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300斤的陕西将军,享年仅34岁,只有他去实现对孙中山的誓言

 云水终南 2023-12-21 发布于陕西

那天从富平县庄里镇返回,听人说这里有个胡氏祠堂,竟然是民国时陕西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故里,我肯定是要去看一看的。

这位陕西将军,用自己的一生去追随孙中山,可惜英年早逝,否则陕西的革命历史还要重写。

他就是胡景翼,是辛亥革命“陕西举义”的重要参与者,与李大钊投机“每遇辄洽谈竟日”。

他对孙中山先生说:“来日我一定要打进北京城,请先生主持大计。”他去世后,冯玉祥在郑州修建气势宏伟的"胡公祠",作为胡景翼将军的永久纪念。

胡氏祠堂

一生传奇的胡景翼,就是富平人,有说是陵怀堡、侯家堡人,但是后来家里在庄里镇经商,住在庄里镇,所以庄里镇才有这个胡氏祠堂。

我步入到窄窄小小的巷道,韩家巷街道也没有几个人,除了一个晒太阳的老人,问了路就在前面。

很快就到了,如果这里门头不显的很新的话,我还注意不到。

青砖砌墙,大门很小,没有什么装饰,就像一个普通的渭北民居。

大门紧锁,我只能透过门缝往里面绕一眼,后面有厢房正房,看着都是比较新的。

和旁边啥太阳的老太聊天,说就是新修复的,这里原来的房子乱的很,做过食堂、仓库、磨坊,前些年要是不修,估计房子早就塌活了,

里面也没有啥,就是一些胡景翼的资料罢了。

这倒是的,有时候去一些地方,并没有留下一些遗迹,但是我还是要去,看看他们曾在生活的地方,好像感受能更多一些。

胡景翼是一个传奇人物,中等身材,却有300斤的体重,脸上的肉几乎要挂下来,肚子太大,坐汽车连车门都挤不进去。

所以胡景翼只能坐敞篷汽车,上车的时候把肚子捧过半截车门,这样才能上车。

胡景翼这么胖可不是天生的,他被陈树藩诱捕,陈树藩也不敢杀他,却把胡景翼关小房子里,每天只给他吃猪油拌饭,也不准放风,就这么硬生生被喂成了一个胖子。

此后他的食量巨大,一餐可以吃别人三天的饭,这么体重就低不了。

胡景翼生平

下面是胡景翼的生平,我已概况了,有兴趣可以粗粗的看看,比较长。

胡景翼少年就到三原读书,拜赵如笃为师,同时又拜鹞子高三的大弟子金仲为师,成为高家拳的再传弟子。

他考入了西安“健本”学堂后,1910在井勿幕等人的介绍下,19岁的胡景翼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少年时代的胡景翼就崇拜“刀客”,富平又是渭北“刀客”们活动最频繁的地区,胡景翼先后结识了“黑瘠背”王守身、“胡老六”胡彦海、“石冷錾”石象仪等一批有名的“刀客”和“柴伙会”(帮会)头目田玉杰、田春耕等。

枪杆子里出政权,加上胡景翼和陕西新军中的哥老会头目张云山、万炳南在大雁塔歃血为盟,为以后的武装起义打好了基础。

1911年10月22日西安起义打响(又称陕西举义),胡景翼连夜率领队伍上了耀县药王山,插起了“兴汉灭满,光复中华”的大旗,攻克了耀县、富平、三原等渭北重镇,成立了渭北起义军总部。

年方20的胡景翼被陕西军政府任命为秦陇复汉军第一标标统(团长),开始了自己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

1912年秋胡景翼东渡日本学习军事,经于右仁、井勿幕的介绍,胡景翼有幸进入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举办的“浩然庐学社”学习,这成了胡景翼革命生涯中又一个新的转折点。胡景翼对孙中山先生说:“来日我一定要打进北京城,请先生主持大计。”

这誓言后来成为胡景翼将军终生的奋斗目标。

胡景翼回国后很快加入到陕西反对陆建章的运动中,反对袁世凯称帝。

胡景翼活捉陆建章的陆承武,推陈树藩做了护国军总司令,让陆建章离开陕西。陈树藩就任陕西都督后,就背叛了护国军,投靠段祺瑞。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 军政府,就任海陆军大元帅,发动了讨伐段祺瑞的 战争。渭北的曹世英、高峻,西安的耿直,响应孙中山纷纷起义,举起了倒陈伐段的旗帜。

胡景翼、曹世英、张义安在三原成立了陕西靖国军,反对陈树藩,后来请于右仁担任了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张钫担任了副总司令,全军实行了统一的编制。

胡景翼和陈树藩和谈时被胡景翼劫持回西安拘禁,一直到1920年,胡景翼结束了近三年的囚禁生活,担任了陕西靖国军总指挥。

之后的靖国军虽然和冯玉祥部驱逐了陈树藩,但是却为冯玉祥所嫉,诱杀了靖国军第一路军司令郭坚。

我在看民国的军阀混战的时候,脑子里总是嗡嗡嗡的,太乱了,根本理不顺,反正最后胡景翼和冯玉祥的恩恩怨怨到最后,后来还建立了冯、胡联盟。

胡景翼被任命为京汉铁路线的护路使,1923年2月,京汉铁路爆发了“二七”大罢工,胡景翼拒绝执行吴佩孚镇压工人的命令,在孙中山的支持下,胡景翼、孙岳、冯玉祥结为反直联盟。

1924年10月冯玉祥控制了北京的整个局面,决定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各部改组为中华民国国民军,邀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

北京政变消灭了吴佩孚,迫使曹锟下台,把溥仪赶出了皇宫,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后来冯玉祥私心膨胀,任命胡景翼为河南军务督办,孙岳为河南省长,自己却拱手把北京政变的胜利成果,让给了段、张这两位军阀。

胡景翼对军阀大为失望,在屈武的引见下,见到了李大钊,胡景翼对前途重获信心。

胡景翼作为河南督军,后来又兼任了河南省长,采取了“豫人治豫”的方针,受到河南人民和各界人士的拥护和爱戴。而且他对国共合作抱开放态度,一时间河南开封成了革命者的云集的地方,出现了“八方风雨会中州”的空前盛况。

当然,反动势力是不甘心的,胡景翼对憨玉琨、刘镇华以沉重打击,豫西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段祺瑞的嚣张气焰,充分显示了胡景翼将军杰出的军事才能。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突然病世。噩耗传来,胡景翼将军悲痛欲绝,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右臂上的疔疮复发,病情急剧恶化。经医治无效,于1925年4月10日,胡景翼将军在开封与世长辞,享年仅34岁。

胡景翼将军逝世全国震惊,北京、西安、开封、郑州都举行了隆重地悼念活动。5月,胡景翼将军的灵柩由豫归陕,安葬于华山北麓的王猛台下。1936年10月,冯玉祥等胡景翼将军的生前友好,在河南郑州修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胡公祠”,作为胡景翼将军的永久纪念。

以上基本是胡景翼的生平,我尽可能的写简单些,但还是写了不少,不想看就算了,想看详细的我这里也没有了。

我一直奇怪为什么要安葬在华山脚下,后来看看是在“王猛台”下,前秦丞相王猛,是史上“第一流的将相”,葬在此地,隐隐有告慰胡景翼将军的意思吧。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