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腿痛就一定是腰椎问题?浅谈坐骨神经卡压与CT追踪

 明月照水中 2023-12-20 发布于广西

Image


腰椎间盘突出是最常见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之一,引起的症状多是自腰下部向腿部放射的疼痛,简称腰腿痛。那是不是所有的腰腿痛症状都是腰椎间盘有问题?

当然不是,这次我们来了解一下人体最粗的神经--坐骨神经引起的腰腿痛。


坐骨神经来自L4~S3神经根前支,上部(L4,L5)形成腰骶干,下部S1,S2,S3前支单独发自骶前孔。

Image

坐骨神经的组成

梨状肌借3个肌齿起自第2、3、4骶椎骶前孔外侧面,甚至是骶髂关节囊,向外经坐骨大孔止于股骨转子窝及大转子上缘。坐骨大孔被梨状肌分成了梨状肌上孔与梨状肌下孔。坐骨神经则由梨状肌下孔穿出进入臀区及股后区。

Image

STL:骶结节韧带;P:梨状肌;Ol:闭孔内肌;SN:坐骨神经;GT大转子;QF股方肌;GM臀中肌;GMax臀大肌

梨状肌下孔出来的神经还有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和阴部神经。

但是,坐骨神经也存在变异,这种变异主要在于其出盆腔即经过梨状肌时,会发生6种变异。

Image

a、未分裂的坐骨神经走行梨状肌下方(正常);b、分裂的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及下方;c、分裂的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上下;d、未分裂的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e、分裂的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及上方;f、未分裂的坐骨神经走行梨状肌上方

分裂的坐骨神经外侧(靠大转子)则为腓总神经,内侧(靠骶结节韧带)则为胫神经。

此外,梨状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变异主要体现在止点上,也有4种情况:

Image

A、梨状肌正常,53.6%;

B、梨状肌与上孖肌和闭孔内肌止点融合,29.5%;

C、梨状肌与闭内肌和臀中肌止点融合,13.4%;

D、梨状肌与臀中肌止点融合,3.6%

正常的梨状肌与正常的坐骨神经很少发生卡压,但偶尔也存在骶结节韧带增厚,对其形成卡压。

但在变异状态下,尤其是坐骨神经与梨状肌都存在变异,这种卡压机率会显著上升。

梨状肌卡压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臀中部相当于梨状肌投影部位的疼痛,并向股外侧、股后侧、小腿外侧放射。


大部分病人有间歇性跛行和下肢痛,蹲位休息片刻可缓解,极少有腰痛症状;亦可有臀部、股部等肌肉萎缩表现。

其中,疼痛部位与腰痛的极少发生,是其与椎间盘突出造成症状的最大区别。

此外,还有梨状肌紧张试验和直腿抬高试验可以直接检测出坐骨神经卡压症状,这里不再作介绍。

坐骨神经及梨状肌如何在CT中寻找?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坐骨神经出盆腔时位于坐骨结节和大转子连线中点部位,在股后区则行于股二头肌长头与大收肌之间。

Image

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中点(十字交叉)

在这个部位,主要的肌肉有臀大肌、股方肌、下孖肌。这三者都是横向走行,而坐骨神经则纵向走行,由此可以确定坐骨神经的位置。

Image坐骨神经出盆腔部(黄色)

Image坐骨神经大腿上部(黄色);臀大肌(红色);股二头肌长头(绿色);大收肌(蓝色)

继续向下则较好追踪,大腿后部甚至专门给坐骨神经形成了通道。

Image

Image

坐骨神经大腿中部(黄色)

在CT中,坐骨神经的灰度值稍低于肌肉,自大腿中部往下,则有一支较长的穿动脉(一般认为是股深动脉终支)伴行,故而较易辨认。

小测验(点击圈内答题)
坐骨神经起自哪几个神经根 (     )
A.L1~L5
C.L3~S2
B.L2~S1
D.L4~S3
权威医学解剖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