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方的海路【原创】

 振王府图书馆 2023-12-19 发布于湖北

今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访华,和中方总理进行中俄政府领导人定期会晤。这是米舒斯京本年度的第二次访华,也是中俄总理两个多月内的第二次会晤。再加上中俄最高领导者今年三月份和十月份的互访行程,中俄之间的高层交往之密集,可见一斑。

当前的全球大背景是俄乌战争大局已定,乌克兰自己也宣布了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接下来的俄乌战争肯定不会停下来,但也不会再出现巨大的战役规模。从目前来说,俄罗斯现在还需要不断清除乌东境内的乌克兰武装存在,而乌克兰也必然在防御之中逐渐收缩到有利于自己防守的位置。基于美欧等国的援助减少,乌克兰发动大规模反攻的力量虽然不足,但如果稳定心态,专注防御的话,西方的援助对它还是有作用的。从欧洲安全的角度上考虑,即便美国减少了对乌的军事援助,欧洲,特别是德国和中东欧国家以及北欧诸国,还是需要乌克兰这个国家来作为他们的缓冲墙。欧洲人刻在骨子里的对俄恐惧症,是没有办法转变成对俄罗斯的爱的。只要乌克兰不举手投降,它获得欧盟的援助就始终存在。只是处于多乎哉,不多也的状态中而已。欧洲人出钱,乌克兰人出命,倒也是一桩公平买卖。欧洲人获得安全,乌克兰人获得'希望’。对于双方来说,这买卖或者也是划算的。美国算个中间商,只要你们这桩买卖成了,那么它也就可以事了拂衣去了。烂摊子对于美国来说,从来都是一扔了之的。除非这堆烂摊子里还能榨出油水来。

于是我们也就是可以推断出,俄欧关系短期内是好不了的。为了证明俄欧关系无法恢复不是自己的责任,普京总统前几天还放话说,自己当年太傻太天真,以为欧美不信任俄罗斯只是暂时的,只要俄罗斯够努力,够诚意,就一定能够获得欧美的友谊。等到自己不傻不天真的时候,才发现,俄罗斯和欧美完全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关系。欧美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再次肢解俄罗斯。说完这番话后,米舒斯京就来华访问了。

向东看,已经不是俄罗斯的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没得选的结果或者也是一种最好的结果。正是因为没得选,所以才会更坚决,也只能更坚决。

向东看的俄罗斯自然不会真的成为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说的那样:“俄罗斯将会成为中国的附庸。”俄罗斯有自己的大国雄心,它与中国的合作是建立在让俄罗斯强大的基础上,而不是让俄罗斯成为以前和欧美国家相处的那种位置。就像普京自己说的,他现在已经不傻不天真了。

2023年前十一个月中俄贸易总额达到2200亿美元的事实来看,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已经具备了取代俄罗斯和欧洲的贸易可能。目前,俄罗斯方面的目标是在2030年,中俄贸易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数值,那么中国取代欧洲成为俄罗斯最大也是最重要贸易伙伴的目标就是完全可以达成的。俄欧贸易的总额最高也不过是2856亿美元。所以,从政府层面而不是政治层面上来看,中俄之间的合作也必然是前景广阔的。

但这个广阔的基础又来自哪里呢?中俄肯定不能局限于能源和轻工业产品上的合作,这样就很难突破3000亿美元。即便在重工业上,也会因为俄罗斯的人口所需和产业规模而很难达到这一目标。而且,从俄罗斯方面来说,它也绝对不会把鸡蛋放到中国一个篮子里来。谋求多样化的贸易方式,才是不傻不天真的俄罗斯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昨天,胡塞武装在红海又炮击了两艘货轮。并宣布,无论哪个国家的货轮,只要是运货前往以色列港口的,都是它的攻击目标,这个无论,从理论上来说,也包括中俄的。这种对红海的封锁,可以说已经到达到了无差别层面。当然,如果胡塞武装不这么说,而是把中俄伊朗等国的货船给区别出去,那么基于商业考量,以色列方面自然也就会雇佣这些国家的货船为自己运输货物。而且中俄等国还不能拒绝,一旦拒绝,那就是承认了自己是哈马斯和胡赛武装的支持者。目前的中俄,虽然谴责以色列在加沙的暴行,但也不愿意就此站队,从而让这个世界的矛盾更加激烈和明面化。

但是,胡塞武装的这种做法,无疑让红海这条黄金水域充满了危险。很多国际轮船货运公司都已经宣布将暂停通过红海进行航运。而红海水道的主要目的地并不是以色列的埃拉特港,而是经过苏伊士运河前往地中海,并最终到达欧洲。比如中国在希腊经营的比雷埃夫斯港,就是中国通往欧洲的主要货运码头。如果红海水道的安全长期得不到保障,对于以色列固然是一种灾难,对于中国以及和欧洲有着密切贸易往来的亚太国家,也不是一件好事。虽然目前中国的货运公司并没有宣布暂停红海航运,但如果事态延长,红海安全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那中国和欧洲的货物贸易必然会受到影响,即便中欧班列跑的再快,也无法和海运的贸易量相提并论的。

而从胡塞武装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它已经不仅仅只是作为一只红海的拦路虎了,它的目标势必会发展成影响中东未来局势的一支生力军。当前的中东,还是美国人的中东,美国在中东的诸多国家都有驻军或者保持军事顾问的角色。想要正面赶走这些美国人是不大现实的,也是伊朗和胡塞武装以及叙利亚等国无法做到的。但是胡塞武装这次似乎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这个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说过《斗战之门》。美国人在阿富汗历经二十年都没有消灭塔利班,反而被塔利班赶走。那么它在也门遇到的情况就是一样的。它同样打不败长期浸淫在游击战中的胡塞武装。美国擅长的是利用强大的武力来摧毁小国政府,但却并没有战胜某支游击队的成功经验。【基本上都是失败的教训,甚至三十年前在索马里就已经是这样了。】

所以我们看到,面对胡塞武装对红海航道的封锁,美国人并不是拿起大棒一顿猛捶,而是要召集多国联军来应对红海危机。也就是说,要集中多国的舰船来为红海航道保驾,而不是想办法解决胡塞武装这一威胁。这也说明了,美国在短期内是没有办法解决胡塞武装对红海的威胁的。而从长期来说,胡塞武装及其背后的力量,目标也是不是封锁红海航道,而是要逐步削弱和摧毁美国在中东的力量存在。对于中东各国来说【以色列除外】。只有摆脱美国的控制,它们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发展。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如果想要构建一个真正安全和自由的亚欧大陆一体化,美国因素的削弱也是必然的趋势选择。暂时的红海航道不安全,如果能够换来长久的中东和平,那从总账上来说,也是值得的。

说了这么一大堆,和米舒斯京访华又有什么关系呢?前几天,俄罗斯副总理兼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表示,中国有兴趣开展北方海路的基建工作。同时,这位副总理还表示,2024年,北方海路的货运总量可以达到5000万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2022年,东亚【包括东南亚】和欧洲的海上货运量为1502TEU。这个TEU就是标准集装箱,我们按照每个集装箱十五吨算,那么远东和欧洲的贸易总重量大约为两亿三千万吨。北方海路的占了其中的五分之一差一点。也就是说,如果北方航线能够达到这一目标,那么北方海路即便不能取代红海航道,也可以承接很大一部分货运量了。而且,从北方航道要比走红海航道要近三分之一的航程。还没有马六甲海峡卡脖子的风险,没有索马里海盗的威胁,更加省去了苏伊士运河的过闸费。其中的运输成本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北方海路作为刚刚形成的一条新通道,沿海的航运基础设施配套是严重不足的,作为这条航道的主要拥有国,俄罗斯自身又不具备打造这些配套设施的能力,那么基建狂魔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了。邀请中国合作,打造北方海路,从而重新构建这个世界的新贸易格局,对于俄罗斯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它保证自己成为世界强国的有利条件之一。而红海航道的危机,恰恰成为了俄罗斯发展北方海路的机会。如果中俄双方在这方面达成了合作,那么对于中俄双方来说,未来几年内把双方贸易额提高到3000亿美元也就不是一座空中楼阁了,而是看得见抓得着的现实。

这世界的变局总是宏大而细微,宏大的,我们高度不够无法概览全貌,细微的我们目光不够,无法细致体察。只能从一鳞半爪中看到一些自以为是的东西。但这世界在变,却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