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黑龙江波涛 2023-12-23 发布于广东

清朝的宫廷绘画从大的题材来区分,有两大类,即纪实性的绘画和装饰性的绘画。清朝宫廷的纪实绘画,从大方面讲,可以分成三类:记录人物相貌、记录事件经过和记录动植物。

事件
记录事件经过的大致有描绘出巡、战争、祭祀、筵宴、典礼、狩猎、朝贡等事件的图画。这些作品一般都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环境真实,具有“实录”的价值。
1
出巡

清代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在位时各有6次南巡的盛举,并且留下了图画。王翚等人所画的《康熙南巡图》有12卷,描绘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第二次南巡的盛况;徐扬所画的《乾隆南巡图》12卷是描绘皇帝出巡的纪实性绘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 王翚等绘 康熙南巡图第九卷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 徐扬 乾隆南巡图第九卷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这几组作品均为高头大卷,分卷独立,又首尾相接,每卷短则10余米,长则近30米,描绘细致具体。全卷人物众多,山川形势,城池车船,各行各业,林林总总,几乎覆盖了皇帝所经过之全部路程。类似的作品还有徐扬所画的《盛世滋生图》卷(又称《姑苏繁华图》卷)等,对于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做了细致的描绘,虽然不乏美化的成分,但是毕竟为现在了解彼时江南的繁华,留下了大量形象的资料。

2
战争

战争毕竟乃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凶险之事,故而历代绘画中较少直接加以描绘,而在画面中直接表现征战的场面则是清宫廷绘画题材上的一个特色。虽然宫廷画家曾经参加若干宴会场合,但是未见被派往战场作“战地记者”的记载,所以战争场面的绘画应当是事后由宫廷画家向当事者了解后画成的。留下的作品中既有手绘的作品,又有铜版画。其中以富有欧洲风味的《乾隆平定西域战图》铜版画最有特点。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人绘 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铜版画

之通古斯鲁克之战

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人绘 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铜版画

之“平定回部献俘”

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间一场在中国西部边境平定准噶尔部与回部叛乱的大规模战争,当战争取得全胜后,皇帝下令绘制图画,以宣扬武功。

因为由欧洲画家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4人绘制的草图,又送往巴黎由法国的雕工制成铜版印制,所以更多地体现了欧洲艺术的风貌。不过以此为起点,清宫随后又由中国的宫廷艺匠制作了多套铜版画作品,表现历次战争的场景,这些铜版画作品则具有浓厚的中国风味。

此后宫廷中又将历次战争的场景制作成铜版画刻印,如《平定大小金川战图》铜版画、《平定台湾战图》铜版画等。根据档案记载,在制作《平定大小金川战图》时,由贺清泰与艾启蒙先完成了一部分,呈给乾隆皇帝御览,乾隆皇帝认为其不如法国印本《乾隆平定西域战图》细致,令他们仿照镌刻。可见乾隆皇帝对这套法国印本的评价不低。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人绘 平定大小金川战图铜版画

之“紫光阁凯宴成功诸将士”

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人绘 平定台湾战图铜版画

之“渡海凯旋”

故宫博物院藏

除去小幅的铜版画外,还有手绘设色的同样内容、同样构图的小幅战图出现于宫廷中。当时在紫光阁中悬挂有巨幅的战图,时间范围从乾隆时期直至晚清。乾隆时期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后就画有张幅巨大的“战图”若干,但是晚清八国联军占据北京期间,收存悬挂这些作品的紫光阁遭到劫掠,它们几乎都流散到了海外,现在尚有几幅平定太平天国巨幅战图由国内的民间收藏家从海外购回。

晚清的战图绘画与之前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画中朝廷重要将领画像旁边都有一个题签,标明此名将领的姓名,这也算是绘画纪实风格的一种进步。

3
祭祀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人绘 雍正祭先农坛图卷(上卷)

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祭先农坛图》卷,描绘了二百余年前皇家祭祀农神的场面,非常真实和具体,照着图中所描绘的场景,再结合文献记载,几乎可以复原当初有的细节。《孝贤皇后祭先蚕坛图》(此图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卷描绘皇后亲赴先蚕坛祭祀蚕神的真实场景,画幅表达了对“男耕女织”理想社会的一种向往。
4
筵宴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 姚文瀚 紫光阁赐宴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姚文瀚所画的《紫光阁赐宴图》卷,记录了一七六二年平定西域战争得胜之后在中南海紫光阁王公贵族、文武大臣、蒙古族首领庆功的情景。《塞宴四事图》轴描绘了乾隆皇帝在塞外接见宴请蒙古部族首领的场面,十分壮观,图中不光出现了皇帝及其近臣的形象,还画有若干后宫的嫔妃,其中的一位装束不同于其他诸位,她很可能就是乾隆皇帝的回部妃子——容妃(即民间传说中的“香妃”)。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人绘 塞宴四事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弘历观马技图》横幅及《乾隆万树园赐宴图》横幅,则描绘了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在承德“避暑山庄”为接见蒙古部族的首领而举行的马术表演和宴请的场面。横向的宽银幕式的画面,构图真实、生动,使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人绘 弘历观马技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 郎世宁等合绘 乾隆万树园赐宴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5
典礼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人绘 雍正临雍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人绘 大阅图第二卷

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临雍图》卷描绘了雍正皇帝到京师国子监讲课的场面;《大阅图》四卷,第一卷“幸营”目前下落不明,第二卷“列阵”现为故宫博物院所藏,第三卷“阅阵”、第四卷“行阵”现为私人所收藏。全图描绘了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十一月,弘历即位后首次在南苑检阅八旗兵将时的盛况,全景式的一一显现在今人的眼前。

张廷彦、周鲲合画《苑西凯宴图》卷,画幅中间的上方,有乾隆时大臣嵇璜抄录乾隆皇帝御制诗一段。画中所描绘的地点和场景,按照画中文字所示,应当是大内西苑东岸的丰泽园内外一带,画面的最后隐约可见隔开中海和北海的“金鳖玉蝀桥”和桥东的“团城”。此图卷原是《初定金川出师奏凯图》四卷组画中的一卷。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 张廷彦、周鲲合绘 苑西凯宴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崇庆皇太后万寿图》卷画的是乾隆的生母六十大寿庆典中,礼仪队伍一行簇拥着皇太后,从清漪园(即今日之颐和园)返回紫禁城宁寿宫的全部过程,使观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光绪大婚图》册把光绪皇帝结婚的全部过程描绘了出来,犹如纪录片电影。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人绘 崇庆皇太后万寿图卷

故宫博物院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人绘 光绪大婚图册

故宫博物院藏

6
狩猎

这是清朝皇室既带有习武意味,又兼有娱乐性质的一项活动,尤其是前期的几位皇帝,几乎每年秋季都要带领皇室成员及众多官员,前往承德以北的木兰皇家牧场围猎野生动物。《木兰图》四卷,就是描绘乾隆时期的一次狩猎活动,画卷由郎世宁等宫廷画家合作绘制,犹如连环画一般,展现了同一事件中的不同场景。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 郎世宁、唐岱合绘 哨鹿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哨鹿图》轴由宫廷画家郎世宁与唐岱共同完成,画面描绘狩猎的队伍,盘山而行,出没在木兰围场的崇山峻岭之间,乾隆皇帝骑马行进在队伍的前面,其他贵族侍卫簇拥在身旁。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 郎世宁 射猎聚餐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所绘《射猎聚餐图》轴则是一次以皇帝为首的满洲贵族战果辉煌的狩猎活动的生动写照:狩猎活动结束,乾隆皇帝与众人围坐在山间的坡地松树下,一起剥鹿皮、割鹿肉、烤鹿肉、烩鹿汤,其乐融融。

7
朝贡

清朝国力强盛之际,影响到周边的国家都纷纷归附,定期或不定期前来朝贡,朝贡之物都是当地特有的名产。西域地区盛产名马,中土的皇帝又极其喜欢马匹,所以描绘朝贡名驹的图画甚多。

《哈萨克贡马图》卷描绘乾隆皇帝在圆明园或避暑山庄,接见前来朝贡的准噶尔部、哈萨克部的使者,画面上不光画有进献的马匹,还画了随行的异域人员。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到底有多精妙?——事件篇


清 郎世宁 哈萨克贡马图卷(局部)

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藏

清朝宫廷中还有一种继承前代题材称之为《职贡图》的作品,一般都为长卷形式,描绘清朝境内、周边乃至域外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人物,选男女各一,画出他们的形貌、服饰,再辅之以文字加以说明,对于了解当时民族的分布及历史状况极有价值,同时也说明了清朝对于当时外部世界的认识。

[参考资料]

《清朝宫廷纪实绘画》聂崇正

[编辑]

李 卓 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