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论溜槽长度对布料矩阵的影响

 高炉炼铁技术 2023-12-22 发布于河南

        高炉对布料溜槽长度的逃择,通常是取炉喉半径的0.8-0.9倍,一般情况下,炉容小的高炉取上限,炉容大的高炉取下限。其中的道理,窃以为炉容小的高炉,炉喉半径也小,无论取上限还是下限,长度都差不了多少,何不大方点取上限呢;而对于炉容大的高炉,炉喉半径也较大,取上限和下限可能长度会相差较大,出于对成本、运输、更换及安装调试等各方面的考虑,在满足高炉布料需求的情况下,取下限是有利的。

  当然,具体的溜槽长度还会依据各高炉的实际条件、场地及设计需求而定。所以,不仅炉容不同的高炉溜槽长度不同,即便相同炉容的高炉,溜槽长度也可能不同。

   也许,有朋友会不以为然,既使溜槽长度长短不一,但都可以通过灵活方便的布料角度调整,把炉料布到炉喉内的任一区域,不会对布料效果有什么影响。

确实,溜槽的灵活性大大方便了布料调节,从而可以随心所欲的调节布料落点,本文的目的也不在于此。

对于同一炉喉直径的高炉,欲使炉料布到特定的位置,溜槽较短时,布料角度会相应增大,反之,溜槽较长时,布料角度会相应缩小,这似乎很好理解,多数操作者也会想当然的认为这样就能获得相同的布料效果。

其实,多数人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当焦和矿以同一角度布料时,焦和矿在炉喉径向上的落点并不在同一位置,焦比矿的落点更靠近炉墙一些。并且,随着布料角度的增大,焦与矿的落点的差距也逐惭拉大。也就是说,当焦矿以同一很小的角度布料时,焦和矿的落点几乎接近于在同一位置,随着布料角度增大,焦与矿的落点位置也逐步拉开距离,焦落在靠近炉墙的位置,矿落在靠近中心的位置。布料角度越大,焦和矿拉开的距离也越大。这一结论在相关的布料书籍中早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结论,其实炼铁人都知道,只是在设计布料矩阵的时侯却又往往自动的忽略了,笔者也常犯这样的错误,如笔者曾于一小高炉上(矿最大布料角度23度),尝试走矿23焦22,矿23焦23,矿22焦23(这里通指焦矿最外环角度)三种不同的布料矩阵,只有矿22焦23最是稳定顺行,矿焦同角23度时,边缘已压得较重,但仍勉强可走,及到矿23焦22时,边缘已压得很死,料速极不均匀,时有塌料。初时很是不解,仔细思考后才明白,因为溜槽长,布料角度很小,焦矿同角时落点基本己近乎在同一位置,边缘已较重,这时盲目的采用矿角大于焦角的布料矩阵,矿的落点更靠近炉墙落在焦的外边,边缘压的太死。也唯有焦包矿才可使焦的落点在矿以外,使边缘有合适的气流。    

推广开来,一些小高炉,溜槽较长,最大的布料角度也不过32度左右,这时侯盲目的采用大矿角矩阵,显然是自寻死路,能走成同角已是不易。相反,多数大高炉,溜槽较短,最大布料角度常能达到42度左右,此角度下焦矿落点已相距较大,也为采取大矿角布料矩阵奠定了基础。

与其说是溜槽长度对矿焦布料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如说是最大布料角度对矿焦布料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设计布料矩阵时,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

之所以写此文,是想要为以后阐述大矿角、同角、焦包矿的料制的特性做一个铺垫,以能更好的解释这三种形式的布料矩阵的特性。当然了,并不仅仅是因为溜槽长度的不同决定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布料矩阵,它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己,笔者会择机在以后的文章中就个人的理解加以阐述。

小结:一介布衣兼白丁,满纸荒唐言不尽;浅淡妄议君莫笑,古来几事可作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