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836期 八路军刚改编时的六个旅长是谁?

 哈哈狮的信箱 2023-12-21
作者:徐平


       

点亮星标 防止丢失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在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八路军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两个旅,一共六个旅,即:一一五师三四三旅、三四四旅,一二零师三五八旅、三五九旅,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三八六旅。

由于是三个方面军改编为三个师,编制级别大大降低,许多高级将领不得不“官降三级”,即方面军总指挥当师长,军团长当旅长,军长、师长当团长。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名将云集,人才济济,光是当过军长、师长的就有好几十人。因此,在改编前,除了八路军的三个师长,谁当旅长,也是众目所瞩。

其实,在红军正式改编两个月前,对于红军改编后的师长、旅长人选,就已经有了基本方案。1937年6月上旬,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和前敌政治委员任弼时,在接待国民党中央考察团时,就对红军三个方面军的领导干部进行了考察和了解,对改编后的干部配备提出了比较合适的方案,回电中央向毛泽东、洛甫(张闻天)、周恩来、朱德报告:

“现在部队正在改编中。关于干部配备,我们已作商量,现提出旅长以上建议名单(其他干部,待弼时同志回延安面告):

第一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第一旅旅长陈光;第二旅旅长徐海东。

第二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第三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张宗逊;第四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

第三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倪志亮,参谋长萧劲光,政训处主任王首道(或由徐向前任师长,刘伯承任总部参谋长,叶剑英任副参谋长,左权任副师长);第五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陈再道;第六旅旅长陈赓。

总部参谋长叶剑英(或刘伯承),副参谋长左权(或叶剑英)。参谋处长周子昆,政训主任邓小平……”

可以看出,当时红军将要改编的八路军三个师番号还未定,只是称为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三个师的师长有两个方案:林彪、贺龙、刘伯承,或林彪、贺龙、徐向前。六个旅长分别为陈光、徐海东、卢冬生、陈伯钧、王宏坤、陈赓。

就在红军将要改编之际,1937年8月初又节外生枝:原定三五八旅旅长卢冬生突然不干了。

卢冬生是贺老总的一员得力干将,曾任红二军团第四师师长等职。长征途中,卢冬生率部或作前锋,或当后卫,时而攻坚,时而阻击,屡担重任,屡建奇功。正当用人时刻,能选他当旅长,也说明中央对他的器重。可偏偏在节骨眼上撂挑子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开国上将张宗逊回忆录中提到:“后来我才知道,当时有人说红二方面军有军阀主义,而且指名批评原红四师师长卢冬生和十二团团长。卢冬生想不通,要求去延安学习,我到红四师的时候,卢冬生已经去延安了,我未能和他见面。”

于是,只得收回卢冬生任旅长的成命,改由副旅长张宗逊任旅长。


图片

▲八路军一二零师出征抗日誓师大会会场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初,宣布各旅人事任命,如《陈赓日记》记载:“九月四日 今日正式宣布改组后之干部名单,也是我正式担任三八六旅旅长工作之第一日。师部指定我为明日誓师典礼的阅兵指挥员。”

八路军六个旅的旅长为: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旅长陈光,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一二零师三五八旅旅长张宗逊,三五九旅旅长陈伯钧;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旅长王宏坤,三八六旅旅长陈赓。这六人为什么能当八路军第一批旅长,看看他们之前的经历:



三四三旅 旅长陈光

陈光,1907年生,湖南宜章人。1931年12月任红四军第十师师长。1933年8月任少共国际师师长,11月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长征中率红二师担任前卫,先后参加强渡乌江、进攻遵义、四渡赤水、夺取泸定桥、攻占腊子口等战斗。长征途中及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师长。参加直罗镇战斗和东征、西征战役。1936年6月入红军大学学习。12月任红一军团副军团长、代理军团长。


图片

▲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旅长陈光


三四四旅 旅长徐海东

徐海东,1900年生,湖北黄陂人。1932年秋,任重建的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兼七十四师师长,坚持大别山区的斗争。1933年10月任红二十八军军长。1934年4月,任红二十八军与红二十五军一部合编的红二十五军军长。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任军团长,指挥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斗。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他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战役。西安事变时,曾任红军南路军总指挥。


图片▲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


三五八旅 旅长张宗逊

张宗逊,1908年生,陕西渭南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1930年后历任红一军团十二军参谋长、红十二军三十六师师长、红十二军军长、红五军团十四师师长、红九军团十四师师长、红一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10月起任红军中央纵队参谋长、红三军团四师师长。1935年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教育长。到达陕北后,1937年1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局(作战局)局长兼鄜甘警备司令员。


图片

▲一二零师三五八旅旅长张宗逊


三五九旅 旅长陈伯钧

陈伯钧,1910年生,四川达县人。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0年7月起,曾任红三军第七师师长、红五军团第十五军军长、红五军团参谋长、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师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5年6月后,先后调到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工作,历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参谋长兼第二十七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亦称第六军)军团长,红三十二军军长,红二方面军红军大学副校长。


图片

▲一二零师三五九旅旅长陈伯钧

三八五旅 旅长王宏坤

王宏坤,1909年生,湖北麻城人。1932年春任红四军第十师师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1933年7月任红四军军长。1934年11月任红四方面军副参谋长,率部参加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各次反“围攻”与进攻战役。1935年7月任红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10月随军南下川康边,任红四方面军副参谋长。1936年7月复任红四军军长,10月改任军政治委员,长征胜利后率部参加山城堡战斗。


图片

▲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旅长王宏坤


三八六旅 旅长陈赓

陈赓,1903年生,湖南湘乡人。从1928年起在上海主持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1931年9月赴鄂豫皖苏区,历任红军四方面军的团长、师长。1933年3月被捕后,拒绝蒋介石诱降。后经营救到达中央苏区,任彭杨步兵学校校长。长征中任干部团团长。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诸战役。1937年2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兼任第一队队长。


图片

▲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赓


这六位旅长,在红军时期徐海东、陈光、陈伯钧当过军团领导;张宗逊、王宏坤当过军长;陈赓最高当过师长,但他在长征中任干部团团长,职责非同小可——干部团装备精良,直属中央纵队,是护卫党中央和军委机关的一支重要战斗部队。

1955年授衔,除陈光1954年逝世外,其他五人都被授予上将以上军衔,大将:徐海东、陈赓;上将:张宗逊、陈伯钧、王宏坤。


图片

▲八路军三四四旅首任旅长徐海东大将(右)与三五九旅第二任旅长王震上将

而陈光在1938年3月一一五师师长林彪被“阎老西儿”军队开枪误伤后,被八路军总部任命代理一一五师师长。参考其他五位旅长的资历,以陈光红一军团代军团长、一一五师代师长两个重要职务看,1955年应该也是妥妥的大将。


图片

▲1937年11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广阳战斗中的阵地,拿望远镜者是三四三旅旅长陈光。

抗战中期,八路军在各师和军区之下增编了若干独立旅、新编旅、警备旅、教导旅和骑兵旅等。整个抗战期间,八路军先后组建了70多个旅。到抗战结束前,八路军共有近50个旅。

李天佑、杨得志、王震、陈锡联、陈再道、杨勇、刘震、许世友、韩先楚、彭绍辉、王近山、聂凤智、梁兴初等一班战将,在抗战中都当过八路军的旅长。


图片

编辑:严京平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徐平系军事历史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