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密,ADHD孩子益生菌应该这样补才对——

 ADHD互助联盟 2023-12-19 发布于重庆

涛哥的ADHD家长社群里面,经常会讨论益生菌话题。

这篇文章结合相关科学研究给大家解答一下家长们相关问题:‍‍‍‍‍‍‍‍‍‍‍‍‍‍‍‍‍‍

“ADHD群体究竟要不要补充益生菌,为什么?”

我们先来看一篇研究报道。

1 肠-脑联系



ADHD的病因是复杂的,诸如遗传、环境、围产期损伤等都会增加ADHD的患病风险。

最近,科学家们开始关注肠道微生物的变化和失衡,对神经发育障碍的发生以及临床治疗产生的潜在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自闭症谱系障碍、肠易激综合症、帕金森氏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精神障碍有关。

肠道菌群能够产生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和GABA等神经递质,这些递质在ADH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作用。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s)是指在神经系统中传递信号和信息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神经元之间进行通信,以传递信息和调节各种生理和行为过程。不同类型的神经递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影响着情绪、认知、注意力、运动控制等生理和心理过程。

上述提到的神经递质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

多巴胺(Dopamine):与奖励、动机、情绪和注意力有关,参与了情绪调节和动机驱动。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也称为诺尔培尼弗林,参与了警觉性、注意力和情绪的调节。

血清素(Serotonin):影响情绪、睡眠、食欲和社会行为,被认为与抑郁和焦虑有关。

γ-氨基丁酸(GABA,Gamma-Aminobutyric Acid):主要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有助于平衡兴奋性和抑制性信号

肠脑轴是一种复杂的双向通信系统,连接着肠道微生物群和中枢神经系统。它由多种生物学途径组成,通过这些途径,肠道微生物和大脑可以相互影响,从而影响情绪、认知功能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

具体来说,肠道微生物群不仅可以直接调节和产生神经递质,还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短链脂肪酸的分泌以及血脑屏障的可渗透性影响大脑活动。

反之,大脑活动也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种群和组成。

2 微生物影响



通过整合过往研究的结果,研究者发现在肠道微生物群与ADHD之间的关系方面并没有产生特别一致的发现

例如有的研究发现ADHD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较低,有的研究则没有报告显著结果。

有的研究发现特定菌属的丰度与ADHD的严重程度相关,例如双歧杆菌,奈瑟菌和厚壁菌等。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受限于小样本和不同年龄,对ADHD特定的肠道菌群生物标记的研究并没有一致的发现,但作为ADHD的致病因素之一,通过益生菌调节和干预肠道菌群进而改善ADHD症状仍然是可能的办法。

3 聚焦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有益的微生物,通常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对维持肠道健康和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益生菌补充可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患有ADHD的儿童可能会比健康儿童更可能患有胃肠疾病,益生菌的补充有主与减少这些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嗜酸乳杆菌GG,作为一种益生菌,可以稳定肠道通透性屏障,降低患ADHD风险,并缓解ADHD症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将益生菌纳入临床治疗的补充手段仍然有一段路需要走,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研究,涉及更大规模的患者群体,并使用不同的评估方法。目前的研究仅仅提供了一个应用的可能性。

4 总结与启示



总之,这个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ADHD和肠道健康之间的关系。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肠道健康,例如通过饮食来维护健康的肠道菌群。同时,我们也可以关注益生菌的潜在益处,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益生菌产品,要不要补呢?怎么补呢?

答:

1.目前的证据主要来自动物实验和有限的人类研究,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些发现。

2.此外,益生菌的种类和剂量也是关键因素。不同类型的益生菌对身体的作用可能不同,因此选择适合个人需求的产品很重要。

3.如果家长们尝试了一线干预方法之后,发现效果不佳,且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适合A娃的益生菌,但是不要抱有太高预期哦~

4.最后,一直有家长让我们帮忙推荐益生菌。

如果有家长对益生菌类产品有一定认知基础,并且想尝试,但是不知道如何选择,想少走一些弯路,那么可以公众号后台私信:“肠道菌群”

全文完!

参考文献:

Kalenik, A., Kardaś, K., Rahnama, A., Sirojć, K., & Wolańczyk, T. (2021). Gut microbiota and probiotic therapy in ADHD: A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110, 11027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