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九,待春。

 wfchengyzzs 2023-12-21 发布于江苏
文丨国粹君

一转眼,最冷的三九天要来了!

明天就是三九进九的时间。

一九:2023年12月22至2023年12月30

二九:2023年12月31至2024年1月8

三九:2024年1月9至2024年1月17

四九:2024年1月18至2024年1月26

五九:2024年1月27至2024年2月4

六九:2024年2月5至2024年2月13

七九:2024年2月14至2024年2月22

八九:2024年2月23至2024年3月2

九九:2024年3月3至2024年3月11

图片



写九,画九





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

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元·杨允孚《滦京杂咏》



民间把冬至亦称为“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后便进入春天。

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图片
民间素有数九待春的习俗。
“写九”,就是古人偏爱的一种玩法。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九个字,每个字(繁体)都是九画,每天写一画,写完这句话,春天便来了。
图片
还有一种是“画九”,在纸上画出一支梅花,每天涂色一瓣,花瓣尽染,便是“出九”之日。
图片
数九,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种数日子的“游戏”。这81天,统称“数九寒天”。
苦寒的年代,人们希望以这种雅致和闲适的方式,捱过漫长的冬季。很想把无趣过成有趣,把难受变成享受。
好在,数着数着,可以等到奇迹,寒尽春归。



赏雪,静心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点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如此的至阴之寒,没有让生命萎靡,反而成就了最富诗意的冬天——因为有雪。

点点扬花,片片鹅毛。逐风飘漫,洁雪若飞絮;落地为霜,触处似花开……
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围炉而坐,灯火可亲,或品茶读书,或闲聊家常,心底都会升腾起融融暖意。

图片

这样的雪,也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成为一幅经典画面。
多少伤痛,多少无奈,多少沉重,多少欢欣,多少希望,都沉蕴在一颗充实超然的心灵中,化作那一个沉静的背影,把悲欣交集的生命活出永恒的诗意。
在这个浪漫诗意、雪落白头的季节,不妨以一颗素简之心,期待一场雪落,邂逅最美的冬天。

图片



围炉,欢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清人柴桑在《燕京杂记》中记载:“冬月,士大夫约同人围炉饮酒,迭为宾主,谓之'消寒’。”

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
总有人会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世界,哪怕寒风彻骨,哪怕大雪将至。
彼时,有酒,有故事,围炉而坐,促膝而谈。即使天寒地冻,只觉温暖如春。
图片




清粥,暖胃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听过一句话:“深夜的酒,不如清晨的粥。”

清粥小菜的滋味,平凡却动人。在寒肌冰骨的冬日,要是能喝上一碗清香暖胃的粥,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陆游最喜在寒日喝粥:“屏深室暖秋垂老,粥美蔬香疾渐平”,既暖胃又养生。
图片
到了腊月,粥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成了一种仪式,一种念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人间腊八情事暖,不论是南方的甜粥,还是北方的咸粥,笑语欢声中,粘稠适度的粥羹,都会在寒冬里漫溢出诱人的香甜。
腊月风和,其意已春。小小文火熬成的甜蜜,掀开的是年的序幕。
图片




冰嬉,健体





绳床殊古制,冰上可拖行。

舟水车陆异,济人利物并。

——清·乾隆《腊日观冰嬉因咏冰床》



冬至之后,即将进入一年中的寒冷时期,北方呈现出冰天雪地的严寒景象,所谓“三九四九冰上走”。

此节气期间除赏雪赏梅,北方还多见兼具趣味性与竞技性的冰上运动——“冰嬉”(亦称冰戏)。
冰嬉历史悠久,宋代已有,明朝成为宫廷体育活动,清朝作为皇家消遣“每岁冬月,阅八旗兵冰嬉于太液池”,十分盛行。

图片

清·张为邦《冰嬉图》(局部)

图片

《甄嬛传》冰嬉表演剧照

人们总是说:“无论多冷,也想出门玩,最好玩的就是滑冰。”
莫让寒冷的空气,阻挡亲近大自然、挑战大自然的脚步,以动治“冻”,让冬天不再单调枯燥,乐趣十足。
在冰面上,你追我赶,戏弄嬉笑,一派热火朝天。原本寂静的天地被打破了,冬日也可以激情燃烧。



负暄,闲坐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唐·白居易《负冬日》



冬日午后的阳光最是慰藉人心。

坐在阳台上,太阳透过窗棂,洒下斑斑驳驳的光影。捧一本书,或斟一杯茶,就这样让时光慢慢地流转。
丰子恺在《初冬浴日漫感》中写道:
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
此时的天地,仍处于至阴至寒之中,寒冷的气息将天地紧紧地包裹着。
但微阳带来了希望,希望便是生命前行的力量,即便是微光,也足以照亮“心”的世界。 
图片
图片




烟火,暖冬





满城楼观玉阑干,小雪晴时不共寒。

润到竹根肥腊笋,暖开蔬甲助春盘。

——宋·黄庭坚《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其三)》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天寒地冻之际,更需要暖心暖胃的美食来宽慰。

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
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小火咕咚,邀上亲朋好友围炉而坐,闲聊打闹,随性取食,各式菜品在锅中沸腾,待辛香辣味冲天可直驱肃冷寒气。

图片图片

初冬,莼菜鲈鱼正当季。

杨万里写“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鲜嫩肥美的鲈鱼,既满足了味蕾,也填补了内心的寂寥。
陈维崧写“摘菜淹菹,燃糠煨芋,夜火村村打稻”,择菜腌菜,打打稻米。闲了,就煨几个芋头吃吃。这是清代江南的冬日生活场景。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在寒冷的日子里,愿你有亲朋在侧,暖阳依偎,美食相伴。当食物划过口腔的一刻,慰藉了寒凉,也温暖了人生。
图片图片



踏雪,寻梅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元·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最是那一抹寒梅,惊艳了整个冬天,映着白色的雪花,显得清雅脱俗。

“踏雪寻梅”是古人喜欢的风雅活动,孟浩然经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林逋爱梅爱得如痴如醉,终生不仕不娶,隐居于西湖中的孤山,种梅养鹤,成语“梅妻鹤子”由此而来。
图片图片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冬天,雪花曼舞时,梅亦盛放。不畏冬雪、傲然绽放的梅花,总是把横斜的疏影、盈袖的暗香,于人们心灵最柔软处, 悄然飘落。
踏雪寻梅,梅下寻诗。踏着一径微雪,去寻一份流传千年的诗意,如此明澈,如此动人。

图片

图丨拱墅发布

图片
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
在漫长而寒冷的岁时里,古人依然带着希望,积攒下耐心,把情趣和风雅凝聚在一事一物中,日子过得细致而认真。
这,就是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冬天,越是寒冷,越是适合抱在一起取暖;
越是黑暗,越是要做晴朗明媚的事;
越是清寂,越是要倾诉、聆听和歌唱……
纵然窗外天寒地冻,纵使踏雪便能成冰,春天的脚步,总会随着岁月流年,悄悄来到你我的身边。

图片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原创,转载务请注明。

图片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3502期,主编微信gxjc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