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气散:耳聋耳鸣】精

 昊晟堂 2023-12-21 发布于山东

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晚服通窍活血汤,早服通气散,一日两付,三、二十年耳聋可愈。

通窍活血汤:赤芍一钱3克、川芎一钱3克、桃仁三钱9克研泥、红花三钱9克、老葱三根切碎、鲜姜三钱9克切碎、红枣七个去核、麝香五厘0.15克绢包。

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钟,去渣,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方内黄酒,各处分两不同,宁可多二两,不可少,煎至一钟。酒亦无味,虽不能饮酒之人亦可服。
方内麝香,市井易于作假,一钱真,可合一两假,人又不能辨,此方麝香最要紧,多费数文,必买好的方妥,若买当门子更佳。麝香可煎三次,再换新的。
大人一连三晚吃三付,隔一日再吃三付。
若七、八岁小儿,两晚吃一付,三、两岁小儿,三晚吃一付。

【方歌】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通气散:治耳聋不闻雷声。余三十岁立此方。
柴胡一两30克、香附一两30克、川芎五钱15克。为末,早晚开水冲服三钱9克。

柴胡为君药:理气解郁,宣通阳气,以其升散之性直走少阳而通耳窍。
香附为臣药:辛香走散,疏调气机以开郁结。
川芎为佐药:疏理血中之气,升散透达,上行头目,下达血海,中开郁结,使一身气血通顺畅达。

1、神经性耳聋

通气散加味:柴胡、川芎、香附、骨碎补、牛膝、熟地各20g,石菖蒲15g,葛根30g。
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
同时作穴位注射,选耳聪、听宫、听会穴(听宫、听会张口取穴,两穴交替使用,每次选取1穴),用丹参注射液2ml均匀地注入上述2穴位中,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治疗神经性耳聋30例,痊愈6例,显效7例,好转12例。
[肖明珍.通气散加味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30例.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488]。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38岁。2001年10月8日就诊。
双侧不明原因耳聋、耳鸣1年余。听力检查:听阈在10~30dB。根据纯音听力图骨导曲线呈渐降型,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现诊见耳聋、耳鸣,伴头目眩晕、失眠、烦躁,舌苔薄,脉弦。用通气散加味配合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1个疗程后,耳聋、耳鸣好转,余症明显减轻。2个疗程后,听力基本恢复正常。

2、久聋

通窍活血汤:桃仁12g,红花12g,赤芍药10g,川芎14g,麝香0.2g,老葱10g,生姜4片,大枣24枚。
通气散:香附14g,川芎12g,柴胡8g。
加减:
兼气虚弱者,通窍活血汤加党参30g、当归10g、益母草10g;
气逆上浮者,通气散加紫贝齿30g、半夏10g、怀牛膝9g;
耳鸣严重,孔窍闭塞者,上两方加连翘9g、地龙5g;
外感风邪,邪闭耳窍,两方均加路路通5g。


合用治疗气滞血瘀型久聋86例。
早服通气散,每日1~2剂,晚服通窍活血汤,每日1剂,连服21日后停服5日,再服21日,此为1个周期,连续用药6个周期。
显效45例,有效39例,总有效率97.7%。
[潘勇,岳媛萍,陶怀燕.通窍活血汤合通气散治疗气滞血瘀型久聋86例.河北中医.2006,28(5);361]
典型病例:孙某,女,54岁。2001年10月31日初诊。
患者于5个月前突发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后渐加重,明显失聪,言弱声低,耳中蝉鸣样声,头晕目涩,间歇性全耳聋。舌质紫黯,脉细涩。
查:双侧鼓膜混浊,略有增厚,气、骨导时间均缩短,气导鼓导比较试验(RT)呈弱阳性,鼓导偏向试验(WT)音感偏健侧,听力曲线呈平坦型,响度重振试验阳性,前庭功能减低。
西医诊断为双侧感音神经性进行性聋;
中医诊断为久聋(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窍。
方用
通窍活血汤加减:桃仁12g,红花12g,赤芍药12g,川芎18g,麝香0.2g,老葱10g,生姜6片,大枣24枚;
通气散加减:香附14g,川芎12g,柴胡8g,路路通10g。

早服通气散,晚服通窍活血汤,饭后1小时温服,前5日,通气散量加1倍,2方连服21日,停药5日,再服21日。服药2周期后,患者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听力状态,各种听力检查指标均正常。

3、链霉素中毒性耳聋

男患,9岁,学生。1982年3月15日因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就诊。
西医诊断为气管炎合并扁桃体炎。经注射青霉素320万单位,链霉素3.5g,病愈。1个月后逐渐出现头晕、耳鸣、耳聋。请五官科会诊检查外耳道、鼓膜正常,语音测验,1米内正常谈话听不到,诊断为链霉素中毒性耳聋。
于1982年4月10日转我科治疗。
经用通气散加味治之,处方:柴胡50g,香附50g,川芎25g,白芷25g,共为细未,炼蜜为丸,每丸重5g,每日早晚各服1丸,共服半月而愈。随访六年零三个月昕力正常。
[王玉生,常玉兰.通气散加减治疗链霉素中毒性耳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3(1):5]

4、分泌性中耳炎

在经咽鼓管注药治疗的基础上,全身配合中药通气散加赤芍、石菖蒲治疗。
通气散由柴胡、香附、川芎组成,
耳闭甚者,加赤芍、石菖蒲。
伴有耳鸣者,加蝉蜕、远志。
治疗渗出性中耳炎46例,痊愈28例,有效10例。
[徐志荣,刘理进,刘选良,等.经咽鼓管注药治疗渗出性中耳炎33例.江西中医药.2004,35(1):25-26]。
典型病例:张某,女,5岁。2004年10月8日就诊。
双耳听力下降3周余。3周前患儿感冒后家长发现其对外界声反应逐渐迟钝,去他院就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建议全麻下穿刺治疗。家长欲保守治疗,遂来就诊。患儿一般情况可,查鼓膜有液平,双耳听力损失约35dB,声阻抗示双耳负压约300Pa。
处理:薏苡仁12g,泽泻12g,云苓12g,通草8g,藿香8g,石菖蒲12g,葛根10g,地龙10g,丝瓜络12g,路路通10g,白芷8g,蔓荆子8g,香附8g,川芎8g,桑枝8g5付,水煎服,日1剂。并给予麻考滴鼻液滴鼻,每日3次。患儿听力有明显好转,稍予加减,继续服用,共服药15付,听力恢复正常,中耳负压消失。
[申琪,李莹,李丽.李莹教授治疗耳胀耳闭经验.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34):60-61]。

5、鼓膜外伤后耳鸣

王某,女,35岁,2000年5月12日初诊。1周前患者左耳被人打伤后耳鸣、听力下降。曾在当地诊所服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刻诊左鼓膜充血、后下方有1个4mm'穿孔点,边缘有血迹。
电测听示:左耳中度传导性耳聋。
患者头晕、耳鸣,情绪烦躁,舌质暗,脉弦。
证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方用通气散加味:柴胡、当归、赤芍、龙胆草、石决明各15g,川芎、香附、丹皮、栀子、丹参各10g,磁石、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5剂,患者耳鸣、头晕消失,听力明显提高,穿孔点变小。守方继服5剂,诸症消失,鼓膜穿孔愈合。
[樊银亮.通气散治验3则.山西中医.2004,20(4):8]。

原按:鼓膜外伤属中医暴聋范畴。
鼓膜损伤,情绪烦躁,致使肝气郁结,经络郁阻,气滞血瘀,证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治以通气散加减。
方中柴胡、丹皮、栀子、龙胆草、香附疏肝理气;
当归、赤芍、川芎、丹参活血化瘀;
石决明、磁石潜阳息鸣;
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活血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