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会喝酒】

 东方文捷 2023-12-21 发布于天津

徐风 主持:丁帆《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28日   03 版)

  不会喝酒。这句话在酒桌上是受蔑视的。你矫情,不够仗义,太爱惜自己,不肯对朋友掏心掏肺,故而不可深交。

  酒与男人,俨然天生绝配,无论行走江湖,还是归隐田园,酒都是安身立命的依靠,也是精神上的抚慰。故人感叹,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酒其实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根精神上的拐杖。无论是“杯酒释兵权”的传奇,还是“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佳话,都让酒成为一种旷远的文化,一种无法替代的魔法与神奇。

  每当那些海量的朋友在美酒面前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时,躲在酒场边上的我总是望尘莫及,低眉噤言。不知从何时起,“不会喝酒”仿佛一枚标签,插在我的后脑勺上——此人寡味得很,因为他不喝酒;此人世故莫测,因为他不喝酒;此人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因为他不喝酒。

  有人说,酒量是练出来的。私下里练酒量,当然是基于世俗的考虑,但可能是酒本身并没有给我带来哪怕半点乐趣,练酒的记录写满了沮丧且伴随着感官上的难受。有一次,乡下的亲戚送来一桶自酿的米酒,打开之后确实有一股诱人的醇香。我有点心动,倒了一杯自斟自饮,入口的感觉很是不错,但米酒其实后劲很大,仿佛有一头小兽在用其锋利的爪子挠我的后脑勺,然后开始发痒,从头顶到脚跟,浑身上下没一处自在。为什么酒神这么不爱我呢? 为什么这把贱骨头如此不堪消受呢! 既然如此,徐某人也就不伺候了,栏杆拍遍,惟酒不沾。哪怕天荒地老、离群索居。

  也有朋友这样教我,喝酒时,先不要自乱阵脚,挂免战牌,这会让大家扫兴。你就小口抿着,趁着大家短兵相接、各展其能,你就悄悄吐到毛巾里或酒桌下。当然,也可以在酒里掺水。有一种“红粉知己”,就是把葡萄酒跟饮料掺在一起,颜色还挺好看。

  酒桌上如此喝酒的大有人在。类似偷梁换柱、瞒天过海这些成语,安在某些人身上,会无比生动,但我从不仿效。固然人生有很多无奈,比如,不得已时也会跟着讲几句假话,明明厌恶的东西也要说喜欢。但在喝酒这件事上弄虚作假,我觉得比不会喝酒本身要恶心很多。我不善饮,却不憎恨酒,一口好酒来到世上,不是用来被糟蹋的。同时我也鄙视那些饮酒无度的醉汉,他们不但糟蹋了自己的身体,也糟蹋了酒。

  人到壮年,心气愈加平和。战火纷纭的酒桌上,不会喝酒的我,照样笃笃定定。先把一杯白开水放在自己面前,开宗明义;然后用一个小杯斟满酒,先干为敬。这是我以最大的“酒量”来表示自己对宾主的敬意。然后,一杯白开水自始至终。窃以为在特定的情景下,酒和水都是液体,只有浓淡之别,不应有贵贱之分。能饮酒者,决不要放过一分一毫的快乐;以水代酒的,也不要矮化自我而保持一份怡然的自在。

  某次与友戏言,自己的一生磕磕绊绊,多半与不会喝酒有关。但是,只要心诚,朋友还是多的。中年之后,对酒的理解又增加了一层。酒,就是冥冥之中让彼此放下、走近、交心的一种媒介。人生不可替代的一味,就在天南地北的美酒之中。于我而言,酒可以不喝,但不可不备。但凡南来北往的文坛朋友到宜兴,我总是把最好的酒拿出来款待。我很享受朋友喝得微醺的那种样子,我羡慕他们。但我不喜欢在酒桌上撒泼、设局、搬弄心机的酒客,人生苦短,到了酒桌上还不肯放过别人,非把别人弄趴下而欲罢不能,何必呢! 还有一种人,酒壮色胆、以权纵酒,专门在酒桌上欺负女同胞。借着酒劲占便宜,一句“喝多了”便蒙混过去,过后依然正人君子,酒成了他的盾牌与盔甲。至于酒驾醉驾的瘾君子更不可取,好端端的酒,流到那样的囊袋里,添灾惹祸,制造人间悲剧,酒若有灵,该作何想?

  仗剑长歌诗与酒,无欢无散不人生。每当读到这样的句子,我的心头总是无感。但若展开一下想象,文字背后的那一圈饮酒人,脸一定都是红红的,印堂发亮,每一根须发都沉浸在享受佳酿的快乐中。如此,心里就会掠过一阵淡淡的怅惘。当下我的生活基本上远离酒场,以粗茶淡饭而自甘。久而久之,我的性情里是否也会有某种缺失? 如果这是肯定的,那么我也无怨无悔。因为你不可能拥有人生的全部。祝福那些驰骋酒场的朋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一定要喝好,好好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