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酒的十大谣言,你信了几个?

 fjgsd 2023-12-22 发布于广东
白酒,千百年来是一种经久不衰的饮品,更是地域文化习俗的传承。中国一生中的每一个重要场合,都几乎离不开白酒。

作为一名中国人,你真的了解白酒吗?这些关于白酒的网络热门“知识”,全是谣言,你信了几个?

1、白酒颜色越黄越好

在酱酒界和老酒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白酒颜色越黄,年代越久远,酒质也就越好”。流传多年辟谣多次,依旧有非常多酒友信以为真。

任何一款白酒的酿制工艺不同,所用的原料不同,用的容器不同,以及是否人工添加色素等等,这些原因都是导致白酒变黄的重要因素,当然不排除有的酒放置的时间越久颜色会呈现微黄之色。

图片

市面上的白酒一般为纯色,透明,无杂质。而我们常遇到的发黄的白酒,实际都是后期人工加黄,营造老酒好酒假象,尤其是发黄严重的散装白酒,遇到千万要捂好钱包。

2、酒线越长酒越好

观察酒线是品鉴白酒过程中的常见方法。不少酒友认为拉酒线的时候酒线越绵长不容易断的酒,就是好酒,反之就不是好酒。

图片

这一说法是片面的。酒线跟瓶口的造型也有很大关系,有的酒瓶口采用内置球珠的设计(比如茅台酒),防止酒水倒灌,还有一定封闭作用,同时也减缓了酒液的速度。用这种瓶口,即使倒出的是水,也能拉出绵长的酒线。反之,用广口设计的酒瓶,即使是几十年的陈酿,也难以拉出漂亮的酒线。

3、好白酒都会挂杯

挂杯与酒精度、酒液的张力作用有关。好酒挂杯,但挂杯的不一定是好酒。
图片
挂杯这一概念源于葡萄酒,白酒风味物质越丰富,口感越醇厚,挂杯现象也会越明显。但很多时候,酒精含量高的酒挂杯时间更长。中国酒业协会曾表示,没有找到白酒挂杯与品质好坏间的必然关系。



4、高度酒比低度酒更好

很多酒友对白酒度数有着特殊的执念,认为白酒度数越高越好,高度白酒就是比低度白酒品质更好、更高级。

实际上白酒的品质由水、酒精和风味物质三者之间的平衡决定,优质低度白酒的生产技术要求更高,工艺更复杂,生产成本更高。很多酒厂为了降低成本在降度时偷工减料,从而让低度酒丢失了其原有风味。

图片

国际主要蒸馏酒都是采用原酒降度而来,原酒酒度太高不适合直接饮用,所以主流蒸馏酒酒度都在40度左右。而中国白酒的酒度随着人们消费需求逐步变化,优质、低度白酒是我国白酒的发展方向。

5、勾兑酒=酒精酒

图片

“勾兑”,就是指把具有不同香气和口味的同类型的酒,按不同比例掺兑调配,起到补充、衬托、制约和缓冲的作用,使之符合同一标准,保持成品酒一定风格的专门技术。

因为早些年一些媒体对“勾兑”的添油加醋,导致不少酒友谈“勾”色变。提到勾兑,便会想起劣质酒、掺假、酒精酒等。但其实,勾兑可以使酒中各种微量成分配比适当,让白酒的口感更佳。俗话说“七分酒三分勾”,勾兑师的水平就代表着企业产品质量风格。

6、原浆酒比普通白酒更好

近年来,白酒消费市场上兴起“原浆酒”热,不少酒品都打上'原浆'的标签,追捧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广。目前国家对于原浆酒没有统一的标准,业界普遍认为原浆酒就是粮食、酒曲经过传统工艺、固态发酵、蒸馏,且不经过任何勾调(勾兑)工艺的原酒,也叫基酒。

在传统的纯粮固态发酵工艺中,由于不同种类的粮食在老窖泥中厌氧发酵,各种物质在其中相互交合,成分复杂。刚刚产出的原酒,一般含有硫化氢、硫醇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饮用后出现口干、头痛等现象。

图片

国家级酿酒师、水井坊副总经理赖登燡曾明确地说过,原酒不经过勾调喝下去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因为白酒是有标准的,酒体中的各种指标只有合格了,对人体的伤害才是最小的。

7、白酒香型有好坏之分

很多消费者对酱香型白酒极度推崇,认为酱香型白酒是用纯粮食酿造外,其他香型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等勾兑。

不同的粮谷带来不同的口感香气,正如“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净、小麦躁、糯米绵”的经验总结;不同种类的曲药影响白酒的风格,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各具特色。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白酒并无优劣之别,只有风格各异。

从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的角度说,市场上的白酒品质都是合格的,但至于哪种酒品更好,就是“仁者见仁”了,“自己喜欢的,就是对味的好酒!”

8、白酒度数越高味道越辣

白酒的辣味与酒精度没有必然关系。辣,是由于酒中的物质,刺激了人体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的痛觉神经纤维,而产生的一种痛觉感受。

酒中的辣味,来自于其中的醛类物质,如乙醛、糠醛等。酒精度数,衡量的是酒中乙醇的含量。而醛类物质的含量多少与酒精度数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并不是说酒的度数越高,白酒越辣。

图片

9、喝酒脸红的人酒量更好

人在饮酒以后,酒精(乙醇)在人体的消化道被吸收进入血液,少部分的量经由肺和肾排出,大部分代谢过程发生在肝脏。据《临床药理学》解释,酒精的分解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ADH ),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ALDH,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LDH2)。

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大部分人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ALDH2)的人则比较多。那些喝酒容易脸红的人体内则是乙醛脱氢酶相对较少,使得乙醛在体内无法转变为乙酸,持续蓄积在体内。乙醛在心血管系统中主要表现为心率加速和强烈的血管扩张作用,使饮酒者产生脸红、头晕、心慌、恶心等感觉,这也是“喝酒脸红”的主要原因。

图片

喝酒脸红并非是酒量好,而是人们身体在代谢乙醛上出现了问题。这是身体在警告我们:珍爱生命,控制饮酒。

10、喝白酒可以取暖

之所以喝完白酒会感到身体发热,是因为酒精促进血液循环,暂时感到皮肤发热,确实有取暖的作用。酒精含热量虽然比脂肪还高,但是酒精所含的热量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在酒精的代谢过程反而会消耗体内过多的热量。
图片
如果喝酒的同时没有摄入其他含热量的食物,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当你停止喝酒或者酒劲儿过去一点后,就会浑身冰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