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方,常用、简单、神奇、高效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23-12-21 发布于陕西

  1. 治胃痛,兼见胸部有硬块方:台乌10克 小茴香10克 广木香10克 荜澄茄10克 郁金15克 陈皮15克 青皮15克 佛手10克 玄胡10克 丹参10克 

2.治吃饭发噎,足抽筋方:苏梗10克 槟榔10克 木香6克 厚朴15克 甘草3克 佛手15克 木瓜15克 苡仁20克 

3.治胆囊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等病方:黄芩20克 郁金15克 枳壳10克 柴胡10克 木香6克 茵陈20克 山楂15克 赤芍15克 陈皮10克 甘草6克 生大黄6克 

4.治食少发吐,软弱无力,周身不适,心跳时快时慢方:羌活15克 生地20克 秦艽20克 防风15克 茯苓20克 山药20克 黄芩15克 苍术15克 白术20克

5.治头眩晕,脘痛,无食欲,口淡无味,四肢乏力,四五天不解大便方:枳壳10克 香附10克 川芎10克 陈皮10克 木通10克 黄连3克 大黄6克 黄芩10克 芒硝9克 连翘10克 藿香9克 净菊花10克 太子参10克 柏子仁9克 甘草3克 

6.治夏季腹痛泄泻方:香薷35克 厚朴10克(姜汁炒) 扁豆10克 黄连5克 (研末服) 

7.治红白痢:山楂肉35克(炒黑研成细末)红痢,则调蜂蜜,米汤服。白痢,则调白糖,米汤服

8.治慢性鼻窦炎秘方:苍耳子50g,紫花地丁50g,金银花50g,辛夷30g,白芷20g,野菊花50g,黄芩50g,车前子30g,生黄芪60g,当归60g,蚤休 60g,三棱30g,莪术30g。用法:小磨麻油5斤(砂锅)熬,药发黄,渣去掉.以药汁滴鼻子,以药汁滴。

9.治疗脉管炎秘方:当归15g,赤芍15g,鹿角霜15g,牛膝15g,乳香15g,没药15g,麻黄1g,细辛1g,党参15g,地龙15g,白术15g,干姜15g,大枣15g,黄芪9g,天麻9g,伸筋草6g,路路通6g,防风9g,熟地9g。以上诸药加工成超微粉,炼蜜为丸,丸重9克,每日三次,每次两丸。以上药物汶水浸泡四个小时,文火熬药20分钟,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另外用艾叶50克、大黄50克g、伸筋草30gg、路路30g、防风30g、蒺藜30g熬水 泡洗。同时每天吃松花粉30克,多数人都能够根治。 

10.改善心功能的茶:决明子10g、山楂10g、丹参10g、黄芪10g,用水煮,水开后小火煮15分钟,每日代茶饮。

11.治老年耳聋方:甘草30克,甘遂30克,两味相反,必须各包各,各自碾面,同时以棉花各包0.5克,包好用线扎定,一边塞甘遂,一边塞甘草,]两药不能并塞一耳内。

12.治前列腺肥大方: 

(1)木香根100克,水煎服,一日2次,半月治愈。 

(2)贝母、党参、苦参各30克,水煎服,一日2次,7天一疗程,两个疗程治愈。.前列腺炎(肿大)牛尾巴一条,切块与当归30克煮,加点调料,吃牛尾巴,效果甚佳

13.治阴部湿疹方:土槿皮6g,白酒30g。将土槿皮浸入白酒内48小时后,以药酒外擦患处,每日2次,至愈为止。

功能

清热燥湿。主治阴囊湿疹。 

14.治褥疮方:黄芩、黄连、黄柏各l00g,冰片5g。上药研末,过20目筛加冰片调匀再过20目筛1次,装入瓶中密闭保存备用。如创面无渗出,将三黄冰片粉用香油适量调涂局部,每日1次,病愈为止。功能清热燥湿。主治褥疮。 

15.治足跟骨刺方:川芎45g。上药研为细末,用棉纱布做成3只鞋垫,每日1只放入鞋内使用,3只鞋垫交替使用。一般7天见效,20天疼痛消失。功能活血止痛。主治足跟骨刺。

16.治三叉神经痛方:川芎30克,白芷8克,白芥子10克,白芍10克,香附10克,郁李仁10克,柴胡10克,甘草5克上药水煎两次,混合在一处,分两次饭后温服,连用6服一疗程,根据患病时间长短,通常1——3疗程即愈

17.神效风湿祛痛药粉方:白芷10g,全蝎10g,僵蚕10g,蜈蚣2条以上药共研为末,撒虎骨膏或祛痛膏上贴患处,对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炎等止痛效果甚佳。

18.治腰痛方:狗脊、川断、菟丝子各30克。方法:煎服。坚持喝一周就可以明显看出效果。 

19.治痛风方:1)川牛膝3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赤芍15克。可以说,这个方子治痛风的效果特别快。因此,药一定要坚持吃上一段时间。 

2)将云南白药倒在痛风的地方然后用膏药固定,一天换一次连续用几天就好了。

20.治肩周炎特效药酒方:全党参100克、全当归100克、甘草50克、桃仁20克、鹿茸10克、海马10克、蜈蚣5条、白花蛇1条、枸杞500克、制二乌各 10克、田三七50克、红参20克、天麻20克上药泡酒8斤,两周后服用,喝完一斤后加酒一斤,如此反复。每次饮酒8钱。每天两次。 

21.治胰腺炎方:柴胡20克、黄芪15克、栀子15克、双花50克、枳实15克、木香10克、元胡15克、香附20克、黄连10克、大黄10克、川楝子15克连服4剂。 

22.专治白内障方:白术、白芨、云苓各50克,研为细末过筛,10克为一包,可包13~15包,每天晚饭后,临睡前用制好的药粉,加适量矿泉水配 1~3个鸡蛋煎饼吃,用植物油少许,也可加少量面粉和食盐,一般服完一剂(15天)明显好转,待几个疗程后即痊愈,15天为一个疗程。

注意:1、服药期间忌食刺激性食物;2、如高血压患者一次只用一个鸡蛋;3、切忌中途停药;4、避免眼睛疲劳。

23.外敷的止痛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制乳香5克、制没药5克、血竭3克、桃仁10克:以上药物研细粉,(可以用加用磨粉器、也可以到药房加工)依据关节部位大小取药粉适量,用水或白酒调和成糊状,均匀涂在无纺布上,厚度约2~3mm,贴敷在关节上,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保湿,然后用固定。(各种关节炎疼痛) 

急性软组织扭伤不超过三天

生栀子30克,生大黄30克,芒硝30克,粉之,用蛋清或醋调成糊状,外敷即可。

验证病案:忆我的小侄儿2~3岁时,玩耍时不小心,额头一下碰到床角上,立马起了个核桃大的青包,把我母亲和全家吓得不知如何好,揉又揉不得,包又包不得,孩子疼得一个劲直哭,等我下班回来,其父母问我怎么办?要不要上医院?我检查了一下,说不用,我曾经看过哪本书上讲到用生栀子粉醋敷就可以消肿止痛。

试试吧!查了书上说栀子确实有活血化瘀止痛作用。当时考虑这么大个疙瘩光活血恐怕太慢,于是又想到元明粉有渗透压作用,可以逼水外渗,故又加入元明粉,又想起生大黄也有消瘀止痛的作用,况且前人已有验案,所以又加入生大黄,上二药研粉合上元明粉用醋糊之,谁知第二天早上一看,一夜之间,核桃大小般的青包已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仅留下浅浅的青印。

从此以后,凡是遇到这种情况不管是大人或是小孩碰伤,只要是不碰破,就可以用上方。临床上看,碰伤以不超过三天为效果最好,三天以后再用或陈旧性扭碰伤不效

外洗皮肤湿疹

苦参60g,蛇床子30g,百部30g,益母草30g,可加野菊花、地骨皮各30g。煎水洗涤。每剂药可煎洗2~3次,配内服更佳。

破伤风三验方

主治;破伤风,全身性持续性肌强直,牙关紧闭,张口困难,苦笑面容。颈项部肌肉强直可见角弓反张,方;蜈蚣1条全蝎南星天麻白附子白芷防风各3着活6。水煎分服日1一2剂。又方;全蝎6克为未,黄酒60克。放砂锅内烧开顿服取汗。

2,主治;破伤风;方;南星天麻全蝎僵蚕蝉脱各9蜈蚣3条朱砂4(研冲服)。又方;蝉脱500克焙干研未,每次冲服50克日服二次。

3,主治;破伤风。张口不利,颈项强直。方;生石膏240蝉脱60钩藤24全蝎白附子桑叶各15黄芩9南星6蜈蚣20条。[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各9;阴虚加麦冬天花粉沙参白芍各9;阳虚加党参黄芪当归各12;咳嗽痰多加橘红半夏桔梗各9;产后血虚加当归川芎各12

局部无名肿胀

蚕砂50克,碾碎,用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3~4次,或将蚕砂布包蒸热, 热敷患处多次即消。

方证体悟:此方来自一药师之手。2008年一日,我看完病后,和一年轻中药师聊天,此中药师系中西医临床专业毕业,在农村行医多年,虽说不到四十岁,临床经验相当丰富,远超过城市大医院同令人,只不过是耐不住农村的寂寞,跑到城市里谋生,谁知由于年令不老,学历不高,竟无人欣赏,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只得屈就中药调剂员一职,以暂糊口,真是令人遗憾。

由于我早年下乡时,曾在农村当过赤脚医生现称为乡村医生,故对其颇有好感,闲时经常传些中医药经验与其。同时本着三人一行,必有我师之心,也向其请教一些问题。其中一日谈到,临床上每每遇到四肢局部肿胀问题有何良法?其说易耳!用蚕砂适量布包蒸热,多熨患处几次即可。

我听后惊之,就这么简单!答曰是的。他在临床上治过多例均效。想起自己在临床上多是开汤方行气利水,效果平平,甚止无效,病人吃几付药无效也就不再来了。惭愧!自从得此一方,拿到临床上验证确如此药师所言,疗效较好

口臭方

A.甘露饮 。  

B.黄连、枳实、甘草(各5克),焦山楂、勾丁(各15克)。

A方尤效佳。

验证病案:关于口臭一症的治疗,临床上要分二个方面。一是龋齿造成的;一是肠胃积热造成的。这里指的是后者,胃肠积热一般都是用清胃散或玉女煎,但是临床上都达不到百分之百有效,但有一方可以做到,这就是甘露饮。

忆2008年7月有一天,乐仁堂大药房附近空军家属院一少妇,朱玉娜女士经人介绍找到我,说别得毛病都没有,就是口臭,请开中药治疗一下。

刻诊:三十一二岁,面色红润,能吃能喝,舌淡白胖大,苔厚腻,双关脉滑大,大便不干,小便不赤热,略有饭后微胀,余无它症。看到舌淡胖大厚腻加微胀,我先辨证为脾虚湿盛、郁积化火,开出了平胃散加二陈汤加四君子汤,五付。

一周后,朱女士再诊,说前五付药无效,仍然是晨起口臭,请尽快解决此症,天天口嚼口香糖也不是个办法,想参加个社交活动都不便。看到朱女士焦急的样子,我觉得先前辨证有误,应该舍舌取症,直接用口臭专方甘露饮。又是五付。

一周后,朱女士喜形于色奔来告诉我,嘴不臭了,要求巩固。以后又吃了二十多付甘露饮,口臭彻底治愈。

临床上我用此方治疗口臭甚多,大多三五付即效,有时也将上二方合用,效果亦可。但后方不如甘露饮效佳。此方乃从张步桃《小中药·大功效》书中学来,张步桃在书中说到:“我看过有五十年口臭的,服一次甘露饮就好了一半;很多口腔溃疡几十年的,服一次后症状就减缓一半”决非虚言。而且我还看到别的老中医用此方治疗口臭和口腔溃疡得心应手,因此医者不可不重视此方。

治疗口腔溃疡我习惯用封髓丹和潜阳丹加验方更得心应手,此另文再谈。附甘露饮: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黄芩、茵陈、枳实、枇杷叶、甘草

丹毒

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效佳。

验证病案:忆2006年西郊丰惠小区一老妇,八十多岁,身高健壮,一日来我处,找到我拉起裤腿,叫我看小腿胫骨处一片赤红热痛,求我给开几付中药吃一吃,并言从小吃苦受累,从河南来到西安,养育了6~7个孩子,现在仍能吃能喝,特别爱吃油炸、煎烹、肥甘厚味之物,平时很少得病,但是这两天不行了,也吃不动了,腿上还发起这一片红肿,痛的也走不成路了。

我一看是阳毒郁积,中医叫丹毒西医称淋巴管发炎。常规用普济消毒饮或仙方活命饮,我在临床上也常用,但总感到不是很顺手,有效有不效的,所以一直想探索一个新方。这次看到老妇舌红苔厚腻,脉滑大,一派湿热积滞,就考虑到用清热利湿解毒之法,根据以往经验,就采用了龙胆泻肝汤加五味消毒饮合方。

我后半生看病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成方或合方小加修改,很少自己拟方。我认为名方(包括经方和时方)是前人久经检验的效方,后人拿来用就是了,没有必要再搞重复劳动,况且自拟方未必赶得上前人,而且又缺乏标准化规范化。

该妇在3付药后,腿上红肿退去一大半,热痛也减轻了许多。再诊又原方开3付就完全好了,老妇甚为高兴,以后一有头痛脑热就找我来吃几付中药。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在治疗丹毒方面,几乎是百试百灵,现已成为我治疗该病的专方了,后学者不妨一试

全身骨节疼痛方

穿山甲15g怀牛膝15g青风藤15g海风藤15g追地风15g千年健15g细辛15g。酒5斤,封口七天后开坛喝酒,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50克,饭后服用。
注;高血压,心脏病,酒精过敏体质者禁用。
   本方可治全身骨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绝对真实

排掉肝内胆管结石

方名:利胆排石汤。

  组成:金钱草30克,玉米须15克,茵陈15克,鸡内金10克,川楝子10克,郁金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用,每天1剂。

  另外每天以金钱草30克、玉米须30克,加较大水量煎煮,代茶饮服。

30天为一疗程,每一疗程结束做一次B超检查。

  效果:服用28剂后,到医院检查,结果是肝胆未发现异常,原来肝内胆管0.6×.05cm的结石不见了。

图片

  体会:2008年9月单位组织体检,B超检查发现肝内胆管结石,大小为0.6×0.5cm。回想体检前三四个月来,右胁经常有轻微不适感,自己没有在意。咨询医生,说目前本病没有特效药,只有手术取石。

  我不赞成做手术,也不接受没有特效的治疗,打算自己处方,试试中药的效果。于是,用了2天时间,翻阅了大量资料,加深了对本病的认识,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用中医治疗,我经常会套用现代医学理论来分析,并注重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运用。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原因与胆道感染和胆汁滞留有关。感染是导致结石形成的首要因素;胆汁滞留是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必要条件,就是说只有在胆汁滞留的条件下,胆汁中的成分才能沉积并形成结石。

  因此,在治疗原则上,我认为要从三方面考虑:第一是杀灭或抑制微生物,控制胆管感染;第二是松弛Oddi括约肌,疏通胆汁排泄渠道,降低胆管压力;第三是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总量。第一、二方面共同起到治本作用,阻止结石的形成和增大;第二、三方面共同起到治标作用,通过溶解、冲洗结石,以达到缩小和排出结石的目的。本病要标本兼治,而以治标为主,特别是第三方面应放在首位,而其次是第二方面,再次是第一方面。

图片

  在组方用药上,考虑到本病的治疗过程可能会较长,应尽量少用苦寒峻猛之药,以减少对身体的损害,保证能够长期用药。应尽量选用疗效确切和兼有多种治疗作用的药物,做到药简力宏。

  通过筛选,我列出具有第一方面功能的药物是:金钱草、茵陈;具有第二方面功能的药物是:川楝子、茵陈;具有第三方面功能的药物是:金钱草、茵陈、川楝子、郁金、玉米须;同时选出有软坚化石作用的药物:鸡内金。于是,形成了方剂的初步框架。

  既然是采用中医治疗,最终还是要回到中医理论上来,按照中医的组方原则和方法,确定了方剂的药物组成(见篇首)。

  用中医理论来解释,我认为:本病或因饮食厚味,劳逸不当,湿热内生,或由外邪久侵,阻遏气机,郁滞肝胆,以致胆汁瘀积,燔炼成石。治宜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利胆排石。本方金钱草、玉米须、茵陈清热利湿、利胆化石,共为主药;鸡内金软坚化石、健脾消滞,川楝子、郁金行气解郁、疏肝利胆,以为辅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疏肝解郁、利胆排石之功。

  处方既成,马上抓药。药店没有玉米须,就到菜市场玉米摊捡。玉米须鲜用要视其干湿程度,最湿时要用60克。上方服用十多天后,右胁的轻微不适感不再出现。虽然对自己的感觉不敢完全肯定,但我还是充满了信心。服用了28剂,刚好距体检1个月,我得空就到医院复检。医生反反复复检查,就是找不到石子,去请她的师傅来,两人忙了很久,还是连个影子也看不到,只好在体检表签上“肝胆未见异常”的结论。肝内胆管结石药物治疗之难,使她们宁愿怀疑自己检查的准确性,也不相信我已经排走了结石的事实。我乐滋滋地从B超室出来,背后她们还在窃窃私语:1个月前0.6×0.5的石子!怎么就不见了?是不是……

  28剂,每剂2.30元,加上2包金钱草10元,总共不到百元。就是这样,不用百元,就治好了自己的肝内胆管结石。当然,我还要郑重感谢菜市场里的菜商,是他们慷慨奉献了功用很大的玉米须。

  在排石4周年前夕,我将处方命名为“利胆排石汤”,并把这一经历整理出来,以为记念。

糖尿病酮症方之20首
 处方1【组成】 党参10g 生石膏30g 川连6g 知母 玄参各 10g 生地25g 天花粉30g 麦冬15g 石斛1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润肺生津,兼清胃热。

【主治】 糖尿病酮症,证属肺热津伤者。症见口干烦渴,喜 冷饮,小便频数,夜尿多,疲乏无力,面赤舌红,脉洪数。

处方2

【组成】 大黄 芒硝 (冲)各10g 生石膏30g 川连6g 火麻仁10g 天花粉30g 甘草 知母各1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清热生津,养阴润燥。

【主治】 糖尿病酮症,证属胃热炽盛。症见多饮多食,多尿, 便秘,消瘦乏力,脉滑数有力。

处方3

【组成】 厚朴 木香 陈皮 吴萸 草蔻 炒莱菔子 半夏 各10g 干姜 熟附片6g 薏米3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温中燥湿,理气化滞。

【主治】 糖尿病酮症,证属寒湿内渍,中焦湿阻。症见多饮 多尿,尿如脂膏,神疲乏力,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脉濡 缓。

处方4

【组成】 熟地 双花 连翘 山萸肉各15g 山药 生地各 30g 花粉 泽泻 茯苓 玄参 苍术各10g 麦冬 丹皮 葛 根 知母各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滋阴补肾,生津止渴,清热解毒。

【主治】 糖尿病酮症,证属三消并见,肾阴亏虚,燥热偏盛。症见口干多饮,消谷善饥,饮一溲一,头晕耳鸣,腰酸无力,手 足心热,自汗盗汗,脉细数。

处方5

【组成】 生地 玄参 淮山药各30g 生黄芪40g 黄芩 黄连 黄柏 川芎 赤芍各15g 苍术 山栀子 茯苓 当归各 20g 生牡蛎50g 五叶子 刺五加各15g 鸡血藤25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清血热,益气阴,祛风通络。

【主治】 糖尿病酮症,证属阴血燥热,气阴两伤,脉络痹阻。症见口干欲饮,尿多,消瘦乏力,手足麻木疼痛,脉弦滑。

处方6

【组成】 黄芩 黄连 黄柏 川芎 赤芍各15g 生黄芪 40g 生地 淮山药各30g 玄参35g 苍术 山栀子 茯苓 当 归各20g 生牡蛎50g 丹参30g 红花 益母草各15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主治】 糖尿病酮症,证属血热兼瘀,气阴两伤。症见口干 舌燥,饮水不多,消瘦乏力,心烦易怒,喜卧思睡,肢体疼痛,颈 部多汗,脉弦数。

处方7

【组成】 黄芩 黄连 黄柏 栀子 赤芍各15g 当归20g 生地30g 生黄芪40g 山药 玄参各30g 苍术 茯苓各20g 生牡蛎50g 佩兰 竹茹各1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送服安宫牛黄丸一丸。

【功效】 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益气养阴。

【主治】 糖尿病酮症,证属毒热入血,湿蒙清窍,气阴两虚。症见消渴已久,发热,极度口渴,不欲饮食,尿少,恶心呕吐,极 度疲乏,卧床不起,昏睡不醒,脉滑细疾数。

处方8

【组成】 党参20g 五味子 甘草各6g 黄芪30g 鸡内金 12g 北沙参 淮山药 麦冬 枸杞子 石斛 茯苓各15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健脾益气养阴。

【主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证属气阴两伤,脾气虚弱。症 见头晕神疲,腹胀纳呆,恶心欲呕,不欲饮食,四肢无力,卧床 不起,便稀,次数多,脉虚数无力。

处方9

【组成】 党参 花粉各20g 玉竹 枸杞子 麦冬 北沙参 淮山药各15g 黄芪30g 五味子10g 甘草6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健脾益气养阴。

【主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证属气阴两伤,脾气虚弱。症 见腹胀腹痛,恶心欲吐,不欲饮食,大便溏,日10余次。

处方10

【组成】 生黄瓜40g 泽泻30g 生地25g 赤芍 当归 栀子仁各20g 黄柏 黄芩各15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 头痛头晕者,加夏枯草、钩藤、菊花各12g,生石 决明25g;胸闷刺痛者,加红花、丹参、山楂各10g;渴饮无度者, 加石斛、玉竹、知母各10g,生石膏30g (先煎);恶心呕吐者,加 陈皮、竹茹、旋覆花各8g,代赭石12g;小便频多者,加桑螵蛸、 覆盆子各10g;疮疡疖肿者,加公英、双花、马齿苋、地丁各10g。

【功效】 清热解毒,养血调血。

【主治】 糖尿病酮症。症见渴饮无度,小便多,恶心呕吐。

处方11

【组成】 太子参 玉竹 黄精 天花粉各30g 葛根10g 生地 地骨皮各20g 连翘 荷叶各15g 生甘草3g

【用法】 1日1剂,水煎服。2日为1疗程。

【加减】 脾肾亏虚,湿热内蕴去生地,加黄芩10g,黄连5g; 尿浊甚加萆薢10g;腰痛甚加桑寄生20g;肺脾肾虚去茶叶加黄芪、 金樱子各30g,山萸肉10g;脾虚胃热去生地、地骨皮,加生石膏 25g,知母7g;苔黄糙,便秘加熟大黄5g;便溏加淮山药12g。

【功效】 健脾益肾,解毒降酮。

【主治】 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疗效】 治疗60例,酮体消失56例占93.3%,无效4例占 6.6%。

处方12

【组成】 党参 五味子 麦冬 黄芪 鸡内金 沙参 淮山 药 枸杞子 石斛 茯苓 甘草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益气养阴,生津降酮。

【主治】 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症见头晕神疲,腹胀纳呆, 恶心欲吐,不欲饮食,四肢无力,便溏。舌嫩红,脉虚数无力,血 压高、血尿糖高、血尿酮高等。

处方13

【组成】 黄连 半夏 陈皮各9g 竹茹 枳实各12g 熟大 黄3~12g 黄芪30g 生姜3片 甘草3g

【用法】 1日1剂,水煎空腹服,7~15日为1疗程。

【加减】 乏力甚加西洋参或太子参、白术;头晕头痛加钩藤、 白菊花、天麻、夏枯草;烦渴多饮加天花粉、生地、麦冬;视物 模糊加枸杞子、决明子;尿频加桑螵蛸、金樱子、肉桂;疮疡肿 毒加蒲公英、地丁、金银花。

【功效】 益气健脾,清热化痰,降浊降糖。

【主治】 糖尿病并发酮症。

【疗效】 治疗40例,显效 (症状消失,血酮体、空腹血糖 正常,尿糖及酮体阴性) 69%,有效21%,无效10%,总有效率 90%。

处方14

【组成】 丁香 石膏 知母 粳米 甘草

【用法】 1日1剂,水煎服。

【功效】 清热生津,和胃降酮。

【主治】 糖尿病合并酮症。

处方15

【组成】 附子 桂枝 红参 生黄芪 淮山药 熟地 茯苓 丹参 银花 苍术 泽泻 山萸肉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温阳益气,活血解毒。

【主治】 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处方16

【组成】 熟地 连翘 山萸肉各15g 淮山药 生地各30g 天花粉 泽泻 茯苓 玄参 苍术各10g 麦冬 牡丹皮 葛 根 知母各2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滋阴补肾,生津止渴,降糖降酮。

【主治】 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处方17

【组成】 黄连6~10g 黄芩9~12g 栀子9~12g 牡丹皮 9~12g 生地15~30g 玄参20~30g 天花粉20~30g 苍术 10~15g 佩兰9~12g 赤芍12~15g 茯苓 淮山药各15g 泽泻9~12g 大黄6~9g 生黄芪3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 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陈皮;头晕目眩者加钩藤、 菊花;渴饮无度者加生石膏、玉竹、麦冬;小便频多者加五倍子、 覆盆子、沙苑子。

【功效】 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湿浊,降酮症。

【主治】 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疗效】 治疗15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1例。

处方18

【组成】 生黄芪40g 生地 淮山药各30g 玄参35g 黄 芩 黄连 川芎 黄柏 赤芍各15g 苍术 栀子 茯苓 当归 各20g 生牡蛎50g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 头晕头痛加夏枯草、钩藤、生龙骨、菊花;视物模 糊加青葙子、枸杞子、草决明、茺蔚子; 渴饮无度加生石膏、知 母、天花粉、海蛤粉; 恶心呕吐加陈皮、半夏、竹茹、佩兰; 小 便频数加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尿中蛋白加川断、白 花蛇舌草,重用黄芪; 思睡似昏加郁金、石菖蒲、远志。

【功效】 益气养阴,解毒降酮。

【主治】 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疗效】 治疗33例,显效22例 (尿中酮体阴性,症状消 失),有效6例,无效5例。

处方19

【组成】 黄芩 黄连 黄柏 栀子 当归 芍药 地黄 川 芎 黄芪 淮山药 玄参 苍术 茯苓 半夏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 伴头晕头痛加石决明、牡蛎、菊花、枸杞子;渴饮 无度加天花粉、玉竹、生石膏、知母;恶心呕吐加陈皮、竹茹、佩 兰;小便频数加五倍子、桑螵蛸、覆盆子;小便少加泽泻、车前 子、肉桂;非蛋白氮增高加紫苏。

【功效】 清热解毒,降逆化浊。

【主治】 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处方20

【组成】 木香 吴茱萸 厚朴 干姜 陈皮 草蔻 莱菔子 半夏 附子 薏苡仁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 温中健脾,化湿降浊。

【主治】 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三味烧伤散,治疗烧伤甚效验
 烧伤治疗分干、湿两派。干燥疗法即施行干燥暴露疗法,保持创面干燥,是传统烧伤疗法,以磺胺嘧啶银为代表,该药有收敛作用,减少渗出,促进组织生长效果差,甚或延迟创面愈合,并且银离子可能对各种宿主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作用,临床用于烧伤渗出期效果较好。湿性疗法首先由徐荣祥教授提出,与干燥疗法相反,是将烧伤创面暴露在生理湿润环境中,药物以湿润烧伤膏为代表,其保持创面湿润,有利于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

但其为油剂,减少创面渗出效果差,临床用于烧伤修复期效果较好。近年来生物因子类药物、脂质体为载体外用药在烧伤中应用越来越广,以人工细胞愈合膜(速愈平)或复方氨基酸脂质体愈合膜(创玉舒)为常用药,机理可能为刺激上皮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增生,加快创面愈合,但价格高,减少创面渗出效果欠佳。祖国医学早在公元三世纪《肘后方》中就有治疗水火烫伤方药,临床上以京万红软膏、紫草油等常用,但作用较缓慢,主要用于中小面积轻中度烧伤。

方名:毛黄冰片散。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痛,祛腐生新。主治:水火烫伤。组成:猪毛1握,大黄9克,冰片0.3克。制法:将猪毛烧灰存性,加入大黄和冰片共研细末。用法:香油调匀涂敷患处,每日涂抹1次。涂抹后立即止痛。来源:河北省,《中医验方汇选》,  外科第1集,清河县裴善亭祖传方,1957。疗效:历年用治烫火伤均甚效验。清河县贾二庄潘某之妻,36岁,开水烫伤足部,疼痛难忍,遂用此方治疗,三日遂愈。附注:此方与用之甚效,可见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

大黄治疗烫伤:先取陈石灰10斤除净杂质,过筛,投入锅内用文火炒松,再投入大黄片5斤共同拌炒,俟石灰炒至带桃红色、大黄炒至灰黑色时,即出锅筛去石灰;将大黄摊开冷却后研成细粉备用。用时先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而后撒布大黄粉。如有水泡应刺破;拨开表皮,排净泡液后再撒药粉。如仅见局部红肿,则可用麻油或桐油将大黄粉调成糊状涂患处。换药时如发现伤处溃烂,应拭去脓液、脓痴后再撒药粉。在夏季可行暴露疗法。共治疗415例,均获显著效果,且疗程短,无副作用,愈后无疤痕。

冰片治疗鸡眼:将冰片少许置于鸡眼上,用火点燃,至感觉疼痛时将火吹灭。每日治疗1 ~ 2次,每次约半分钟,一个疗程5~ 7天。愈后局部无瘢痕,治疗期间可照常行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