊讶的是,沿着这段天梯,踩着晨光,竟然爬上来了一群年轻人。要知道,即使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也只有艺高胆大的徒步者敢于挑战这段险墙。

12. 他们看到我,也很惊讶,说没有想到这么早,北京结上已经被人占领了,直问大哥您是几点上来呀。

13. 我和他们聊天,才知道他们是“徒步强国”户外队的,其中不少人还是第一次来爬箭扣。年轻人佩服我的勤奋,我佩服年轻人的勇敢。中国未来的强大,还真需要有这样一群富有勇敢冒险精神的年轻人。

14. 他们的领队说请大哥给我们拍一张合影吧!

15. 年轻人们说北京结上太冷了,赶紧继续行进吧,于是他们前呼后应,热热闹闹地,风一样地走了。

16. 当最后一个年轻人离开,山谷重新归于寂静。

17. 只有我流连忘返,踯蹰难行,希望等待光影的继续变化。

18. 山下的西栅子村旧水坑,昨天晚上我们住在这里。日头很高了,小山村静悄悄的,似乎还在蒙头酣睡,盖着厚厚的白雪棉被。

19. 当阳光完全变白,照亮了整个山谷时,我独自下山了。

20. 来时的新雪,已经布满了纷乱的脚印。

21. 强烈的风,把墙头的雪吹成了流线型。

22. 听说,大约十多年前,北京结上有一棵造型苍劲的松树,成为了北京结的标志物。可惜不知什么原因,松树死于某个冬季,春天没有醒来。

23. 今年北京的冬天这么冷,又该有多少冬眠者在睡梦中死去呢。

24. 这个敌楼里,终于没有风了。晒着阳光,像电流通过了电阻,我的身体温暖起来,手指也恢复了感觉。我整理一下装备,拿出登山杖。

25. 穿过林海雪原,下山的道路清晰轻松,分外惬意。

26. 最后回头看一眼铁箍楼上的一棵树。它站在风口上,年轻又勇敢,独立不羁,像年少时的自己

横屏附图
附图1,阳光最先照亮的一段墙。

附图2

附图3

附图4,刀把楼。徒步强国的年轻人,就是从这里上墙的。

附图5

附图6

附图7

附图8

附图9

附图10,铁箍楼。这个楼本来无名,为了保护这座楼的原貌,文保部门用铁条四面箍住了它。所以,我私自为其起名铁箍楼。

附图11,从山下回望,左侧山峰为佛头,右侧山峰为北京结。北京结是内长城和外长城的结点,因此得名。

*******END***********

本文是2023年12月16日的记事;

本文的图片和文字皆为作者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