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河北历史部分选择题(试题立意)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2-19 发布于甘肃

图片

1.张家口尚义四台遗址文化遗存分为五组。第一组出土了打制、磨制石器,第三组发现了炭化的粟与黍,第一至四组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址,五个组都出土了陶器。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兴隆洼遗址    

D.二里头遗址

试题立意】对家乡的追述是建构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面向

【解析】依据题干“张家口尚义”“打制、磨制石器”“炭化的粟与黍”“半地穴式房址”“陶器”等信息可知,此遗址应为新石器时代北方文化遗存。兴隆洼遗址是距今8000多年前的原始村落遗址,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发掘出170余座半地穴式房址,也发现了粟和黍,与题干所反映的文化特征最为相近,故C项正确。北京人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那时的人们使用打制石器,从事采集和渔猎,故排除A项。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居民种植水稻,故排除B项。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官殿建筑和青铜器,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故排除D项。

【答案】C

2.春秋时期诸侯所铸青铜器的铭文中有“徐王”“越王”等称谓,而《左传》等文献却称上述诸侯为“子”。由此可知

A.该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B.出土文物信息较为可信

C.当时各国君主专制逐步确立       

D.史料会体现一定主观性

试题立意以青铜器铭文与历史典籍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意在对不同史料价值进行辨析。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深入分析史料,领会青铜器铸造者与撰史者的主观意图,准确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依据题干,诸侯所铸青铜器的铭文与历史典籍对诸侯称谓的记载存在差别,诸侯所铸青铜器的铭文中“徐王” “越王”为其自称,而《左传》等历史典籍称上述诸侯为“子”,旨在维护分封秩序,这说明两种类型的史料都体现一定的主观性,故D项正确。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分封制,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故排除A项。出土文物的信息可信度也需要其他史料进行佐证,故排除B项。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

【答案】D

3.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1。这可用于说明,明代

图片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B.农具制造工艺革新   

C .种植物种日渐增多

D.集体劳作形式盛行

试题立意彰显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光辉灿烂,体现了劳动立意的特征。

【解析】题干展现了明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等信息,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属于精耕细作的范畴,故 A 项正确。题干虽有“农具制作”以及“造制农器之图”等信息,但无法体现农具制造工艺的革新,并且题干中的“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并不属于农具制作范畴,也无法体现种植物种数量的变化,故排除BC 两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D 项与题于所述时间不符,故排除。

【答案】A

4.晚清时期,常关、海关、厘金局三者业务范围变化示意图2如下,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图片

:常关负责管理水路沿岸与主要内陆贸易,收入归中央厘金局负责管理地方贸易,收入主要归地方。

A.清政府财政自主权逐步削弱

B.列强资本输出缓慢增加

C.税收机构重叠影响行政效率

D.地方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试题立意】通过晚清政府财政自主权逐步削弱的历史事实,深化学生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的认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解析】晚清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海关管理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被列强控制的海关逐渐攘夺常关、厘金局的业务,列强逐步控制清政府部分财政,清政府财政自主权逐渐削弱,故A项正确。资本输出是指一国政府或个人为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而对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关税是指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与资本输出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海关、常关和厘金局三者的业务范围的变化,不涉及行政效率问题,也无法反映财政收入的增减情况,故排除 CD两项。

【答案】A

5.3为留存至今的一封实寄信件封面,上面贴有19303月“赣西南赤色邮政”的邮票。由上述材料可知

图片

A.革命根据地注重基层组织建设

B.苏维埃政府初具国家政权形态

C.江西和湖南革命政权走向联合

D.革命统一战线影响力不断提升

试题立意】通过革命文物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所进行的国家制度探索,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解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根据地建设,在根据地开始进行国家政权建设的探索,邮政为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材料信息可知,当时苏维埃政府已经发行了邮票,邮政已经开始运行,体现出苏维埃政府初步具备国家政权形态,故B项正确。信封上的寄收信息,无法支撑根据地注重基层组织建设的结论,故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出信件是从江西寄至湖南的,无法得出两地革命政权走向联合的结论,故排除 C项。革命统一战线由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此时,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故排除D

【答案】B

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总工会号召在国营企业开展劳动竞赛。上海机床厂劳动模范盛利改进了39种工具,创造了3年完成5年工作量、产品质量合格率月均达到99%以上的优异成绩。这体现出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顺利推进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得到贯彻

C.技术革新助力了经济体制改革

D.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有序开展

试题立意】本题以一个具体事例,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者积极参加劳动竞赛,投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场景,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新中国政权的认同,通过劳动竞赛的生活情境,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认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解析】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劳动模范盛利的事迹作为一五计划期间国营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典型,说明广大国营企业通过劳动竞赛改进了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反映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顺利推进,这与社会主义改造无关,故A项正确,排除D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于 1958年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渐展开,皆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因此排除BC两项。

【答案】A

7.16世纪早期,伊比利亚人来到南亚,把马尔代夫的海贝运回欧洲,然后再将其转运至西非,作为货币购买奴隶及其他商品。这一做法

A.拉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     

B.开创了亚非贸易网络

C.导致了价格革命的爆发     

D.助推了资本原始积累

试题立意】资本原始积累具有贪婪与掠夺的本质,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不同区域文明的影响

【解析】由题干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16世纪早期)、空间信息(伊比利亚半岛、南亚、欧洲、西非)及以海贝作为货币购买奴隶等信息,联系“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等必备知识可知,伊比利亚人把南亚马尔代夫的海贝运回欧洲,再将海贝转运至西非作为货币购买奴隶和其他商品,后来又把奴隶贩卖到美洲等地,这是资本的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故 D项正确。15世纪晚期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故排除A项。亚非贸易网络早在新航路开辟前就已经存在,故排除B项。价格革命是指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等现象,16世纪早期的奴隶贸易虽然使欧洲殖民者获得了财富,但这仅是欧洲殖民者获取贵金属的手段之一,不足以导致欧洲价格革命的爆发,故排除 C项。

【答案】D

8.1931年夏,国际计划编制问题代表大会在阿姆斯特丹召开,苏联的计划工作经验被列为主要议题之一。苏联代表团带来的报告和资料在会上很快被散发一空。材料表明

A.“苏联模式”获得认可

B.西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

C.资本主义制度弊病初显

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备受关注

试题立意】本题引领高中教学注重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同时期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资本主义国家希望从苏联的计划工作经验中得到应对危机的启发,因此苏联的报告和材料备受关注,故D项正确。“苏联模式”最终形成于1936年,晚于材料所述时间,且材料无法体现其他国家对“苏联模式”的认可,故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故排除B项。19世纪早期,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题干所述时间与C选项不符,故排除。

【答案】D

9.有美国军事评论家表示:“越战失败后,(美国)被迫放弃在巴拿马的重大利益……从巴拿马撤退和降旗,即使只是象征性的,也会被作为美国是纸老虎的新证据。”这一观点反映出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西方阵营的分化

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动       

D.第三世界的合作

试题立意】美国霸权地位的下降和世界多极化趋势

【解析】侵略越南战争的失败说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受阻,面对巴拿马人民的不断斗争,美国被迫放弃了在巴拿马的重大利益,这反映出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动,故C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逐渐分化,材料反映了美国与越南、巴拿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反映出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故排除BD项。

【答案】C

:参考汤红亮老师课件《2023年河北历史高考试题解读

王老师个人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