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收藏】院感知识这样巧妙记忆,逆天了!

 最美的期待aa 2023-12-21 发布于甘肃
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关卡,一线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熟练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与技能。

为帮助大家牢记院感相关知识,院感科带来了巧妙的“七步数字记忆法”,巧记院感知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1d(24h);1次;1周;1个月

1d——开启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超过24 h;无菌棉球、棉签、纱布的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24 h);

1d——医疗废弃物日产日清;

1d——医院感染病例上报(24h);

1次——一次性材料一人一用;

1次——采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1次——诊疗器具(器械)一用一灭菌;

1次——环境物体表面应每天檫拭消毒1次;

1间——每个病区应设置适于1间隔离病房和手卫生设施

1个——每2~4间手术间宜独立设置1个洗手池

1洗一换——内镜清洗剂、酶剂一洗一换

1人一用一消毒——口腔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和(或)灭菌

1人一用一消毒——手卫生的揉搓用品、清洁指甲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

1次——一次性材料一人一用一抛弃

1次——复用诊疗器械(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用一灭菌

1用一清洗消毒——盛装污染医用织物的专用布袋(桶)应一用一清洗消毒;医用织物周转库房或存放容器应至少一周清洗一次,如遇污染应随时进行消毒处理

1次——注射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抛弃。

1天——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1天——开启的无菌物品有效期 24小时

1天——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日产日清

1天——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上报(24h内)

1天——湿化瓶每日更换无菌水

1天——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 24小时不得使用

1天——开启的酒精棉签、无菌棉签有效期 24小时

1周——启用碘酒、酒精等消毒剂(小包装)

1周——棉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

1周——床单、被套、枕套等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应一人一更换;没有污染时,应每周更换一次

1周——使用中的大型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周生物监测

1周——紫外线灯管每周擦拭消毒1次

1周——各种引流袋每周至少更换2次

1月——使用中的小型(6升)灭菌器每月生物监测

1月——开启的手消毒剂(500mL以易挥发性醇类成分为主的。具体开启时间参照说明书)

1人1抹布——1个患者1抹布,一病室一桶水一地巾

1年——灭菌器使用满 12个月或使用中出现故障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维护

二 

2h;2d;2次;2层;2层2次

2小时——抽出的药液、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须注明配制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h后不得使用;

2次——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使用的仪器每天2次消毒;

2层2次——无纺布、棉布包装灭菌物品。

2遍——穿刺、注射部位消毒 2遍,待干穿刺、注射

2周——清洁织物的存放时间可为 14 d

2小时——抽出的药液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2次——普通环境物表每天清洁或清洁消毒 2次,遇污染及时清洁消毒

20cfu/件——中度危险性器材(湿化瓶、喉镜、面罩、雾化吸入器等)≤20cfu/件(cfu/100cm 2)

200cfu/件——低度危险性器材(听诊器、止血带、袖带、体温计等)≤200cfu/件(cfu/100cm 2)

2次——各种消毒液容器每周更换 2次

2次——污水处理余氯每日监测不得少于2次

2天——无明显潜伏期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病例

2天——医疗垃圾在医疗废物暂存地保存不超过 48小时

2层——感染性医疗废物双层医废袋收集

2层 2次—— 无纺布、棉布包装灭菌物品双层分次包装

20cm——存放架(柜)距地面高度 20cm,离墙5cm,距天花板 50cm

3种标识;3例

3种标识——蓝色—接触传播隔离;黄色—空气传播隔离;粉色—飞沫传播隔离;

3例——3例或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上报—院内感染暴发。

3级——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

3床——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 3床;双排不应超过 6床

3-5分钟——外科冲洗手消毒: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每个部位、前臂和上下  1/3 ,并认真揉搓  3 min ~5 min

30秒——牙科手机使用后在带车针情况下使用牙科综合治疗台水、气系统冲洗牙科手机内部水路、气路 30 s,宜选用去离子水、软水或蒸馏水

3月——窗帘、隔帘每半年清洗一次,ICU等重点部门每三个月清洗一次,遇污染时随时清洗

3年——各种医院感染监测、交接记录(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资料保存 3年

3种——隔离标示:接触隔离为蓝色、飞沫隔离为粉色、空气隔离为黄色。

3种——垃圾袋标示:生活垃圾为黑色(具体单位自定颜色)、医疗废物为黄色、放射垃圾为红色。

3次——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的仪器每天清洁消毒至少 3次,遇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4h

4小时——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镊)、无菌容器(包装)中取出的无菌物品、无菌铺盘等开启后有效期为4h。

四戴——进行口腔检查操作时,医务人员可用“四戴”进行个人防护

48小时——使用后医用织物的暂存时间不应超过48 h

4小时——铺好的无菌盘及无菌辅料有效期4小时

4小时——持物钳及容器开启后不应超过4小时

4小时——HIV职业暴露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

4小时——裸露灭菌及一般容器包装的高度危险口腔器械灭菌后应立即使用,最长不超过 4h

4个——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 9cm平皿)

4CFu——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 9cm平皿)

手卫生;锐器伤处理;医疗废物

5指征(WHO标准)——洗手五指征: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2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3后)

5 秒——外科手消毒时将手指尖浸泡在手消毒剂中≥5 秒

5类——医疗废物: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病理性、药物性

锐器伤处理5步法——轻挤、冲洗、消毒、上报、用药

医疗废物分5类——感染、病理、化学、药物、损伤。

多重耐药菌;标准预防防护用品

6种多重耐药菌:巧记—“金黄铜绿肠球菌、大肠鲍曼多艰难”。

金黄(耐甲氧西林/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多重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大肠(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鲍曼(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艰难(多重耐药艰难梭菌);

金黄—— 耐甲氧西林/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铜绿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PDR-PA)

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大肠——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

鲍曼——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

内酰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多艰难——多重耐药艰难梭菌

6种标准预防防护用品——帽子、口罩、眼罩与面罩、手套、防护服/隔离衣、长筒胶靴/鞋套;

6个月——塑封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

六戴——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医务人员采取的是“六戴”

60秒——用清水、 皂液洗手至少60秒

6小时——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口腔护理至少6小时刷牙、擦拭、冲洗一次

6个月——灭菌物品有效期:皱纹纸、无纺布、纸塑袋、硬质容器包装的

6步——锐器伤六步处理:一挤二冲三消毒四上报五检测、预防用药六随访

6步——洗手法口诀 内 外 夹 弓 大 立(腕)

6小时——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h~8h

6个—— 感染危险因素:植、入、免、基,三管、一切口

植:有植入物(人工关节 移植器官 起搏器)

入:有侵入性检查、治疗

免:免疫力低下患者

基:有糖尿病、肝病、血液病、癌症等基础病

三管:动静脉导管、导尿管、呼吸机气管插管

一切口:手术切口

七步洗手法

7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丸(腕)。

7天——中、低度危险口腔器械消毒或灭菌后置于清洁干燥的容器内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7d

7天——碘酒、酒精、碘伏(60ml)等使用时间不得超过7天

7指征(中国标准):——洗手七指征: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用药及配餐前(3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或物品后、接触血液或体液后、摘手套后(4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