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给历史留下思考

 新用户95462329 2023-12-19 发布于北京

昨天,杰兵抱重病之躯来访,送了我一本名为《康庄往事感评集》的书(以下简称《感评集》),里面收录了我十一年前写的书评:《读“老光棍”苏国龙,品白描人物》。

图片:杰兵所著《康庄往事》及朋友编辑的《感评集》。


我们谈了许久,吃了顿便饭。别后,我开始翻书阅读,特别重点看了几篇知青圈外的年轻人的文章。对《康庄往事》,有读者评价“既没有歌颂式的肯定,也没有伤痕文学式的全盘否定”,给“纵论国是却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触”,“文学和历史价值我们还得慢慢看”……类似的文字还有一些。书还未读完,头脑中却已跳出了七个字:给历史留下思考。

图片:为了延缓病情发展,杰兵开始练习书法大字。


这思考包括社会层面的,也包括个人层面的。比如“主流专制”下的“全面否定”的论点;比如“以非主流的身姿” 写“前三十年主流思想”的书评;比如对知青上山下乡“不是要培养哪一个人”,“而是一把种子撒下去,总会有几颗长成参天大树”的议论是否值得,比如对个人的公与不公…… 等等。

图片:杰兵(左二)和他的知青战友。


要说这本书,必先说杰兵其人。我和他都曾是老三届知青,我是无奈下乡去了边疆的建设兵团,他是自愿插队去了晋北最穷的农村。我们都写过有关知青经历的文章,我和99.99%的知青一样,写的是“我、我们”,他却反其道写“他、他们”。在我所看到过的所有知青回忆录里,这样的写作角度,绝无仅有。

图片:2011年深秋,杰兵品尝机井出水。


我们结识于2010年他父亲的追悼会。其父赵凡,原农业部副部长,是终结文革知青运动的关键人物,用令人动容的“孩子们”的呼喊,睿智地化解了45年前那场“不回家,毋宁死”的危机,推开了千百万知青返城的大门。

图片:杰兵的父亲,赵凡1978年在云南知青绝食现场。


杰兵,自愿插队康庄——推荐上大学——分配社科院——申请再返康庄的经历,超出了很多同代人的认知。有人说,杰兵对康庄的土地和人的情感,甚至超过很多农民对故乡本土及乡亲的眷恋。故此,他在2014年完成了一本呕心沥血之作:《康庄往事,一位北京知青的记忆》(以下简称《往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19年修订再版,三次印刷。


《往事》之大受欢迎,原因很简单。“父亲是这场知青运动的终结者,儿子是一段知青人生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带着真诚的时代感,同时又与自己的亲历拉开一定的时空间距的自述式写作,不仅可以更好地还原那段历史和那一群人,而且可以把这种还原顺畅地传递给受众,尤其是年轻人。”(摘自《感评集》)

图片:2011年9月的康庄清晨。


“当代不修史”。杰兵也为《往事》“没有正面阐述对上山下乡运动的看法”做了解释:“有些问题不是自己这代人现在能说清的”。如此,《往事》留下了思考,可以成为后来研究者最好的借鉴资料,让后代的修史者能更客观地思考知青及相关历史。

图片:1971年,杰兵(右后一)与康庄知青。


我有幸在成书之前,阅读并在网上转载过他的一些文章,也有过交流。今天再看其他读者,特别是一些后知青时代的读者的评论,感慨不已。许多知青历史的亲历者,争论的是“悔”与“不悔”,回首的是“荒废的青春”。而《康庄往事》的文字背后,却有更深一层我们现在还不能下定论的东西。

图片:杰兵和夫人黄梅。


《感评集》里有几篇与杰兵素不相识,甚至也没留下真实姓名的读者的文章,他们不约而同地将杰兵与“领路人”作对比,说两人“一样是洋溢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还晒出了他对梁晓声的一段对话:“我跟你笔下写的那些知识青年是不一样的。我这个人是要求自己压力越大,意志要越强。”这段话同样适用于杰兵。

图片:2011年,杰兵在打井工地与乡亲们核对《往事》书稿意见。


年轻读者与我在十几年前初识杰兵的感觉何其相似?如果不是因积劳成疾,重病退出一线岗位,杰兵当有更大作为。好在他写出了一本能给历史留下思考的《往事》,对于我们,尤其对下一代、下下一代,意义不可估量。这不是夸大吹捧,已经可以从《感评集》中不同观点的碰撞看出端倪。

图片:与杰兵合作编辑张家界挂历。


我们这代人常爱做这样的总结:长身体时遇到“三年灾荒”,学知识时遇到“文革动乱”、就业时遇到上山下乡……潜台词是:我们这代人真够倒霉,历史对我们不公平。如果去网上搜一下,从50后到90后,都有不同内容的顺口溜在调侃着自己的无奈。各个年代出生的人,似乎都觉得历史对自己不公。

图片:2011年清晨,杰兵与乡亲们在一起。


这种与上一辈、下一辈的纵向对比,并没有太多意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艰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历史的发展不会跳过任何一代人,历史也会把发展的重担压在每一代人的肩头,不论他们要承担多少苦难,他们都得或被动熬着,或努力奋斗。熬不过来就沉沦,就颓废,就毁灭,努力奋斗就会有所作为,就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图片:2011年,杰兵在康庄征求《往事》书稿意见。


历史是公正的,又是不公正的。对个体而言,这世界原本就没有平等的起跑线,更没有绝对平等的外部环境。而对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整体,这世界又是公平的,都会有优劣、强弱、贫富、上下的差异,也一定有人被抛弃,有人成为弄潮儿。正是这许许多多对个体的不公,组合成了对一代代人整体的公正。

图片:2011年,杰兵与乡亲们在炕头上聊天。


一个人是懒惰还是勤奋,是一味怨天尤人还是不屈不饶,人生都会以她独特的方式给予回报。如果总是一味抱怨客观,不公的噩梦真的会永远笼罩着你。我坚信从宏观意义上来说,历史对每一代人(非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图片:2011年,杰兵回康庄。


同为文革中上山下乡,为什么有人在回忆时为“青春被荒废”而痛心疾首?去争论“悔与不悔”?而杰兵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气,一个这样的字都没有”(摘自《感评集》)?难道真有非此即彼的绝对,非对即错的不可逾越吗?其分歧在于立场和感情,在于思考问题的视角。

图片:2011年,杰兵回康庄打井时与乡亲们交谈。


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陶行知说“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其义强调的都是“知行合一”。探讨知青上山下乡的意义,就在于剔除其政治运动层面的荒谬,在知行观和认识论范畴内,特别是在社会人文领域,挖掘出有价值的遗产,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我们实在没必要在倒洗澡水时,把孩子也一起泼掉。

图片:1971年秋,杰兵(左一)和五个生产队长。


《感评集》文章的作者,既有杰兵的同代知青,也有康庄的乡亲,还有90后的大学生。尽管对那段历史各有不同,甚至相左的评论,但许多人都注意到杰兵的一段话:“我们不要用自己的经历去否定别人的经历,也不要用自己的感受去否定别人的感受。”理解了这句话,再用这句话去思考,我们会更理智一些。

图片:2011年,杰兵回康庄。


刚看了《感评集》的三分之一,心有所感,不吐不快,匆匆落笔,难免谬误。待细细看完,也许还会有更多体会。

图片:2008年秋,杰兵在康庄与乡亲们见面。

注:所有的黑白照片均翻拍于《康庄往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