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要方 处世要圆

 杉乡文书阁 2023-12-22 发布于贵州

方与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对特有概念,其内涵具有无穷的丰富性、相对性、多样性。五千年的生存智慧浓缩于方圆之中,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方即规矩,是坚守,是对原则和底线的守护;“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圆即圆通,是随和,是与人为善的包容;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与成熟。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方圆之道即是立世之本。

“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是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教育子女的座右铭。意为做人要像古代钱币一样外圆内方,体现了为人之道和处世之道的至高学问和通达智慧。做人要有脊梁、有血性,要有金戈铁马、挥斥方遒的志向和气度、不可墨守成规、拘泥于形式,要有圆融处世、适应社会潮流的柔韧。人生就是一门在方圆之间转换的艺术。以方律己,坚守原则和底线,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和亲近。以圆待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才能善结人缘,让人际关系和谐美好。做到方圆共济、心中有底线,眼中有他人,方可融通顺便,既成全他人,也成就自己。

做人外圆内方首先要坚持内方。方是人格独立、灵魂正直,是立世之本。当今就是要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祖国和人民满腔热忱,做到坚持真理,爱憎分明,在原则问题上,不左右逢源,随波逐流;面对错误行为,不良倾向,旗帜鲜明,敢于挺身而出,做一个正直的人。

其次要在圆上下功夫。圆不是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而是一种圆通的处世艺术;圆要张弛有度,把握分寸;圆是一种豁达、一种大度、一种宽厚、一种善解人意、一种与人为善;在与人交往中学会把握自己的情感,驾驭自己的意志,以开阔的心胸处事;要有与人为善的态度,宽人严己的风范,谦虚不躁的作风,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才能行事通达。

再次要搞好方与圆的结合。只圆不方,是圆滑;只方不圆,是死板。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做到外柔内刚,刚柔兼备,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热心助人,厚德容人,这才是方圆之道。只方不圆,必然会处处碰壁,一事无成;只圆不方,八面玲珑,丧失原则,也会一事无成。为人处世,当方则方。该圆则圆。方外有圆,圆外有方,方圆相济,人生才会圆满,社会才会和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