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园林|佛像|西洋楼|圆明园遗址

 君临天下100 2023-12-19 发布于湖北

1861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给友人的信中赞叹道:“圆明园就如同月宫的城堡一般令人神往。”这座世界独一无二的园林,当时的瑰丽如同月宫一般。圆明园初建于1707年,最初是康熙帝赐给四子胤禛的园林。随着历代帝王的添砌扩建,它成为了清代大型皇家园林,融合了中西园林建筑之精髓。

园中水域占地的一半,拥有三十处小园林,如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等,以及模仿西湖和庐山的水景。此外,欧式园林建筑“西洋楼”更是独具特色,将巴洛克风格和勒诺特风格完美结合。在圆明园的辉煌时刻,它是理想和艺术的典范,堪称园林建筑的巅峰之作。

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众多文物,如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景泰蓝麒麟、以及“地天母”佛像等。这座园林的瑰宝,完美展现了中国古代手工业高超艺术的内涵。

然而,悲剧在19世纪60年代发生。道光时期,国力日渐衰落,英法联军入侵中国。1860年,英法联军攻克北京,圆明园成为侵略者的劫掠目标。士兵们在园中肆意抢夺,宝物如同被波澜汹涌的海浪裹挟,外国军官更是借机大肆破坏。大火席卷园中,历时三天三夜,焚尽了这座艺术殿堂。数不尽的文物,包括珐琅器和佛像,都在这场浩劫中毁于一旦。在这场野蛮的劫掠中,三百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惨遭火海,生命骤然终结。

同治时期,皇帝曾试图重建圆明园,但由于财政拮据未能实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着手保护圆明园遗址。1976年,圆明园管理处成立,开始清理和修缮。1983年,圆明园开始重建,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然而,重建的难度不言而喻。幸运的是,现代科技的进步为圆明园的修复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考古工作者进行考察和挖掘时,他们有了惊人的发现——在断壁残垣下,竟然发现了大约五万多件文物。

挖掘出的文物数量之庞大,让人疑惑而关注。专家解释说,当时圆明园的水域面积占园地的二分之一,正是这一点让侵略者未能将圆明园夷为平地。大火虽然烧毁了许多文物,但一些地方未被完全破坏,而且一些文物掉落进水中,幸免于劫。通过进一步的挖掘,数万件文物得以重新见天日,其中不乏保存完好的珍品。

这个消息无疑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好消息。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沉寂后,五万多件文物如今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中,有一等的国宝级文物——鎏金铜象首,目前得到妥善保存在博物馆中。

对于重建圆明园的争议,人们各抒己见。一些人主张还原昔日的辉煌景象,让后人能够一窥这人类艺术的巅峰之作。而另一些人则反对,认为留下的断壁残垣可以让人不忘那一百多年的国耻,让世界看到英法联军的罪行,并起到警示作用。

无论如何,侵略者的罪行都是无法抹灭的历史事实。历史会记得那场悲剧,岁月也会。150年前的圆明园毁坏,如同去年的巴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