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霸气的六句话,任谁读了都服气

 走心夜读 2023-12-22 发布于河北


《扬子法言》里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意思是,语言和文字,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也最能判定一个人的品性德行。

正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确实如此,通过一个人所说的话或者所写的文章,往往能够辨识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今天,走心君与大家共读史上最霸气的6句话,感受最霸气之人的心胸气度和眼界格局。


01



  •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意思是,如果想将天下治理成太平盛世,在如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能够做得到呢?

提起孟子,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

其实,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儒,除了其母的教育引导,与他自身的原因密不可分。

孟子自小便有“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志,他的成就和地位仅次于圣人孔子,被世人尊称为“亚圣”

他的“仁政”思想始终没有得以施行,最终只得退居讲学、著书立说。

《孟子·公孙丑下》里的这句话,是孟子回答其弟子充虞时所说。

一天,充虞问孟子为何不高兴。

孟子说,纵观历史,每五百年必有圣君及贤能出现,而周武王距今已有七百多年,若说治理天下的贤能之人,除了我还能有谁呢?我怎么会不高兴呢?

“舍我其谁”这个成语典故,便由此而来。

舍我其谁,并非骄傲自满,而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担当。


02



  •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意思是,登上巍巍昆仑,饮食玉花佳酿,与天地同长寿,与日月同光华。

“诗魂”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亦是新诗体“楚辞”的开创者。

只要一提起屈原,我们总会不经意地想起他的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人,无惧前行之路多么坎坷漫长,矢志不渝地追寻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曾是楚怀王的左膀右臂,担任左徒,统管国家内政、外交大事,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屈原主张变法、提倡“美政”,因此遭到朝中贵族的排挤诋毁,先后被流放到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他因国破家亡而悲愤交加,最终跳进汨罗江自杀,以身殉国。

屈原的思想境界,非常的浪漫阔大;屈原的心念情怀,非常的神秘渺远。

正如他在《涉江》这句话里所说,我要登上那昆仑神山,饮食那玉花酿制的美酒,与天地日月共生共融、熠熠生辉。

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并非虚无缥缈,而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活法。


03



  •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意思是,壮士英豪,不死则以,死则轰轰烈烈,因为王侯将相,并非天生贵种。

“隐王”陈胜,年少的时候便有鸿鹄大志。

他在与同为佣人的伙伴们耕地时曾感叹说,如果今后我富贵了,绝对不会忘记大家。

同伴们笑说,你不过是一个耕地的佣人,哪里来的富贵哦?

陈胜不禁长叹,你们不知道我的理想,就像燕雀不知道鸿鹄的志向啊!

《史记·陈涉世家》里的这句经典名言,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陈胜号召发动大家所说的话。

陈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寒冷寂寞地生,不如轰轰烈烈地死;用心用力地活,便不枉来这人间一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并非痴心妄想,而是鼓舞志气的生动实践。


04



  •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意思是,明知我汉朝的强大,却还敢违逆来犯,哪怕相隔再远,但也定能将其诛杀。

据《汉书》记载,西汉名将陈汤,沉稳勇武,足智多谋,喜建大功。

陈汤用兵,最大特点是每到一处,都要登上最高处查看山河走势,而后作出战略部署。

汉宣帝时期,匈奴五个部落内乱,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汉朝,郅支单于合并其他三部而成为草原霸主。

郅支单于对汉朝阳奉阴违,甚至还杀死汉朝派出的使者谷吉。

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郅支单于的斩使行为,彻底惹怒了大汉王朝。

建昭三年,汉朝派陈汤、甘延寿出使西域。

陈汤假借朝廷命令调集沿途各国兵力,强势阻止甘延寿奏报朝廷,并听从自己的命令。

陈汤二人连战连捷,最终大获全胜,砍下郅支单于的头颅,上奏朝廷:“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虽远必诛,并非大话空话,而是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


05



  •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意思是,当今天下,真正能称得上英雄的人,只有刘使君您和我曹操而已。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记载了“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有一天,曹操派人将正在打理菜园子的刘备,请到自己家里喝酒聊天。

席间,二人开怀畅饮,忽然电闪雷鸣,天外龙挂。

曹操便以能大能小、能升能隐的龙,比作当世英雄人物,让刘备说说哪些人是英雄。

刘备见推脱不了,便先后说了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及张绣、张鲁、韩遂等人。

曹操逐一否定了这些庸碌之辈后说:“当今天下,只有您和我,方为真英雄。”

刘备一听,假装大吃一惊,手里的筷子和勺子都掉到了地上。

此时刚好雷声隆隆、大雨倾盆,刘备说自己害怕打雷,以此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

曹操信以为真,不再怀疑刘备。

曹操是真的相信装疯卖傻的刘备无大志、无大谋,还是他自己也在装疯卖傻,实难断言。

但值得肯定的是,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的曹操,是后世之人公认的英雄人物。

天下英雄,并非外在标签,而是内心深处的傲岸孤绝。


06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意思是,仰面朝天、放声大笑地出门而去,我岂会是那久居草野的庸碌之人!

纵览中国历史,谁是最霸气的诗人,自然非“诗仙李白”莫属。

天宝元年,已经42岁的李白,突然收到了唐玄宗给他的入京诏书。

这对于素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之志,而又始终未能得以实现的李白来说,无异于天大的好消息。

于是乎,狂放不羁的李白在告别家人时,便口吐霸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有些人的霸气,只是浮于表面;而李白的霸气,却根植于骨髓。

李白的霸气之举,譬如他酒后作诗,要求杨贵妃为他磨墨、高力士给他脱靴。

李白的霸气之言,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又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再如“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诗仙李白,既是浪漫的“谪仙人”,更是霸气的“楚狂人”。

我辈岂是蓬蒿人,并非狂妄自大,而是自信自爱的根脉传承。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里有一段话: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的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驳斥抗日悲观论调,鼓舞民族自信自强。

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缺乏自信。

史上最霸气的6句话,便是中华民族拥有自信力的最好证明。


愿你我既心有霸气,又不失谦卑,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点个“在看”,与君共勉!

来源:走心夜读(ID:zxyd999520),作者:与文为邻,文中所引用事例源自网络整编,转载请联系编辑gzzjw888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